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個細節看懂《無名》,它征戰春節檔是中國電影的進步

《無名》毫無疑問是這個春節檔最具風格的影片,影片上映後,關于影片中的叙事模式、人物塑造、曆史細節等,引發了觀衆極大的讨論。

導演程耳,雖然作品不多,但部部都有着極強的話題性,最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有着鮮明的作者風格與獨特的個人表達。

程耳的畢業短片《犯罪分子》,雖然僅有半個小時的時長,但程耳對于非線性叙事的迷戀已經有所展現。

首部長片《第三個人》,有着一種強烈的暗潮湧動的感覺,對白非常考究,平靜式的懸疑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6年前的作品《羅曼蒂克消亡史》,聚集了葛優、章子怡等一衆實力派演員,程耳将亂世下上海灘的芸芸衆生,刻畫得入木三分,收獲了影迷群體的高度贊譽。

而到了《無名》,可以看作是程耳個人創作的一次全面更新,不僅融合了前面幾部作品的所長,還做了更多有價值的探索與嘗試。

可以說,《無名》展現了程耳作為導演的更多可能及能力多元性。在這個春節檔,它的氣氛雖然不是熱鬧喜慶的,卻富含哲思,且聚焦的是普通人的選擇與命運。

《無名》通過對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奮鬥在上海的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中共特科,在隐蔽戰線與各方勢力殊死較量過程的再現,表現了在走向勝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黨的秘密戰線上那些無名英雄,他們不可取代的貢獻。

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産黨上司的中共特科在上海周旋于重慶、汪僞、日本間諜機構之間,通過錯綜複雜的敵後情報系統,策反敵人,擷取情報,誅殺漢奸,建立更廣泛的統一戰線,直至抗戰勝利的前夜……

随着觀衆審美水準的提高,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作品來到大銀幕上,這是中國電影的進步,也是觀衆的進步。

接下來,我們不妨通過一些你可能沒有發現的細節,共同走進這部作品。

電影中重要人物的解讀

梁朝偉飾演的何先生,是電影中的主線人物,他是一個隐忍的理想主義者,最後在槍林彈雨中活了下來。電影中他有一句台詞:“你所說的國民黨,在民國十幾年就已經死了,現在你所看到的,隻不過是一個屍體腐敗的過程……我何某人當年在廣東沒被炸死,是運氣好。”這段台詞說明何主任是從當年異常慘烈的廣州大轟炸僥幸逃生,電影中也專門有一幕閃回,呈現了當年何主任在廣州的處境:滿心憤懑,卻隻能默默地躲到防空洞中。他的隐忍,除了性格因素外,還是時代造就的。

王一博飾演的葉秘書,是電影中最複雜的角色。他與何先生處于一種亦敵亦友的關系中,在信仰面前,他也是有過掙紮和遲疑的,而方小姐的死在一定程度上,使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是以他的選擇與轉變是有迹可循的。葉秘書的原型,可能參考了汪精衛的秘書汪錦元,于193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8年初,他奉命打入僞上海市政府秘書處。由于其有一半日本血統,日語熟練,辦事認真負責,很快做了汪精衛的随從秘書兼日語翻譯,獲得了很多汪僞政權的情報,直送延安。

黃磊飾演的張機要員,是一個懦弱的、無力的妥協者,代表着亂世中的大多數人。他在面對梁朝偉和周迅時說了兩遍一樣的台詞:“我是一個軟弱的人。”這段話被網友惡搞成了“無名體”。整部電影真正的第一場戲也是張機要員首次出場,他很緊張不安,不知道會怎麼樣,也不清楚面對的是誰。但同時他還有一種渴盼,非常想要趕緊結束這一切,是以台詞裡面寫到他想回到他的老家,想他爸爸給他留了塊地之類的。正如黃磊對這個角色的了解一樣:雖然他在一種渴盼着被同情、被認同、被拯救的狀态中,但事實上他是不值得被這麼對待的,因為他的懦弱和那個年代真正的勇敢形成了對應,他是應該被時代洪流淘汰掉的人,最終的時代是屬于故事裡那些真正無名的人,而他是有名的人。

森博之飾演的日本軍官,并不是一個臉譜化的角色,他對于葉秘書的信任也透射了他對安定生活的向往。在電影中他和葉秘書有多段對手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對葉秘書是寄予厚望的。有句台詞中提到,他是石原派,不是東條派,石原派的主張是堅決反對對中國的擴大戰争,認為這會讓日本走向滅亡。可以說,這位軍官為了國家不懼犧牲,卻又會對失去自己重要的人心懷悲痛。同時,他也是一個充滿了孤獨感、非常複雜的人。

大鵬飾演的唐部長,在電影中被定義為是“騎牆派”,但最終卻因為“中庸之道”付出了代價,亂世中不允許這樣的理念存在,也是個悲哀的人物。唐部長職位很高,權力很大,同時他也很糾結。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他要想生存的話,需要有自己具體的方式和方法。我們很難定義他是個正面或者反面的角色,影片中何先生身份曝光後,唐部長并沒有立刻對這位“表親”下手,而是放他走,這個人物身上的雙面性與複雜性就很好地展現了出來。

