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說中上古中國的兩個大部落的領袖——炎帝和黃帝

作者:單細胞渃染

遠古時代是以部落為機關生活的,那時候并沒有皇帝這個概念,首領居多,其中“炎黃”是傳說中上古中國的兩個大部落的領袖,“炎黃"是傳說中的大陸古代兩位部落首領炎帝和黃帝的簡稱其中的炎是炎帝,炎帝姓姜、号烈山氏,神活裡說他牛頭人身,其部落把牛作為神物祟拜,他是炎帝族的首領。黃是黃帝,黃帝初以姓公孫為姓,後改姓姬、号軒轅氏,又号有熊氏,他的部落把熊作為神物祟拜。

“炎黃”被人們認為是華夏文明始祖。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居住在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中,黃帝族的力量較強,文化也較高,因而黃帝族就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二帝就成為漢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涿鹿之戰

炎帝他們自西方遊牧進入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的部落長期發生沖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最後得到黃帝族的援助,攻殺蚩尤。

阪泉之戰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䝙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大概就是說: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了炎帝族,由西北進入了中原地區,兩個部落開始在黃河流域共同繁衍下來,他們互相融合,彼此取長補短,共同創造了大陸古代的燦爛文化。在這個過程中,黃帝成了這個聯盟的首領,勢力擴大到整個中原,并與夷族、黎族等其他部族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族的主幹,即漢族的前身。黃帝被稱為始祖。我們都是炎黃的後代,是以稱"炎黃子孫"。阪泉之戰開啟了中華文明史和實作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

神話傳說

三皇分别指的是:伏羲、女娲、神農。而五帝指的是:黃帝、颛顼 、帝喾、堯帝、舜帝。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國的古代勞動人們一直認為盤古是開天辟地的英雄,而三皇五帝把很多生産與生活技能傳授給人們,使人類擺脫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進入了文明發展的時期。炎帝和黃帝就是三皇五帝中相當了不起的人物。

很多學者認為,三皇五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都是象征性的人物。關于三皇五帝的記載,盡管隻是一些美麗動人的神話,卻也充分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原始社會氏族和部落的曆史。

神龍的由來

在上古的時候,人們靠打獵、捕魚、采摘野果為生,過着原始遊牧生活,以至于經常挨餓、受凍、遇險。炎帝看到人們備受折磨,心裡極為不安,于是日思夜想,要讓大家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如果有一種草結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人們就不用四處采摘野果了嗎?有一次他看見鳥兒銜着一種種子,後來,炎帝終于在南方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找到了這種種子,這就是禾苗。經過試種,炎帝收到了很多黃澄澄、又脆又香的果實。一傳十,十傳百,炎帝種谷的技術傳遍了天南地北,炎帝種谷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人們把炎帝敬為“神農”。明朝崇祯年間,炎帝尋禾種禾的地方被取名為“嘉禾”,即今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

神龍嘗百草

炎帝他看到人們得病,神龍嘗了很多種草,曾多次中毒,并發現了許多藥材,他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斷腸草逝世。炎帝還教會人們按季節栽培農作物,教人們制陶、繪畫、射箭、獵獸、制琴、音樂、舞蹈等。

黃帝統一了黃河流域

黃帝大戰蚩尤後,又統一了黃河流域,制訂了很多禮儀、法規等,派官員到各地治理天下。黃帝還指導百姓種植百谷草木,馴服猛獸,他的妻子教會人們養蠶、織布、做衣服等。後人把許多發明創造都歸于黃帝,如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學、算術等,傳說都始于黃帝時期。黃帝死後,他的子孫繼承他的事業,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五帝時代

在“三皇時代”實行的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血統繼位制,國家最高上司人在風姓家族中産生。五帝時代是所謂“公天下”時代,實行一種“拟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以産生國家上司人的制度,這是一種非血統的或稱“拟血統”的王位繼承制。

黃帝姬姓,禅位于嬴姓少昊;少昊禅位于黃帝的孫子颛顼;颛顼先傳位于嫡長子(稱“孺帝”);孺帝早夭;帝位由颛顼族子喾繼承,帝喾是黃帝的曾孫;帝喾傳位于兒子帝摯;帝摯禅位于異母弟伊祁姓的堯;帝堯禅位于姚姓的舜;帝舜禅位于姒姓的禹。

堯舜禹

堯舜禹是既黃帝之後,有名的三位領袖。

堯是大陸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堯在位七十年兢兢業業為廣大群眾着想,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他首創禅讓制,而非繼承制,堯認為自己的兒子不堪重用,于是決定禅讓給舜,堯的舉動受到了萬世的敬仰

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号有虞氏,故稱虞舜。死後,禅位于禹。舜帝是堯帝禅讓給他的,舜接位後,勤勞儉樸,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受到大家的信任,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颛項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于社會下一起年老以後本想把帝位傳給堯的兒子可是大家都反對,于是舜把帝王有禅讓給了禹。

禹又稱為大禹,大禹治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個人。在堯在位的時候大禹就幫助堯治理洪水,古籍記載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禹是中國史籍記載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