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吓人!晚飯這樣吃,等于慢性自殺……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以瘦為美”似乎成了公認的審美标準。有些人為此歧視别人,有些人是以倍受歧視。

當然有更多人不惜對自己“下狠手”,采取禁食或半禁食的政策,比如不吃晚飯、周末斷食等等,隻為求一個“餓果”。

今天,我們就帶你回看一段曆史,揭開禁食或半禁食的面紗;再帶你看一個最新研究,告訴你健康人應該如何進行體重和飲食管理。

一、二戰期間的明尼蘇達饑餓研究背景

二戰期間,除因戰争直接負傷之外,饑荒一直是籠罩在戰區人民頭頂上的死亡陰影。

在政治之外,還有科學家想搞清楚長期饑餓會給人的身心帶來什麼影響、以及長期饑餓後恢複正常飲食會給人體帶來怎樣的變化,力求在填補科學空白的同時,為戰後人民營養與健康重建提供醫學依據。

當時,美國有許多男性都參軍、趕赴戰争前線,但是有那麼一部分人因為道德或宗教信仰的原因拒絕服兵役和參戰,留在美國以其他的方式為國效力,其中一個方式便是參與醫藥臨床試驗,為新藥開發和科學研究獻身。

在這樣的背景下,營養學界的巨神、時任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的安塞爾·基斯(Ancel Keys,AK)在1944年向美國陸軍部送出了一項持續時間長達一年的半饑餓試驗研究申請,并且很快便獲得了準許。

美國陸軍部向超過12000名拒服兵役者發出了邀請,有400多人表示願意參加,AK從中篩選出36名身心非常健康的男性(平均年齡25歲;身高178厘米;體重69公斤)作為受試者。

當時發出的試驗招募宣傳冊,封面上是面對着空盤子的兒童,底部寫着“你願意挨餓來讓他們吃得更健康嗎?”[1]

二、明尼蘇達饑餓研究的試驗設計

1944年11月,半饑餓試驗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正式啟動,主要目的是探讨長時間食物和營養攝入不足會對人體生理和心理健康産生怎樣的影響。

研究分為三個階段:3個月的喂飽期(每天按需求提供約3200大卡食物);6個月的半饑餓期(每天僅提供約1600~1800大卡食物);3個月的恢複期(每天增加400大卡,直到達到受試者營養需求)。

實驗設計部分中記錄的食譜之一,總熱量為1825大卡[3]

試驗受試者的衣食住行主要被安排在大學内部,除了完成各種日常工作以外,每周還需要額外步行35.4公裡(平均5公裡/天);

半饑餓期間,受試者每周需要減重1.1公斤,如果當周達不到這一名額,下周會進一步降低食物供應量,以保證半饑餓期結束時,受試者能減到原來體重的75%;

在整個試驗期間,受試者必須嚴格執行每日飲食計劃,并接受一系列身體和心理評估。

三、明尼蘇達饑餓研究的試驗結果

喂飽期的日子是美好的,人人都能吃飽肚子、有工作可做,還可以參加大學内的各種課程、做各種自己喜歡的事情。

1945年2月,半饑餓期開始了。根據計劃,在周一到周六期間,受試者們可以每天吃2頓飯,周日則隻有1頓午飯。(是不是和現在某些減肥的人“不吃晚飯、周末輕斷食”類似?)

随着試驗的推進,受試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身體方面

除了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以外,受試者出現了頭暈目眩、貧血、心率降低、肌肉流失和功能衰減、肌肉酸痛、瘋狂掉發、神經損傷、嚴重疲勞、怕冷(嚴重時酷暑天也需要蓋毯子)等表現。

到半饑餓期結束時,受試者的體重隻剩100斤左右,外觀上出現非常明顯的營養不良表現,包括下肢水腫、面部和腹部凹陷、肋骨突出等。受試者的體力被嚴重削弱,連平常的走路都變成難題。

參與半饑餓試驗的受試者,照片刊登在1945年7月30日出版的《生活(Life)》雜志上[1]

舉個例子,研究中有“兩人同行”制度,外出時必須以2個人為機關,互相陪同并互相監督(避免受試者在外購買食物打破飲食計劃)。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制度反而讓受試者的生活輕松了一些,因為他們變得連登上路邊台階都非常吃力,兩個人在一起還可以互相扶持一下。

心理方面

長期饑餓和營養不良讓陽光向上的受試者變得冷漠、厭世、消極、易激怒、攻擊性強、出現神經症和抑郁症的傾向,并且會對食物産生異樣的癡迷。

一位受試者C事後回憶說,當時他莫名癡迷于收集食譜來獲得滿足的感覺。

多位受試者皆表示,從半饑餓期開始不久,他們與女性交往和約會的願望就不複存在了,性欲也沒有了,看食物的照片比看情色素材的圖檔更能讓人滿足。

參與半饑餓試驗的受試者在試驗前和饑餓期的體型對比[2]