這次看《無名》除了看程耳的作者表達之外,我其實還特别關注她如何拍女性角色。

三位女性角色着墨都不多,戲份也不多,承擔的作用也不一樣,但在有限的時間内很出彩。要說我心底的天平,我會滑向張婧儀飾演的方小姐,方小姐戲份是最細碎的,結局也是最唏噓,而某種程度上她又推動了葉秘以及劇情半程的走向的角色。塑造人物線這件事情上,程耳這方面的确不說廢話。比如她是一名舞女,但是我們看不到傳統影視作品中搔首弄姿、顧盼賣笑的樣子,她總是很平靜地站在那裡,在喧嚣的舞池中靜靜地承受着孤獨。而同樣孤獨的葉秘書也望着她,兩個人中間的距離看似很近,中間其實有着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導演選張婧儀應該很簡單,是在于她有一雙澄澈天真的眼睛,這雙眼睛在這部“幾個人有上百個心眼”的電影裡顯得很特殊,她是心無旁骛且堅定的,也是未經世俗污濁過的,她的内心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要除去敵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的。當然,在如此危險的境況下,她也不是沒有過猶豫,盥洗室對葉秘書的那場厲聲質問就是最好的證明,仔細聽的話,她的聲音其實是發顫的,一方面我們并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愛過葉秘書,兩人又有過怎樣的前塵往事,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是否會心痛;另一方面,當她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她已經知道自己在這條看不見光明的路上,再也無法回頭了。

可就是這樣一個心地至純的女子,卻要做着世界上最危險的事,當目标暗殺人物走到她身邊的時候,她身體一緊,眼神也有片刻的慌張,但很快鎮定下來。這一段張婧儀诠釋得很精準,包括後面和王傳君的對峙,那種又害怕又強裝鎮定的情緒,其實很難演,如果過火了觀衆會覺得浮誇,如果太少了緊張感又不足。到最後,她隻能變成一張報紙上的香豔新聞,放到最隐秘的角落,無聲消散。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無名》,但大多數人都獲得了好的結局,包括江疏影飾演的江小姐,以為她會死,導演也讓何先生放了她一條生路,給了這個神秘美人一種新的結局。但如果回溯曆史,可能大多數這樣的女子都還是會像方小姐這樣,默默地出現,又默默地消失,我們無從知道她們的喜怒哀樂,甚至無法知道某些時刻她們是否會有過恐懼與緊張,但這并不能抹去她們存在過的意義,方小姐,也是真實地為愛和信仰而存在燃燒過。

鏡頭語言解讀

 在電影中有很多程耳愛使用的俯視戲,營造出一種芸芸衆生,皆為蝼蟻之感,如等待死亡的中國人、轟炸廣州時的俯視鏡頭等。從《邊境風雲》開始,程耳就很善于使用這種俯視鏡頭,居高臨下, 使觀衆産生一種強烈的疏離感,在時代的巨輪下,我們隻能作為旁觀者,卻無力改變什麼。

程耳擅長拍的吃飯戲,開篇中段結尾都有,每一段都暗藏玄機,雖然是平平無常的吃飯,但可以營造出暗流湧動的感覺。比如電影開篇葉先生與王傳君飾演的隊長一起吃早飯,葉秘書比較着急,而王隊長則不緊不慢,葉秘書急着要去看日本兵的屍體,而王隊長早已司空見慣,可見在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年代,他們早已習慣了蠶食他人的生命。而之後在車上,二人讨論剛才吃的蒸排骨,按照王隊長的說法,上海人家的習慣,“早點心就是一人一份,誰點的誰吃,自己吃自己的,不吃人家的。”而葉秘書剛剛卻吃了王隊長碟子中的蒸排骨,說明葉秘書雖然會說上海話,但是可能并不是純正的上海人,對于葉秘書的身份,王隊長可能早已起疑,才會發生後面的種種轉折。

《無名》的動作戲也很出彩。全片一共有兩段動作戲,第一段是長鏡頭一鏡到底,第二段是長達十分鐘的搏擊戲,有觀衆産生疑問:何先生和葉秘書既然是盟友,至于打得如此慘烈嗎?但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在這段搏擊戲中導演多次用到了偷窺視角,說明有第三個人也在關注着這場生死相搏,是以二人必須拼盡全力,才能把這場戲做得更真實可信,偷窺視角的引入也增強了打鬥戲的懸疑感。

影片中還有大量的關于動物的隐喻,比如日軍飛機上戴着護目鏡不可一世的狗,和在廣州的斷壁殘垣間默默離去的狗、被日本兵看到轉而成為盤中餐的羔羊、王隊長家裡開的飯館最擅長做的醉蝦,當葉秘書來到香港後,把一個又一個醉蝦剝開吃掉,這些意象都暗喻了大時代下普通人的無力與掙紮。

總的來說,《無名》征戰春節檔是中國電影的進步。它雖然是非線性叙事,但是非常具有魅力,觀衆仿佛在進行一場解謎遊戲,完成後會有比看一部簡單的“爽片”更強烈的滿足感。同時它并不刻意煽情,用以小見大的視角緻敬英雄與先烈,令我們反思曆史。像程耳這樣的創作者值得被尊重,《無名》也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