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出行赴港IPO:虎口夺食,有何上市新故事?

作者:华网财经
曹操出行赴港IPO:虎口夺食,有何上市新故事?

文|罗曾

继嘀嗒、如祺之后,曹操出行也赶在五月前向资本市场递交了自己的招股书。

“网约车平台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各大平台纷纷加大投入,包括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司机招募等方面。而这些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上市成为了网约车平台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通过上市,平台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加速自身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上市还能够让平台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提高公众的认知度、信任度以及品牌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司机加入。

而放眼于行业来看,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网约车行业的增速已明显放缓。在此背景下,曹操出行的上市之路,既是一场资本的盛宴,也是一场市场的考验。

面对滴滴的绝对统治力、高德的聚合平台策略,以及其他众多竞争者的围追堵截,曹操出行将如何在这场充满变数的资本与市场博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虎口夺食下,陷连年亏损

网约车行业经过初期的野蛮生长后,如今正面临着增长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增速放缓,用户规模趋于饱和;另一方面,行业内以滴滴为主的“一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新进入者难以撼动现有壁垒。

在此背景下,面对难以突破的市场份额和连年的亏损,曹操出行的IPO之路似乎注定坎坷。

根据曹操出行的招股书数据,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的营收分别为71.53亿元、76.31亿元和106.68亿元,尽管营收呈现增长态势,但与滴滴的千亿级营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而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滴滴GTV增速为45.4%,但营收体量不足滴滴6%的曹操出行,GTV增速仅37.5%。此外,从单量来看,2023年滴滴的平均日单量3500万,曹操出行仅123万。在滴滴的绝对统治力下,曹操出行的市场份额争夺显得异常艰难。

相较于与滴滴的直接竞争,从其他竞争对手中争夺市场份额或更具可行性。这其中,吸纳了众多网约车品牌的聚合平台成为战场之一。不过,聚合平台的竞争并非易事,有业内人士向中华网财经表示,例如在高德,入驻的网约车品牌较多、竞争激烈,且这些公司大多情况下通过打价格战,来竞价乘客。在此环境下,曹操出行作为其中一员,自然避免不了“价格内卷”。

而其独特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加之价格争夺战的影响,无疑加剧了公司的财务负担。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分别出现了30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的年度亏损,累计亏损高达70亿元。尽管毛利率在2023年实现了5.8%的转正,但盈利之路仍然漫长。

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曹操出行深知这一点,因此,为自身提高收入及盈利能力,公司开始在成本端下功夫,探索“降本增效”的路径。

定制+自动,真枪or噱头?

近年来,在网约车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之际,曹操出行正携手其“靠山”吉利控股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在定制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寻求突破,试图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在行业中开辟新的增长点。

例如在定制车领域,曹操出行并非浅尝辄止,而是深度参与到车辆的设计、部署、定价、销售、营运及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以期实现对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精细管理与成本优化。

目前,曹操出行的定制车家族中包括了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明星产品,后者更是曹操出行在产品定义和智能开发上亲力亲为的成果。数据显示,定制车的预计TCO分别为每公里0.53元及0.47元,较具有换电功能的典型可比纯电动汽车的车辆TCO减少32%至40%。截至2023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在中国24个城市运营着约31000辆定制车的车队,在同行业中已是最大规模。

虽然长远看有利于降低成本,但短期内,定制车的投入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压力。据了解,2021年-2023年,曹操出行(包括礼帽出行)就采购汽车(包括定制车)而向吉利控股集团及相关公司支付的购买金额分别为2.56亿元、13.23亿元、17.70亿元。

对于定制车的未来规划,曹操出行CEO龚昕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曹操60上市后将在曹操出行平台先行投放使用,成为曹操出行“惠选”系列主打产品,但同时它也面向整个B端出行市场,甚至司机个人销售。除了在曹操出行平台上投入使用之外,还会开放给其他平台使用。

此外,界面新闻在报道中提到,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尖端技术被寄予厚望,它们将深刻重塑网约车行业的底层逻辑和市场格局。自2020年至2023年,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力推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并大力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产业化与商业化应用。

在政策的支持下,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案例也在不断增加。据每日经济新闻,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企业已在多个城市部署了无人化自动驾驶车队,并启动了商业收费服务,特斯拉也宣布将在8月8日发布一款无人驾驶出租车。

作为网约车的一员,曹操出行也正加速推进高阶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进程。与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吉咖智能科技、朗歌地图等达成了一系列技术与战略合作,同时,与中信科智联、Innovusion、云驰未来、黑芝麻智能、中智行等多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覆盖高精地图、激光雷达、芯片、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从而为自身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现如今,曹操出行在业务布局上,正逐步从单一的网约车服务向综合出行服务平台转型。公司计划利用募集资金,加大对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以技术创新驱动服务升级,提高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此外,曹操出行还将继续扩大服务范围,覆盖更多城市,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网约车市场的竞争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参与者都在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如媒体报道指出,嘀嗒强调自己在顺风车市场的地位,如祺突出自身Robotaxi的科技含量。而曹操出行,则带着定制车和自动驾驶故事赴港IPO。

至此,网约车的上市赛已正式打响,曹操出行能否凭借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创新的运营策略,以及吉利集团的坚强后盾,成功突围而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