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故事還能怎樣講?《風起隴西》探三國風雲展文化風骨

三國故事還能怎樣講?《風起隴西》探三國風雲展文化風骨

中國青年報用戶端訊(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吳曉東)“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諸葛亮揮淚斬馬谡”……這些與三國相關的典故,總能讓人們聯想起這一時期湧現的各路英雄豪傑,打開對這段特殊曆史的想象。由中央電視台、新麗電視、愛奇藝、森林影畫、自由酷鲸、華策影業出品,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古裝諜戰劇《風起隴西》,近日在CCTV-8黃金檔開播、在愛奇藝同步上線,在不一樣的三國背景下,講述不一樣的三國故事。

在中國觀衆心中,三國故事經過生生不息的演繹與表達,已經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三國文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三國曆史和《三國演義》為基礎,電視界掀起了一股改編三國題材故事的潮流。然而,三國曆史本身具有的演義屬性在帶來想象空間同時,虛實結合的創作手法為劇本創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此類作品往往需要大量戰争場面的營造,“低成本效益”導緻後來挑戰者寥寥。

三國故事還能怎樣講?《風起隴西》探三國風雲展文化風骨

英雄豪傑的逐鹿風流,智士名臣的妙計奇謀,共同書寫了一個風起雲湧,讓無數讀者恨不能投身其中的大時代。而在這個天下三分、烽火四起、英雄輩出的時代,《風起隴西》卻以全新的諜戰視角打開了三國故事:把目光聚焦兩個不被亂世聚焦的“小人物”——陳恭與荀诩,通過講述他們在風起雲湧的亂世迷局中掙紮與犧牲的故事,诠釋“大丈夫生于亂世,縱橫四海,義之所在,不計生死”的理想信念,于曆史之外譜寫出一段英雄傳奇。

三國故事還能怎樣講?《風起隴西》探三國風雲展文化風骨

“不同于以往講述三國英豪名将的故事,這是一部講述三國時幾位情報機關的平凡人物在亂世中掙紮與犧牲的故事。他們分别做了不同的選擇,卻都讓我十分動容。”導演路陽說,以往三國題材的影視作品更多表現的是廟堂之上,這次《風起隴西》把鏡頭對準市井之中,“雖然是三國背景的一個故事,但是它很特别”。

三國故事還能怎樣講?《風起隴西》探三國風雲展文化風骨

為了營造更好的視覺體驗,《風起隴西》考究曆史、秉持匠心,讓更多觀衆感覺傳統文化之美、國風之美。路陽說,由于劇中人物并不是出自宮廷或者貴族,隻是從事諜戰工作的普通人物,因而在服飾面料的選擇上,創作團隊主要選擇棉麻質地的服飾,且多以飽和度低的黑、白、灰等顔色為主。此外,創作團隊為男性人物設計了符合個性的胡子造型,高度還原三國時期男性追求“美髯”潮流的同時,更能突出角色的性格。

因為《風起隴西》的故事主要發生在蜀漢與曹魏,主創團隊根據環境方面蜀、魏兩地濕潤與幹燥的不同氣候,營造出蜀地相對濕潤、植被茂盛的景象,與黃沙漫天飛舞的魏地形成鮮明的對比。此外,該劇的匠心考究還落實到對生活細節的刻畫還原等方面,劇中多次出現的煮茶、飲茶場景,從另一種視角展現出漢末時期獨特的文化氛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