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起隴西》大結局:楊儀才是罪魁禍首,陳恭對決荀诩,郭淮赢了

看到楊儀面無表情地訓示陳恭,說荀诩必須死,觀衆才頓悟了《風起隴西》諜戰的來龍去脈,原來楊儀才是罪魁禍首。

風起

聽到楊儀告知荀诩,“燭龍”案結案了,陳恭被枭首、棄市,

風起

風起

讓人倒吸一口涼氣,楊儀之前還說陳恭潛伏到目前已經價值連城,現在卻又棄之如草芥,為何?

何為“興複漢室”?

用楊儀的話說,“都是為了興複漢室”!

風起

觀衆納悶了,楊儀這是要興複誰的漢室?不管他對劉禅是否效忠,楊儀的言行與諸葛丞相也背道而馳呀。

不要忘記,二十年前,諸葛丞相就告訴童年的荀诩,說這天底下,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江山社稷,沒有了人,要這江山社稷又有何用?是以,每個人都值得萬金,要善待他們。

風起

可見,諸葛丞相最看重的是人,而楊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惜犧牲一大批人,隻為他的仕途鋪路。

李嚴的憋屈

其實輔漢将軍李嚴在大結局中很憋屈。

衣帶诏被柳瑩喬裝蒙面潛入書齋後焚毀,李嚴對柳瑩的卿卿我我可謂“老房子”着火、沒得救的狀态,搞笑的是“紅顔知己”卻給他背後捅刀子了,感覺李嚴這情傷會是心口拔涼拔涼的吧。

風起

柳瑩作為魏諜,行動起來毫不手軟,侍女影兒看到了她喬裝打扮,為了避免提前暴露,柳瑩一刀殺死侍女。

風起

這場面太冷血了,戰争和諜戰好殘酷,人命如草芥,無奈中的悲哀。

李嚴手握已經化為灰燼的密诏,欲哭無淚,知道自己徹底完了。

風起

走投無路時,李嚴在馬背上連續嘶吼,他要見諸葛。這是多麼悲憤的心緒,太憋屈了!

風起

楊儀卻洋洋得意,吩咐陳恭等人,先将李嚴之罪坐實。

風起

楊儀又交代馬岱将軍,該下最後一步棋了。

風起

不得不說,楊儀這隻用他人之血薦軒轅的行徑,太自私太狠毒了。

蔣琬和鄧芝跟諸葛丞相議事時,都覺得李嚴雖然跋扈,但不至于做出背叛蜀漢的行為。

整個“燭龍”案中,李嚴确實心急昏了頭,有自己的過錯,但是楊儀挖坑後還煽風點火,加劇了将相失和,讓北伐一次次落空。

風起

可見,李嚴謀逆,分明是被楊儀逼的。

李嚴的憋屈之處,不在于衣帶诏的真假,而在于密诏被人燒毀了,更在于昭烈皇帝臨終托孤時特意看了李嚴兩眼、似乎有所暗示。

可以說,劉備的帝王心術,加上楊儀的不擇手段,注定了李嚴的悲劇。

風起

楊儀在諸葛丞相面前,說李嚴腹中有鱗甲、心術不正;楊儀還說魏延身上有反骨,結果日後馬岱受命斬殺魏延,造成蜀漢無将可抵禦曹魏,日漸敗亡。

馬岱的忠心

在連環計對決中,馬岱的力量不容小觑。由于出身和過往,馬岱一直擔心自己的忠心不被認可,向來謹小慎微,從不議論廟堂之事,隻履行軍人之職責。馬岱雖然被迫在李嚴那裡按下了同意入夥的血手印,但馬岱内心始終忠于蜀漢。

風起

作為蜀漢丞相的心腹,楊儀口口聲聲“為了興複漢室”,其實他的忠心遠遠比不上馬岱将軍的。

楊儀自以為是,不惜犧牲掉丞相的第二次北伐,也要徹底扳倒李嚴,力求自己上位。楊儀在夜幕的竹林裡告訴陳恭,二次北伐可以繼續失敗,北伐能夠有三次、四次,甚至無數次,但是李嚴不除,永無甯日。

風起

這是忠臣該說的話嗎?楊儀作過長史,就不曉得一次北伐要死多少官兵,耗費多少物資,将讓多少老百姓流離失所嗎?

