天天看點

社群營運簡單嗎?

在很多人的眼中,認為社群營運營運非常簡單,無非就是拉拉群、發發公告,群裡發下紅包活躍下氣氛,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可是實際上,卻截然不同。

對于很多網際網路行業的同學來說,社群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一些,可大多了解的不夠深刻。

社群營運可以快速的聚集高價值、精準使用者,可以高效的傳遞關鍵資訊。

如何做好社群營運?是很多從事相關工作的同學很頭疼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從三個方面出發,去分析如何做好社群。

一、社群價值

我們在了解社群價值之前,首先要弄清三個概念:社交、社群、社群。

社交:社交比較好了解,就是出于各種目的,基于點對點的價值交換,建立關系,比如我們基于社交關系建立的QQ群或者微信,例如:家庭群、親友群、新生入學群等等。

社群:社群指的是具有邊界的,包含各種社交關系及多樣社群的集合,比較常見的如:(中關村社群)實體生活社群、知乎(包含點對點社交以及各種興趣方向的問答社群)。

社群:一群由互相關系的人形成的網絡,是基于關系鍊的産物。比如:爬山俱樂部、三國演義讀書群。這種能夠聚集志同道合的人,且人與人之間有交叉關系和深入的情感連接配接,且這種連接配接能夠維持一定的時間周期。

一個社群的構成需要含有5大要素:

1.同好:這是社群成立的前提。該社群中包含的每個人,都對某種事物具有共同的價值認可和行為方向;

2.結構:這決定社群的穩定性。要有可靠的組織、交流平台、加入門檻和管理規範;

3.輸出:這決定社群的價值度:要有該興趣方向下的價值内容輸出,比如讀書社群的讀書筆記,PPT學習社群的成品作業分享;

4.營運:這決定社群的可持續性。要通過營運的手段為社群成員帶來儀式感、參與感、組織感和榮譽感;

5.複制:這決定社群規模。可複制性決定着我們能不斷的快速擴張,壯大影響力。

對公司業務的價值有4點:

1.産品前期對于種子使用者的維系,直面使用者快速收集使用者回報,了解使用者最直接的需求,加速産品疊代;

2.産品成長期為增長營銷項目儲備精準的使用者群體,并提供便捷的觸達管道,快速引爆傳播活動;

3.擷取低成本的流量管道,通過積累高品質的使用者口碑,引導使用者通過社交關系推廣産品;

4.高效便捷的使用者服務通道,可以為高價值使用者提供高效的問題處理方式,提高關鍵使用者的忠實度。

對自身成長的價值有3點:

1.使用者洞察:直面使用者,洞察使用者需求,提升自身對于使用者需求與行業的敏感度;

2.協調能力:說協調能力其實有些心酸,接觸過社群營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活兒有時候真的跟客服沒啥差別,特别是前期還未搭建自動機制的情況下每天如何高效溝通各種資訊有很大難度;

3.資源積累:通過社群真的可以接觸到很多行業大牛,特别是一些KOL社群更是如此,這些都是高價值資源。

二、社群搭建

從0到1搭建社群要圍繞上文中所講到的社群5大要素,逐一突破,以下逐一講述。

1.找同好,成立社群的核心。

1.1建立社群的目的:這裡要注意你的目的一定不是為公司怎樣,為自己怎樣,而是要思考為使用者怎樣,你的目的是否與使用者需求一緻,比如對于讀書社群來講一般目的為:讓那讀書愛好者随時交流讀書心得、互相推薦好書的社群;

1.2社群提供的價值:還以讀書社群為例,是否能夠提供圖書優惠券、定期的讀書會活動、良好的交流氛圍、領域大咖的見面會等等;

1.3社群的包裝:有明确的目的,有吸引人的價值,那麼如何讓目标使用者入群就需要一個能夠打動大家的故事,包裝成一個産品推廣給使用者。

2.定結構,确定社群的規則。

2.1成員結構和分工:對于社群一定是有多種角色的、有人負責管理社群秩序、有人定期活躍氣氛、有人分享優質内容,總之要從使用者中選拔出管理層,各自分工與你一起管理社群;

