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針走線三十餘載,“繡郎”朱軍成匠心繡出小康路

現代快報訊(記者 顧潇)繡花本是女兒活,作為男兒郎的他,不僅拿起繡花針,還創造了寶應亂針繡“一然繡法”。近日,揚州亂針繡大師、揚州市禮好一然繡研究院藝術總監、寶應縣新聯會會長朱軍成榮獲江蘇省委宣傳部、省總工會聯合授予的“江蘇最美職工”稱号。

飛針走線三十餘載,“繡郎”朱軍成匠心繡出小康路

△朱軍成被授予“江蘇最美職工”稱号

棄畫從繡做起非遺“繡郎”

“我做過陶瓷插花,也幹過玻璃工藝設計,但最讓我喜歡做的事業,還是亂針繡。”談起自己最喜愛的事業,56歲的朱軍成回憶起了過去的歲月。

1987年朱軍成懷着對家鄉的熱愛,被家鄉作為美術人才引進回鄉工作,為家鄉創辦了陶瓷插花工藝廠、玻璃花宮工藝廠和貝雕工藝廠,但讓人想不到的是,一幅亂針繡作品,卻改變了他的人生。

一次偶然機會,朱軍成參觀了常州工藝美術研究所,所裡的一幅亂針繡作品讓他震撼,引發了他的學藝激情。當朱軍成來到研究所拜師時,研究所的女教師很吃驚:“你一個男人學亂針繡做什麼,能繡得好嗎?”

“一個大男人,這針頭線腦的活,能有多大出息?”當朱軍成決定學亂針繡的時候,遭到了家人的反對,身邊的朋友也不能了解。但意志堅定的朱軍成依然奔赴常州,拿起繡花針,學習亂針繡技藝,并師從陳學玉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終身成就獎專家陳亞先,立志要做非遺傳承人。

“我請老師課後給我開小竈,沒想到半小時就‘出師’了,但繡完第一幅作品卻用了23天。”朱軍成回憶說,亂針繡是一門煩瑣的非遺技藝,需要紮實的功底,自己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學習,終于掌握了全部技法,并獲得亂針繡第二代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亞先的青睐,成為陳大師的關門弟子。

飛針走線三十餘載,“繡郎”朱軍成匠心繡出小康路

不斷求索創出“一然繡法”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朱軍成率先将亂針繡引入寶應,并組建寶應第一家亂針繡工作室,開啟了創業曆程。他帶領本地20多名繡娘走上了亂針繡産品的生産之路。

“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半年時間一幅像樣的作品都沒有繡好,色彩如同拼圖,針法不規範,那個時候很着急。”朱軍成回憶說,面對出現的問題,自己開始創新,制定了标準化針法,一下子解決了平行交叉、斜紋交叉、井紋交叉等諸多技術問題,讓員工很快能掌握技術。

為解決傳統亂針繡耗時長、色彩平、質感缺、不通透等不足,朱軍成進行工藝改良,成功創出了集節時、針法、畫理、繡理、自然“五大創新”為一體的“一然繡法”,創新了“斜紋針”“松葉針”“楓葉針”“草形針”等20多種針法,呈現出來的繡品也更加靈動,富有韻味,形成了“寶應亂針繡”的獨特風格。

朱軍成作為寶應亂針繡産業的領軍人物,一直緻力于創新求變,一幅幅精妙絕倫的作品應運而生。1997年慶祝香港回歸,他創作了賀禮亂針繡作品《歸程》;2003年,他的亂針繡作品《橡樹林》獲得百花杯唯一金獎;2004年,花費整整8個月時間才繡制出來的油畫《父親》作品,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博覽會金獎。此後,他再接再厲,《秋雨》《母親》等再獲殊榮,連續斬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覽會百花杯金獎、文化産業博覽會工藝美術金獎等榮譽。他還為澳門回歸、奧運會、世博會等繡制國禮,為61個國家上司人繡制肖像,他的作品《浦江兩岸今朝晖》和《晨起》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

飛針走線三十餘載,“繡郎”朱軍成匠心繡出小康路

教授千名學員帶動一方緻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30多年來,朱軍成一直緻力将亂針繡傳統工藝發展成為地方特色産業,帶動一方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2014年“朱軍成亂針繡名師工作室”挂牌成立,一大批亂針繡從業人員進入工作室、接受專業系統教育訓練,親授學員達1200多人,其中80多人獲得中進階技術職稱,20多人獲得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這其中還不乏20多歲的“繡哥”,60多歲的“繡爺”。

在朱軍成等優秀鄉土人才的示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湧”進了亂繡針行業的隊伍中,目前,寶應全縣擁有刺繡企業40多家,繡娘4000餘人,年銷售額上億元,亂刺繡作品在國家級工藝品評比大賽中屢屢奪魁,産品遠銷歐美、日、韓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了全國最具實力、最大的亂針繡産業基地之一。寶應亂針繡還被列入江蘇省特色文化精品,并獲“國家地理标志”商标。

記者了解到,2018年6月朱軍成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号,這也是揚州地區第一位(刺繡類)工藝美術大師,同時還成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此外,他還獲得了“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江蘇大工匠”等衆多榮譽。“惠及千家萬戶的藝術,才是真正的好藝術品。”朱軍成表示,未來将不斷創新亂針繡的題材和風格,專門成立亂針繡合作社,采取“線上+線下”模式拓寬亂針繡的銷售管道,讓亂針繡走進平常百姓,讓鄉親走上緻富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