劇中有個細節對比,諸葛丞相将王雙的部隊包圍在山谷之中,聽到幕僚說時機成熟了,諸葛丞相卻滿臉呈現出那迷人也謎一般的憂郁來。

風起

一将功成萬骨枯,諸葛丞相在無奈戰争的殘酷,知道自己一下令,山谷中将染滿鮮血,除了王雙戰死,大批士兵将葬身此處。

此戰非常慘烈,蜀軍使出了“元戎”和“蜀都”這兩種殺手锏,下圖中的弩機就是“蜀都”,需要三個人配合發射,殺傷力巨大。如果借助牲畜之力,也要弩機兩邊站兩人配合才行。

風起

“元戎”弩機則很精巧,适合單兵攜帶。曹魏“青萍計劃”的一部分,就是盜取這兩種先進的弩機。

楊儀的自私

楊儀“興複漢室”這虛無缥缈的四個字真的能夠撐得住嗎?如下細節可以揭穿楊儀的假大空。

馮膺為了心中大計不惜拿自己作餌引李嚴入局,要知道承認自己跟郭淮早有情報溝通,這通敵之罪,可是重罪,馮膺确實夠拼,拿命相搏。

馮膺指出,整個“燭龍”案,都是他與楊儀反複推敲過的,諸葛丞相不知情。

風起

聽到郭淮要求陳恭親手殺掉荀诩,馮膺有所猶豫,畢竟啟用荀诩來查“燭龍”案,是馮膺的主意。馮膺肯定了荀诩的執著精神,認為連環計實行到目前,荀诩功不可沒。

風起

是以,馮膺提醒陳恭,如何抉擇要三思,把選擇餘地留給了陳恭。

楊儀得知郭淮要陳恭用荀诩的人頭作為投名狀,就毫不猶豫地說出荀诩必須死,因為孝和的作用已然完成,沒有價值了。

風起

好冰冷啊!任務完成、不再有利用價值的人,都得死,這就是楊儀的邏輯。

如果說馮膺還有一定的犧牲精神,尚有那麼一點點人情味,那楊儀的人性則完全泯滅了。楊儀在竹林裡,拍着陳恭的肩膀,力勸陳恭無論如何要殺了荀诩,大義面前别顧及兄弟情深。

風起

“興複漢室”再次從楊儀口中輕易說出,陳恭都聽得麻木了,也困惑了。為了這四個字,陳恭死了父親,永遠失去愛妻翟悅,現在又要他親手去殺結義弟兄,太難了。

小人物

陳恭潛意識覺得荀诩必須活下去,不為别的,隻因為荀诩一腔熱血、執著敬業,與一般人不一樣。荀诩這樣的人太少了,是以荀诩一定要活着。

風起

陳恭與林良訴衷腸的場景,很感人。陳恭交代林良,要像護他周全一樣去保護荀诩,甚至舍命相護。林良舉杯,已經潸然淚下。

風起

《風起隴西》劇名有“風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間”的意思,借助家國之事,演繹小人物的人生悲喜。

裴緒在樹林裡看着中箭的荀诩,以為荀頭死了,就拿樹枝将其掩蓋,以免被敵人毀屍。裴緒那“碎碎念”令人動容,說今天是自己殉國的日子,沒機會照顧荀頭了,希望他與山河同在。

風起

像裴緒、林良這樣的小人物,還有很多,他們人微言輕,但是有情有義,是活生生的存在,不該被忽視。

犧牲

還有那些被犧牲掉的很多人,比如翟悅、谷正、廖會、馬盛,還有糜沖等人。

當糜司馬的身影湮沒于魏兵亂刀之中時,糜沖仍在以一抵衆、身受重傷還提刀蹒跚揮舞,怒睜的雙眼裡充滿悲憤與不甘。

風起

資中之戰時,楊儀覺得為了打赢,陳恭的父親必須死,于是讓馮膺将軍情故意洩露給郭淮,這導緻陳黻戰死,令陳恭從小喪父。

風起

風起

别人都實打實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可楊儀付出了什麼?

