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鋪價值評估模型設計: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數字化”工具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如何評估商鋪價值,傳統的購物中心的管理決策更多地依靠營運方的“人腦”經驗判斷,對商鋪價值評估更多來源于“拍腦袋”。面對當下複雜的市場環節,單靠“人腦”的經驗難以實作精細化營運管理!而設計商鋪價值模型,能夠為價值評估決策以及招商調商提供資料支援。同時,有助于深層次發掘資料的内在關聯和規律,診斷購物中心營運現狀、洞察潛在異常、提供優化建議及預測指導未來。來看看作者是怎麼做的吧~
商鋪價值評估模型設計: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數字化”工具

一、為什麼需要做商鋪價值評估?

1.1 租賃商鋪的實際價值決定租金收入水準

租金是商業綜合體的主要收入來源。一方面,合理的業态規劃是招商營運以達到租金收益最大化的核心;另外一方面,業态規劃的影響因素主要來源于租賃商鋪的實際價值和目标商戶的租金承受能力;

1.2 對于第三方評估結果進行稽核和決策

另外,作者過往曾經參與的大型國企的商業項目,對于“商鋪價值”是需要根據《國有企業資産租賃管理辦法》有關要求,聘請專業評估機構(即第三方)對待招商商業資源進行評估用于制定招商底價。

是以,面對第三方機構送出的評估結果,商鋪價值評估“數字化”工具通過算法模型輸出的參考報告将成為稽核與決策的核心依據。

1.3 資料輔助商業決策

傳統的購物中心的管理決策更多地依靠營運方的“人腦”經驗判斷,對商鋪價值評估更多來源于“拍腦袋”。面對當下複雜的市場環節,單靠“人腦”的經驗難以實作精細化營運管理!

線下商業,是支撐“新零售”生态體系的基礎性平台,扮演着優化體驗過程的重要角色,商家圍繞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的一系列舉措大多将其為依托來推進實施。

有學者也提出新零售就是“将零售資料化”,将各個場景資料的全面打通,由資料驅動業務增長。

而作者本人認為“零售的本質實際上從未發生過改變,新零售是在零售的本質上,更好的将新思維與新技術進行融合”,對于傳統購物中心來說,不妨嘗試用新技術去解決老問題,基于資料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尋找新的增長點。

當然,對于購物中心的“新零售”核心基礎在于“一鋪一檔”的商鋪資料中心,針對商鋪曆史的經營業态、經營品牌、銷售資料、實體位置、租賃資料以及經營期間的關聯客流等多元度資料進行采集與處理,為各個商鋪資源價值評估提供資料支撐。

商鋪價值評估模型基于系統算法輸出商鋪價值結果,為價值評估決策以及招商調商提供資料支援。同時,有助于深層次發掘資料的内在關聯和規律,診斷購物中心營運現狀、洞察潛在異常、提供優化建議及預測指導未來。

二、商鋪價值模型設計的2種方法

2.1 “收益法”價值評估模型

收益法指通過估測被評估資産未來預期收益的現值來判斷資産價值的評估方法。

商鋪價值評估模型設計: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數字化”工具

找出影響商鋪租金收益的所有變量,通過不同的方法計算所有變量的具體值:

  1. 列出影響商鋪租金收益的所有變量,并拆分為可量化子變量;
  2. 分析所有變量在基準期和預測期的變化程度,将其分類為固定變量、可估算變量、外部變量
  3. 選取可參考的曆史經營資料計算可估算變量,根據外部資訊輸入外部變量,根據經驗或曆史資料模組化推算固定變量數值
商鋪價值評估模型設計: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數字化”工具

租金的本質是用來購買流量的,途徑客流為“外部變量”名額,作為動态參數來選擇相應的基準期展開計算;而轉化率、消費客單價、租售比為可估算變量,基于曆史資料計算可得;其他固定變量作為資源的基礎參數,資源管理線上化階段根據實際實體工況配置系數可得。

2.2 “市場法”價值評估模型

市場法指利用市場上同樣或類似資産的近期交易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資産價值的評估咨詢方法。

商鋪價值評估模型設計: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數字化”工具

根據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原則,對同品類商鋪租金修正後,用于評估同品類商鋪租金:

  1. 選取近期相近區域同品類商鋪租金資料作為參照商鋪
  2. 将每個參照商鋪與待評估商鋪進行比較,按位置條件、商鋪條件、競争情況等因素進行修正;
  3. 将修正後的參照商鋪租金資料進行權重平均,得到評估結果。
商鋪價值評估模型設計: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數字化”工具

完成選取對标商鋪,由系統根據商鋪資源的實體空間屬性的修正系數進行權重平均獲得商鋪價值評估結果。

三、插播一個關于招商“陰謀論”小話題

我相信很多讀者可能在抖音、小紅書各類短視訊看到一些招商“陰謀論”,講述的是:招商團隊花“大價錢”引入主力店,再通過主力店吸引“租金貢獻型”商戶實作高租金回報的“割韭菜”商業模式。

這裡我通過以下3種“商店類型”和5種“功能角色”來還原商業綜合體的商業本質,讓大家對于這個“陰謀論”話題有一些初步了解。

3.1 三種商店類型

  • 核心主力店。主力店能夠對購物中心産生積極的外部效應,主力店往往通過自己的産品和品牌,吸引各種目的性消費,進而産生很強的外部客流的集聚效應。主力店對于商鋪位置不是最重要的,但對租金價格具有超強的砍價能力(議價能力)。
  • 次主力店也具有很強的客流積聚效應。不像主力店,次主力店的位置和布局對其租金标準水準将産生重要影響。同類業态的次主力店在布局上的聚集,能增加比較性消費機會的增加,使各商家帶來更多的銷售額。
  • 普通商店即租金貢獻型租戶,有的業内人士也叫“寄生型租戶”。這一類租戶自身客流吸納能力并不強,高度依賴現成的流量做轉化,需用高租金貢獻進而換取流量。

3.2 五種功能角色

商鋪價值評估模型設計: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數字化”工具

商業的本質是價值交換!品牌商戶到底屬于什麼商店類型?還是充當什麼功能角色?是否享受租金優惠與補貼條款?這一切定義都取決于品牌給商業綜合體帶來的價值與實際商鋪價值的一個平衡關系。

四、總結

行業“資料智能”的核心在于如何深層次發掘資料的内在關聯和規律,更好診斷購物中心營運現狀、洞察潛在異常、提供優化建議及預測指導未來,以資料驅動支撐科學決策和精細化營運管理。

本文主要基于“一鋪一檔”的商鋪資料與商鋪資源價值評估模型輸出各個商鋪資源的價值評估報告,以此為商鋪招商與營運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建立商鋪資源全生命周期管理與規劃,實作“資料智能”輔助商業決策。

本文關于“網絡協同”“資料智能”内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上一篇文章:《 B端産品經理對“購物中心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一份思考 》

本文由 @謝育波波波波波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