2.2日常營運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群建立初期我們就要制定好規則,如何獲得獎勵,怎樣算違規,根據嚴重程度有何處罰,并且保證使用者能夠知曉詳細規則。

3.巧營運,持續引流,有進有出。

3.1保證流動性:社群随着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有人退出,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方法持續引流,保證新血液的不斷供給,通常可以通過管道推廣、熟人推薦、線下活動引流等方式;

3.2建立精神刺激:想讓社群的生命周期足夠長就需要持續不斷的刺激,通常前期是通過紅包或禮品活動,但長期如此投入巨大,是以可以嘗試給使用者建立5種精神感覺,以達到持續刺激的目的:組織感、儀式感、參與感、榮譽感、歸屬感。

4.高輸出,強化品牌和價值。

4.1輸出好内容:好内容是指将産品中使用者産出的高品質内容進行聚合沉澱,奠定社群基調,同時也為社群中不愛發言的消費型使用者持續提供可消費的高價值内容。

4.2樹立人物:每個社群裡都需要精神領袖,雖然可能并沒有管理者身份,但德高望重。樹立起頭羊後,我們可以利用頭羊效應很好的帶動使用者的行動方向。

5.能複制,社群規模的擴大。

5.1流程模闆化:從建立第一個社群開始,我們就應該着手整理優化社群建立的标準化流程以及檔案,标準化的流程能極大提高可複制性,配合着規則和結構的制定,逐漸是自己成為中台角色;

5.2品牌文化輸出:規模化擴大的顯著優勢在于行業影響力的壯大,在越來越多使用者認可你的産品時,就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品牌文化傳輸占領使用者心智,提高影響力和重視度。

當然搭建社群除了以上5點要素以外,也要十分注重細節,并且我們可以嘗試适當提升社群準入門檻,以篩選出優質的初始使用者,同時也讓入群的人更加珍惜。

可以在前期尋找一些社群成員的共同點,制造一些話題。如果資源有可能的話為社群邀請牛人入駐,或者預埋福利驚喜的話會讓社群自帶光環噢。

三、社群活躍

如果已經完成了社群搭建,并且建立了完善的規則及自營運體系,那麼接下來就需要通過一些日常的營運手段不時活躍社群,延長生命周期。

通常有5點手段較為常用:

1.定期線上活動:就像每個月有個小節一樣,定期組織線上大咖分享、主題讨論、秒殺特權等等,使群員們形成節奏,每月都期待最happy的這一天;

2.日常社群打卡:最簡單的打卡得積分,可以使大多數使用者養成每天簽到的習慣,每天都來社群看一眼,赢得積分還可以兌換禮物;

3.來個紅包:紅包在社群中的定位算是一個究極公告,能夠激活絕大多數使用者,當然不能每次金額太小,否則使用者很快會失去興趣;

4.社群文化培養:我們可以通過樹立标簽人物,培養社群梗,制作一些社群專屬主題的表情包,潛移默化的影響使用者忠誠;

5.線下活動:如果有條件的話定期組織線下聚會可以極大的增進群成員歸屬感。

推薦大家使用企微管家,系統具有内容素材庫,支援員工上傳文字、圖檔、連結、圖文等格式内容,友善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除了幫助企業提升群聊的回複效率外,進行敏感詞設定還可以處理群内的垃圾資訊,客戶觸發敏感詞系統會自動提醒員工處理,也可以在建群之時就設立明确的規則和限制,對發廣告的使用者進行退群處理,實時維護社群環境。

總結:

對于使用者而言,在社群裡體會到五種精神感覺非常重要,分别是歸屬感、榮譽感、儀式感、組織感、參與感。

我們在建立社群時,也要考慮到社群構成五大要素,分别是定結構、能複制、找同好、巧營運、高輸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