楊儀不當官就感覺渾身難受,諸葛丞相覺得楊儀沒格局,讓他靜下心來,多讀書。

很明顯,楊儀讀書沒讀進去,他在丞相面前要官,說自己現在隻是一介白身,不便工作。

諸葛丞相讓楊儀以丞相從事的身份從旁襄助、督查。

風起

内鬥

楊儀卻以丞相的心腹自居,自視甚高,要求馮膺、陳恭等人“一切為了興複漢室”,還說這涉及蜀漢最高層,見不得光。

由于楊儀是丞相心腹之人,這種無形中的權力背書很能迷惑人,才有了利用“燭龍”扳倒李嚴這樣見不得光的計劃。

風起

蜀漢的長史楊儀氣量狹窄,是個敏感剛愎之人,容不得别人對他的權勢有質疑,一心想在仕途中往上爬。鎮北将軍魏延與楊儀不睦,這是衆所周知的,楊儀視魏延為死對頭。

從荀诩僞造馮膺令牌去定軍山偷偷給陳恭打開軍技司大門然後受刑緻殘來看,司聞曹與蜀漢軍方有罅隙,雙方暗地裡較着勁兒呢。

如果楊儀可以代表蜀漢司聞曹,那魏延就能夠代表軍方,兩人最劍拔弩張的一次對峙,是在諸葛丞相的眼皮子底下進行的。

風起

某日,楊儀與魏延在丞相府裡争執得臉紅脖子粗,魏延一怒之下拔劍抵住楊儀的喉嚨。冰冷的劍刃架在脖子上,這讓楊儀感觸到死亡的可怕,楊儀立刻就蔫了,渾身哆嗦着求饒,央求魏延饒他一命。

諸葛丞相見狀,訓斥魏延知道自己如此冒失的後果嗎?鎮北将軍用武器威脅文官,成何體統?

風起

魏延這才将佩劍收起,受到了相應的懲罰。楊儀則對魏延恨之入骨,有意伺機報仇。

楊儀被魏延持劍吓得屁滾尿流之事,很快就傳遍了司聞曹,這讓司聞曹員工感覺羞恥,在軍方面前矮了一截似的。

楊儀的結局

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主動上表自貶三級,降為右将軍行丞相事。

楊儀卻為了除掉李嚴,不惜迫使李嚴在北伐軍的糧草上做手腳,此舉害得諸葛丞相第二次北伐失敗。不得不說,楊儀真的是豬隊友。

諸葛丞相在五丈原去世後,安排的接班人是蔣琬,僅讓楊儀任職中軍師。

但楊儀不服,覺得接班人應該是自己,就繼續作妖,多出怨言。楊儀被削職流放至漢嘉郡,仍不自我檢討,又上書诽謗,言辭激烈,最終楊儀被下獄,自殺身亡。

風起

原著小說中,狐忠是“燭龍”,劇中的狐忠卻平淡了些,他試圖勸說魏延将軍在北伐糧草事情上延後一下。看來在大結局中,狐忠會繼續在糧草上動手腳了。

狐忠自認為是李嚴的左膀右臂,其實李嚴壓根就沒怎麼看重他。

風起

郭淮赢了

郭淮是曹魏名将,他看得出諸葛亮此次北伐不得天時,就堅守陳倉等地與之對峙。利用時間差,挫敗蜀軍的北伐。郭淮之是以反間陳恭,推出一個“青萍計劃”,是因為他看透了蜀漢的内鬥。

風起

結果,諸葛丞相北伐失敗了,等于郭淮的青萍計劃成功了。

風起

郭淮靠的不僅是間諜,更重要的是利用了蜀漢内鬥,還有楊儀這樣的豬隊友。

風起

要将反派角色塑造成功,這反派人物須被觀衆恨得牙根癢癢才行,劇中楊儀這個角色就是這意思。

反正對比,更能凸顯正派人物的光亮。

風起

荀诩的執著精神和滿腔熱血之情,從他能用半邊爛碗挖透土牆,可見一斑。關鍵時刻,荀诩不惜用自己的性命作為陳恭示忠郭淮的投名狀,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難能可貴。

大結局,“銜燭而行,以照幽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