1945年7月末,恢複期正式開始,但是受試者的身體狀态并沒有快速複原。他們的體重增長速度不僅比預料中的慢很多,并且在恢複期初期有不少人不增反降,那是因為營養不良程度逐漸減輕後,身體水腫開始消退、水分的重量丢失造成的。

在恢複期結束時,他們的平均體重也僅有108斤左右,隻有極少的人能恢複到試驗開始的水準,而且即便體重有所恢複,肌肉含量也恢複得非常少。

另外,雖然恢複正常飲食後受試者的心理狀态稍微好轉,但對食物還是存在超常的渴求和沖動,甚至無法控制暴飲暴食的行為,同時,性冷淡的狀态也持續了很長時間。

參與半饑餓試驗的受試者在饑餓期和恢複期的體型對比[1]

據統計,受試者身體恢複到基本健康所花的時間短的有2個月,長的甚至有2年之久。

四、明尼蘇達半饑餓研究的意義

在明尼蘇達饑餓試驗持續的這一年的時間裡,不僅受試者的身心備受折磨,研究團隊的良心也反複受到煎熬。

但是在整個研究過程裡,沒有人主動退出,受試者們認為,這是自己在戰争期間為國家做貢獻的方式,隻不過沒在一線戰場罷了。

直到1964年,科學界才慢慢完善了科研倫理的基本規則,避免讓參與研究的對象在試驗中受到傷害。

但是,明尼蘇達饑餓研究還是很有意義的,試驗結果告訴我們,長期饑餓(即飲食和營養攝入不足)是有巨大破壞力的:

隻要讓能量攝入維持在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僅6個月的時間,就能讓人完全脫離最初健康、陽光的模樣,即便是在相對完善的醫療養護條件下,身體衰落的程度也無法控制,而且事後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複到基本健康的狀态。

是以,即便是在胖子橫行、一堆人想減肥的今天,醫生和營養師也絕對不會給肥胖症病人開出半禁食或禁食的減重處方。一切對體重的幹預,都是建立在維持或促進人體身心健康的前提下。

來源:站酷海洛

五、普通健康人的體重管理

在明州饑餓試驗之後,學界還做了不少其他的節食相關研究,但是沒有一個像明尼蘇達饑餓試驗那樣激進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釋出在頂尖的《柳葉刀》上的一篇文章,可以為打算通過飲食減肥的普通健康人提供一些參考。

從2007年開始,美國杜克大學在一群21~50歲的健康人群中展開了一項長達2年的節食研究[4]。

研究将218名受試者随機分到2組——節食組和自由進食組,其中,節食組的能量攝入比平時減少了25%。

研究團隊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教會他們控制飲食的方法和技巧,但同時又保持着相對佛系的狀态,不嚴格操控受試者的飲食,“革命”全靠自覺。

最終,通過考察兩組人群心血管健康相關的風險名額,來判斷不同飲食模式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結果顯示,節食組膳食中的熱量平均隻降低了11.9%(從2467大卡降至2170大卡),相當于每天少吃一瓶可樂加1/3份的小包裝薯條。

但是,兩年下來,節食組的體重平均降低了7.5千克(75%是來自于脂肪),血壓、血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傳說中的“壞膽固醇”)、甘油三酯、發炎名額都比初始水準有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傳說中的“好膽固醇”)則升高了。這些名額和自由進食組比起來,明顯更勝一籌。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說,稍微降低能量攝入,對心血管系統是有益的。

可見,不同的節食方案,得到的結果截然不同,凡事都怕過猶不及。

1944年的明尼蘇達研究斷然将熱量供應降低50%以上,短短6個月,體重是大幅度降低了,但是人也快廢了。反觀2007年的杜克研究,“佛系”、少量節食——吃飯保持八九分飽,不知不覺體重就降低了,還對身體有保健的作用。

總之,對于肥胖症患者或健康人來說,适當控制熱量攝入對身體是有正向影響的,但前提是使用科學的方法去對待“節食減肥”這件事。

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Kalm L, Semba R. They Starved So That Others Be Better Fed: Remembering Ancel Keys and the Minnesota Experiment. J Nutr. 2005;135(6):1347-1352. doi:10.1093/jn/135.6.1347

[2] Tucker T. The Great Starvation Experiment.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7.

[3] 70 years ago, the Minnesota Starvation Experiment changed lives – Twin Cities. Twincities.com. https://www.twincities.com/2014/11/15/70-years-ago-the-minnesota-starvation-experiment-changed-lives/. Published 2019. Accessed September 2, 2019.

[4] Kraus W, Bhapkar M, Huffman K et al. 2 years of calorie restriction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CALERIE): exploratory outcomes of a multicentre, phase 2,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尋并關注公衆号“騰訊醫典”,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