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社群營運還有好的玩法嗎?

說到社群營運,總有點老生常談,社群營運已經總結出了許多的方法,留給大家的創新空間也越來越小,那麼2021年,社群營運還有新玩法嗎?

微信社群的概念已經出現很多年,16年到現在,除了親人群,那些群是一直活到現在的?到底社群對我們營運人的價值是什麼?對于使用者的價值是什麼?是轉化嗎?是做使用者留存和活躍嗎?

使用者的手機裡面有幾十上百個群,你怎麼能夠保證他在第一時間get 到你的push消息?且你推送消息在使用者看來是打擾的還是有用的呢?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金錢,去拉群、做内容,到底群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收益和ROI是多少?到底怎麼樣去做社群營運呢?

我的想法是:把群營運當作是一個垂直型内容平台做營運,靠内容做留存,靠活動去做活躍,建立激勵政策和機制,打造出系統的營運閉環。

一、找準社群的定位

你的社群能夠給使用者提供什麼樣的價值?

對于使用者來說(或者對于目标人群):我們的社群到底能夠給到這些使用者什麼樣的價值和需求解決的方案,使用者有什麼理由和原因要一直留在你的社群當中?

核心問題:你靠什麼價值和利益讓使用者一直留在你的社群?PC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是靠什麼價值留存使用者并活躍使用者的?APP的某個功能一定是解決了使用者的某種需求,使用者才會長期不斷的留存在這裡。

社群并不是一個可以用來做成交轉化的場景,他還是需要靠内容來去做留存的;賣貨的社群使用者是不可能一直存在消費需求的,他沒有購買需求的時候,就不會在你的社群裡面發言了。

除非你要策劃出足夠多能夠用來種草的内容,和你目标使用者關心的話題,還有和你産品相關的社群活動來去活躍社群,要不然社群很快就會涼了。

我覺得把社群當作一個産品來說,他能夠讓使用者每天都打開,就隻能靠内容去讓使用者做消費了——因為内容消費非常高頻,且容易快速生産。你隻能做到非常的垂直和細分,這樣才能吸引到對該内容感興趣的人群進來消費。

當然,也需要有一定影響力KOL在群裡,保證有一定品質的内容産出。

是以我覺得,做沒有KOL、沒有IP、沒有門檻、沒有内容、沒有激勵體系的社群是沒有意義的,這樣的社群遲早會涼掉。

二、社群内容平台該怎麼營運

想好了社群的定位,那怎麼能夠保證内容生産、内容觸達和使用者消費呢?

那就是要做好社群活躍,保證有使用者每天能夠點開我的社群;能夠有KOL生産内容,能夠有平台營運人分發内容,能給内容消費者評論、點贊、轉發來消費内容,能夠有越來越多的素人開始生産UGC内容。

一個内容消費平台,關于内容消費平台,最核心的角色是内容消費者、内容生産者、平台,那類比到社群裡面來說,社群當中的使用者就是内容消費者,平台就是社群,那内容生産者就是KOL、KOC還有就是素人。

其實内容型社群也是會分為不同的階段的:

第一階段:靠有一定粉絲的KOL來去生産PGC内容來吸引粉絲進來,那在最早的時候應該就是要靠建立社群的KOL來做内容吸粉;

第二階段:靠官方營運人員産生P/UGC來做内容定位,來保證基本的日活更新,需要有除KOL之外的官方營運人員來生産相對應的内容,來給到内容消費者來消費内容;

第三階段,也就是現在的這個階段,就是需要驅動UGC和素人來去做産出,通過設計社群活動和制度激勵機制,來産出UGC的内容,來保證日常的社群活躍。

每個社群類APP不同階段對于活躍使用者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1. 第一階段

    對于社群來說,我們定義使用者活躍的依據就是使用者發言:不管他發言的内容是什麼,哪怕是回答一個“1”,我們也會認為使用者在消費我們的内容。

    内容社群靠的就是内容來去做使用者留存,内容生産者、内容消費者、平台,這三個角色裡,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平台,也就是官方營運社群的這個角色。

    是以第一階段主要工作就是要留存靠KOL的影響力來留存更多的使用者,次要工作就是要讓使用者了解到産品價值。

  2. 第二階段

    主要的工作任務是占領心智,培養使用者習慣;次要工作任務就是要建立UGC激勵機制,挖掘更多的KOC 。

    在第二階段,培養使用者習慣是主要核心的工作,就是讓使用者打開社群為日常的習慣,且讓使用者知道找相應的内容一定要來我們的社群,慢慢地培養使用者形成這樣的習慣,這樣的話使用者每天都會打開社群來消費内容。

    當然這段時間KOL的發言次數需要适當的減少,需要有更多PGC、UGC的内容出現。是以需要有營運人員每天在社群裡釋出内容,可以是話題,也可能是行業資訊。

  3. 第三階段

    在第二階段的次要任務中—建立UGC激勵機制,激勵更多使用者發言,讓更多的使用者養成在社群發言的習慣,那在第二階段就需要能夠挖掘出一定數量的KOC,需要這些KOC成為模版和榜樣,帶動那些不敢發言的使用者。

    是以在這個階段,社群裡面要有怎樣的使用者激勵機制呢?在設立激勵機制的時候,我們需要想清楚:使用者的什麼行為需要被激勵。

    有了激勵機制之後,使用者的發言次數和頻率,包括内容的品質都會有所提升。激勵機制就是你的營運動作和抓手。

    最後你需要思考的是我需要怎樣的資料來判斷,我目前處于哪一個營運階段。這裡可以借助微盛·企微管家,導出每天的活躍資料,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再有就是通過問卷調研。

    三、日常社群營運動作做些什麼

    社群活躍其實是分時間段的,我們的上班時間,是基本很少活躍的。我們的活躍時間段基本集中于早上上班前、中午午休、晚上下班後!是以安排營運玩法,可以按時間進行分類。

按每日分:

早上幾點到幾點做什麼,這段時間:适合推早報、幹貨分享、各種預報(活動啊、話題啊);中午幾點到幾點做什麼,這段時間适合休閑類,互動投票類,簡單但是有參與感;晚上幾點到幾點做什麼,深度話題讨論、熱點探讨、案例分析;睡前時間,還可以來一段幹貨,或者是暖心閱讀。

按每周分:

每周幾,幾點到幾點固定做什麼?例如:大咖分享、群員分享、定期答疑會等。

不定期活動,例如線下活動、公司參觀、産品交流會等。

有了這樣的一個時間規劃之後使用者會形成習慣,在某個固定的時間get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和活動。是以以上的營運内容就是你在社群營運裡面的抓手和政策。

四、對于社群的思考

社群是否真的會長久存活下來呢?在我的了解裡社群無非就是三種:

私域社群:是用來使用者留存,維護,裂變的(針對的是忠實使用者),社群營運人員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的輸出内容和營運SOP。維持和使用者之間的關系,讓這些老使用者能夠持續不斷的複購。不用太多營銷性質的内容,老使用者會感受到你的服務,願意去為你做轉介紹,或者自己靜默下單。(适合大品牌維護自己的老客戶和會員,也适合那些靠做圈子社群的知識付費公司)

銷售導向:社群營運人員需要自己去做使用者轉化和銷售,可能是粉絲使用者,也可能是忠實使用者。利用自己的銷售套路和話術,根據使用者的生命周期,标簽屬性,習慣愛好等,挖掘個人号或者社群裡面可以被轉化的人。

賦能性社群:需要社群營運人員為企業賦能,提供工具和課程,或者是素材活動,幫助他們更好的賣貨。微盛·企微管家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