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氧氣如何送達人體各處的?血管是怎麼一點點堵住的?為何呼吸系統總受病菌侵犯……
有時,醫學保健知識是枯燥無味、晦澀難懂、抽象難記的。
生命時報開設“漫繪科普”欄目,以形象的繪畫,讓這些知識“活”起來,讓你能夠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牙是怎麼被蛀“壞”的?
齲病,俗稱蛀牙或蟲牙,是除感冒外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導緻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
齲齒發生時往往悄無聲息,等感覺疼痛時,牙齒已經被蛀壞了。過去,老人們常說蛀牙就是“牙被蟲蛀了洞”,事實真是如此嗎?《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帶你看清牙齒被蛀全過程。
稽核專家
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 徐寶華
本文作者、編輯丨徐文婷
繪圖丨馬宏亮
細菌埋伏在牙齒縫隙中
口腔内有一上一下兩排牙齒城牆,負責切咬咀嚼食物。通常“城内”每天有兩遍巡邏清掃,這讓細菌隻能躲在犄角旮旯苟且偷生。

緻齲細菌牢牢粘在牙上
終于有一天,緻齲細菌等來了機會。由于城防疏忽,牙刷沒有及時巡邏,緻齲細菌便利用食物殘渣和唾液黏蛋白,牢牢地粘在了牙齒上。
向牙齒發動酸性攻擊
牙菌斑“幫派”分解食物殘渣中的碳水化合物,一邊填飽肚子,一邊制造出“攻城武器”——酸性物質。
細菌團夥專挑鈣下手
變形鍊球菌、放線菌等牙菌斑專挑牙齒中的鈣下手,見到鈣就一把抱住帶走。這個過程在醫學上被稱為“牙齒脫礦”。
牙齒中的鈣越來越少
在酸性環境中,牙菌斑仍能保持較好的繁殖和代謝能力。若不及時幹預,它們的隊伍會越來越壯大,使牙齒中的鈣大量流失。
牙齒被細菌“攻破”
缺少鈣支撐的牙齒城牆不堪一擊,緻齲細菌将其輕松攻破。
細菌到達牙齒内部
牙齒破損越來越大,緻齲細菌進入内部,向牙髓神經下手。
牙齒變得脆弱敏感
被緻齲細菌占領的牙齒“城牆”殘垣斷壁,一丁點兒冷熱酸甜刺激都受不了。
由此可見,蛀牙并不是嘴裡有“蛀蟲”,而是牙齒被逐漸腐蝕的結果。
齲病的發生是一個長期過程,從初期齲到臨床形成齲洞一般要1.5~2年。若在此期間未及時治療,引發急性感染、牙痛等不适,不僅影響進食、說話、睡眠、心理,甚至導緻眼病、關節炎等全身疾病。
- 完 -
防治齲齒,最重要的是做好口腔清潔和早診早治。
早治才是硬道理
齲壞初期并無明顯感覺,而牙齒沒有愈合功能,一旦發生齲壞隻會越來越深。齲壞發展到牙本質時,就會對冷熱酸甜有一過性反應,這時要盡快來醫院治療。
堅持科學刷牙
将刷毛朝向牙齒根部傾斜45度,水準輕輕震顫10次左右然後向上刷,再移動到下一顆牙齒,保證每顆牙内外側都刷到。
刷牙齒上下咬合面的時候,讓牙刷和咬合面垂直做圓周運動來刷。上下前牙的内側,把牙刷豎起來和前牙内側垂直,下牙向上、上牙向下來刷。
學會“挑食”
預防齲齒要少吃甜食,适量攝入芹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含鈣和磷的奶制品等有助對抗蛀牙。
乳牙壞了也要及時補
乳牙是孩子咀嚼食物的重要工具,如果出現齲齒任其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影響咀嚼功能。前牙齲壞不治療,還會影響發音和美觀。乳牙發生齲壞一定要及時治療。▲
本期編輯:趙子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