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大部落的领袖——炎帝和黄帝

作者:单细胞渃染

远古时代是以部落为单位生活的,那时候并没有皇帝这个概念,首领居多,其中“炎黄”是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大部落的领袖,“炎黄"是传说中的大陆古代两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的简称其中的炎是炎帝,炎帝姓姜、号烈山氏,神活里说他牛头人身,其部落把牛作为神物祟拜,他是炎帝族的首领。黄是黄帝,黄帝初以姓公孙为姓,后改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他的部落把熊作为神物祟拜。

“炎黄”被人们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涿鹿之战

炎帝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的部落长期发生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最后得到黄帝族的援助,攻杀蚩尤。

阪泉之战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大概就是说: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两个部落开始在黄河流域共同繁衍下来,他们相互融合,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大陆古代的灿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黄帝成了这个联盟的首领,势力扩大到整个中原,并与夷族、黎族等其他部族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族的主干,即汉族的前身。黄帝被称为始祖。我们都是炎黄的后代,所以称"炎黄子孙"。阪泉之战开启了中华文明史和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

神话传说

三皇分别指的是:伏羲、女娲、神农。而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 、帝喾、尧帝、舜帝。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的古代劳动人们一直认为盘古是开天辟地的英雄,而三皇五帝把很多生产与生活技能传授给人们,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进入了文明发展的时期。炎帝和黄帝就是三皇五帝中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很多学者认为,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都是象征性的人物。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尽管只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却也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

神龙的由来

在上古的时候,人们靠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过着原始游牧生活,以至于经常挨饿、受冻、遇险。炎帝看到人们备受折磨,心里极为不安,于是日思夜想,要让大家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如果有一种草结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人们就不用四处采摘野果了吗?有一次他看见鸟儿衔着一种种子,后来,炎帝终于在南方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找到了这种种子,这就是禾苗。经过试种,炎帝收到了很多黄澄澄、又脆又香的果实。一传十,十传百,炎帝种谷的技术传遍了天南地北,炎帝种谷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把炎帝敬为“神农”。明朝崇祯年间,炎帝寻禾种禾的地方被取名为“嘉禾”,即今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

神龙尝百草

炎帝他看到人们得病,神龙尝了很多种草,曾多次中毒,并发现了许多药材,他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断肠草逝世。炎帝还教会人们按季节栽培农作物,教人们制陶、绘画、射箭、猎兽、制琴、音乐、舞蹈等。

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

黄帝大战蚩尤后,又统一了黄河流域,制订了很多礼仪、法规等,派官员到各地治理天下。黄帝还指导百姓种植百谷草木,驯服猛兽,他的妻子教会人们养蚕、织布、做衣服等。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传说都始于黄帝时期。黄帝死后,他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五帝时代

在“三皇时代”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位制,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风姓家族中产生。五帝时代是所谓“公天下”时代,实行一种“拟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以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这是一种非血统的或称“拟血统”的王位继承制。

黄帝姬姓,禅位于嬴姓少昊;少昊禅位于黄帝的孙子颛顼;颛顼先传位于嫡长子(称“孺帝”);孺帝早夭;帝位由颛顼族子喾继承,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帝喾传位于儿子帝挚;帝挚禅位于异母弟伊祁姓的尧;帝尧禅位于姚姓的舜;帝舜禅位于姒姓的禹。

尧舜禹

尧舜禹是既黄帝之后,有名的三位领袖。

尧是大陆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尧在位七十年兢兢业业为广大民众着想,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他首创禅让制,而非继承制,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堪重用,于是决定禅让给舜,尧的举动受到了万世的敬仰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舜帝是尧帝禅让给他的,舜接位后,勤劳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一起年老以后本想把帝位传给尧的儿子可是大家都反对,于是舜把帝王有禅让给了禹。

禹又称为大禹,大禹治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个人。在尧在位的时候大禹就帮助尧治理洪水,古籍记载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是中国史籍记载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