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出行赴港IPO:虎口奪食,有何上市新故事?

作者:華網财經
曹操出行赴港IPO:虎口奪食,有何上市新故事?

文|羅曾

繼嘀嗒、如祺之後,曹操出行也趕在五月前向資本市場遞交了自己的招股書。

“網約車平台間的競争日益激烈,為了擷取更多的市場佔有率,各大平台紛紛加大投入,包括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司機招募等方面。而這些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上市成為了網約車平台擷取資金的重要途徑之一。”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指出,通過上市,平台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援,加速自身的發展,提高市場競争力;此外,上市還能夠讓平台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提高公衆的認知度、信任度以及品牌價值,進而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和司機加入。

而放眼于行業來看,近年來,随着市場的逐漸飽和,網約車行業的增速已明顯放緩。在此背景下,曹操出行的上市之路,既是一場資本的盛宴,也是一場市場的考驗。

面對滴滴的絕對統治力、高德的聚合平台政策,以及其他衆多競争者的圍追堵截,曹操出行将如何在這場充滿變數的資本與市場博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虎口奪食下,陷連年虧損

網約車行業經過初期的野蠻生長後,如今正面臨着增長的雙重困境:一方面,市場增速放緩,使用者規模趨于飽和;另一方面,行業内以滴滴為主的“一超多強”的格局已經形成,新進入者難以撼動現有壁壘。

在此背景下,面對難以突破的市場佔有率和連年的虧損,曹操出行的IPO之路似乎注定坎坷。

根據曹操出行的招股書資料,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的營收分别為71.53億元、76.31億元和106.68億元,盡管營收呈現增長态勢,但與滴滴的千億級營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而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滴滴GTV增速為45.4%,但營收體量不足滴滴6%的曹操出行,GTV增速僅37.5%。此外,從單量來看,2023年滴滴的平均日單量3500萬,曹操出行僅123萬。在滴滴的絕對統治力下,曹操出行的市場佔有率争奪顯得異常艱難。

相較于與滴滴的直接競争,從其他競争對手中争奪市場佔有率或更具可行性。這其中,吸納了衆多網約車品牌的聚合平台成為戰場之一。不過,聚合平台的競争并非易事,有業内人士向中華網财經表示,例如在高德,入駐的網約車品牌較多、競争激烈,且這些公司大多情況下通過打價格戰,來競價乘客。在此環境下,曹操出行作為其中一員,自然避免不了“價格内卷”。

而其獨特的重資産營運模式,加之價格争奪戰的影響,無疑加劇了公司的财務負擔。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3年,公司分别出現了30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的年度虧損,累計虧損高達70億元。盡管毛利率在2023年實作了5.8%的轉正,但盈利之路仍然漫長。

價格戰并非長久之計。曹操出行深知這一點,是以,為自身提高收入及盈利能力,公司開始在成本端下功夫,探索“降本增效”的路徑。

定制+自動,真槍or噱頭?

近年來,在網約車行業的競争日益加劇之際,曹操出行正攜手其“靠山”吉利控股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在定制車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尋求突破,試圖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服務品質,在行業中開辟新的增長點。

例如在定制車領域,曹操出行并非淺嘗辄止,而是深度參與到車輛的設計、部署、定價、銷售、營運及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以期實作對車輛全生命周期的精細管理與成本優化。

目前,曹操出行的定制車家族中包括了楓葉80V和曹操60兩款明星産品,後者更是曹操出行在産品定義和智能開發上親力親為的成果。資料顯示,定制車的預計TCO分别為每公裡0.53元及0.47元,較具有換電功能的典型可比純電動汽車的車輛TCO減少32%至40%。截至2023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在中國24個城市營運着約31000輛定制車的車隊,在同行業中已是最大規模。

雖然長遠看有利于降低成本,但短期内,定制車的投入無疑增加了公司的财務壓力。據了解,2021年-2023年,曹操出行(包括禮帽出行)就采購汽車(包括定制車)而向吉利控股集團及相關公司支付的購買金額分别為2.56億元、13.23億元、17.70億元。

對于定制車的未來規劃,曹操出行CEO龔昕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曹操60上市後将在曹操出行平台先行投放使用,成為曹操出行“惠選”系列主打産品,但同時它也面向整個B端出行市場,甚至司機個人銷售。除了在曹操出行平台上投入使用之外,還會開放給其他平台使用。

此外,界面新聞在報道中提到,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尖端技術被寄予厚望,它們将深刻重塑網約車行業的底層邏輯和市場格局。自2020年至2023年,政府陸續出台多項政策檔案,力推電動化、智能化與網聯化技術的融合發展,并大力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産業化與商業化應用。

在政策的支援下,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案例也在不斷增加。據每日經濟新聞,蘿蔔快跑、小馬智行等企業已在多個城市部署了無人化自動駕駛車隊,并啟動了商業收費服務,特斯拉也宣布将在8月8日釋出一款無人駕駛計程車。

作為網約車的一員,曹操出行也正加速推進高階智能駕駛的商業化程序。與吉利汽車創新研究院智能駕駛中心、吉咖智能科技、朗歌地圖等達成了一系列技術與戰略合作,同時,與中信科智聯、Innovusion、雲馳未來、黑芝麻智能、中智行等多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覆寫高精地圖、雷射雷達、晶片、智能座艙等多個領域,進而為自身自動駕駛商業化營運提供技術支撐和産業基礎。

現如今,曹操出行在業務布局上,正逐漸從單一的網約車服務向綜合出行服務平台轉型。公司計劃利用募集資金,加大對智能駕駛、車聯網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力度,以技術創新驅動服務更新,提高營運效率和使用者體驗。此外,曹操出行還将繼續擴大服務範圍,覆寫更多城市,以滿足更廣泛的市場需求。

網約車市場的競争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每個參與者都在為了生存和發展而努力。如媒體報道指出,嘀嗒強調自己在順風車市場的地位,如祺突出自身Robotaxi的科技含量。而曹操出行,則帶着定制車和自動駕駛故事赴港IPO。

至此,網約車的上市賽已正式打響,曹操出行能否憑借其獨特的市場定位、創新的營運政策,以及吉利集團的堅強後盾,成功突圍而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