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為「滑闆底盤」買單

汽車行業在向新能源、智能化轉變的過程中,見證了新勢力的崛起,也在推動更多的初創公司重新思考整車架構,不僅僅是智能化的增量部件,還有傳統的底盤。

Skateboard,也被汽車行業稱為“滑闆底盤”是其中的一股潮流。基本的概念,就是打破傳統燃油車的底盤架構,将三電(動力)系統(電池、電機和電控)、懸挂、轉向和制動等部件進行高度內建化、子產品化(一些企業也嘗試把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系統進行內建),目标是降低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和複雜性。

如果你翻看特斯拉的曆史,這家電動汽車巨頭的第一款車(Roadster),實際上是一款油改電的車型。而後來的第一款真正走量車型—Model S,則已經是專門為電動汽車設計的全新平台。采用的正是Skateboard的設計理念,第一步就是把電池包和底盤進行了內建。

而就在Model S原型車2009年法蘭克福車展首次展示的同一年,另一家剛成立的名為Mainstream Motors(後來更名為Rivian)的公司還沒有太多人知曉。

直到2018年,當時的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參觀Rivian公司,并對當時後者展示的純電動皮卡和SUV樣車表達了濃厚的興趣。

誰為「滑闆底盤」買單

不久之後,亞馬遜、福特兩家公司先後宣布投資Rivian(更關鍵的是,亞馬遜宣布已經向該公司訂購了10萬輛純電動車用于物流派送),而這家公司同時也把Skateboard概念視為公司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滑闆平台模式,一方面是因為電動化改變了底盤的布局,更加簡單也更容易子產品化;另一方面,這種模式也類似于傳統燃油車的平台化開發理念,車身與底盤可以分開開發,進而實作多車型組裝的最優解。

滑闆底盤,并非新事物

但這都不是什麼新鮮事。

早在2002年,通用汽車就釋出了一款名為Autonomy的概念電動車(也被行業内視為滑闆底盤的鼻祖),是全球第一款将燃料電池與線控底盤技術相結合的概念車,同時可以将車身和底盤制造分開。此外,這個概念也類似于傳統汽車行業開發的非承載式車身。

誰為「滑闆底盤」買單

事實上,近年來,随着電動汽車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初創公司、傳統汽車制造商都在專注于開發滑闆平台,進而更加靈活的應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商業模式也很簡單,一方面用于車企自身的純電動車型開發,另一方面則尋求向其他公司出售。

比如,典型的大衆MEB平台,也被稱為電動汽車靈活子產品化系統平台,可以根據不同的車型,實作330公裡到600公裡不同範圍的純電續航裡程。與同級車型相比,誕生于MEB平台架構下的車型有着擁有長軸距和短前後懸的先天優勢,能夠實作50:50的前後重量配置設定。

大衆除了自己生産基于MEB的車型,根據福特和大衆的合作協定,福特将在2023年基于大衆的MEB平台投産純電動車型,而這款新車也将是繼Mustang Mach-E之後福特推出的第二款純電動車型。

誰為「滑闆底盤」買單

富士康名為MIH的滑闆平台,是另一個備受關注的産品。和大衆MEB不同,MIH采取的是生态開發模式,目前已經有超過1600多家合作夥伴,進而在同一個平台實作不同供應商參與的标準化、子產品化、平台化。

按照富士康的說法,MIH重點是定義關鍵技術、開發參考設計和标準,為所有成員互通有無,進而降低進入門檻、加速創新并縮短開發周期,這也是典型的代工模式。

而Rivian走的類似大衆的模式,一邊造車,一邊賣平台。比如,此前,福特曾宣布與Rivian合作,基于後者的平台開發純電動車(不過,最後福特取消了合作計劃,導緻後者股價大幅下挫)。

2021年11月,Rivian實作IPO上市,實際募資約137億美元(超過原定目标近50億美元),并成為美股自Facebook(2012年)上市以來規模最大的IPO,上市首日市值更是突破千億美元。

當時,有投資者表示,每個人都想參與(不想錯過下一個特斯拉),他們都認為Rivian可能是實作這一目标的公司之一。然而,好景不長,到了今年5月2日,Rivian的股價為每股30.24美元,較去年高點極速下滑70%。

原因很簡單:所有的商業化産品,最終考量的标準就是量産,而且必須是規模化傳遞。而特斯拉CEO馬斯克曾不止一次公開吐槽Rivian。“我不想不理取鬧,但或許應該要求他們在IPO前,每10億美元估值至少傳遞一輛車。”此前,特斯拉還曾經把Rivian告上法庭,起訴後者盜取商業機密。

Rivian在去年9月開啟首批新車(第一款R1T)傳遞,不過,截至2021年底,該公司隻生産了1015輛新車,實際傳遞量僅為920輛,低于其最初設定的1200輛産量目标。

而相關負責人在去年底表示,無論是供應鍊,還是車輛的設計方式,或制造工廠的設計,都沒有看到任何長期系統性的挑戰。比如,公司已經有三條獨立的生産線,未來将會有一條更大規模的全自動生産線。

然而,這家公司再次碰壁。

今年2月,Rivian官方宣布,由于零部件采購問題日益嚴重,将2022年的産量預測下調50%。Rivian預計今年隻能生産2.5萬輛新車,低于此前5萬輛計劃。同時,該公司在3月份上調R1T皮卡和R1S SUV的價格(上調20%)造成了負面影響。

而根據最新财報,Rivian在今年一季度隻傳遞了1200輛左右。

市場總要回歸本質

事實上,不管是滑闆底盤,還是造車,資本市場關注的是長期的市場規模潛力,而不是所謂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吹牛。對于像Rivian這樣的公司來說,擴大生産和傳遞規模至關重要。實際上,特斯拉也是如此。

而Rivian低于市場預期的表現,也讓股東很難堪。

亞馬遜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财報顯示,公司在Rivian的投資中虧損高達76億美元。另一家股東—福特汽車今年一季度淨虧損54億美元,主要也是因為Rivian的股價大幅下挫。而截至2021年底,這筆投資收益曾高達106億美元。

這對于跟風“滑闆底盤”的其他初創公司來說,壓力倍增。

誰為「滑闆底盤」買單

按照這些公司的商業邏輯,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開發一個新的平台,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并且要投入巨大的資金。“這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行業人士表示,而且底盤也不會對車企的品牌造成影響,但這些公司的想法過于簡單。

“新造車1.0時代,造車者們緻力于将燃油車更新為電動車;伴随滑闆底盤技術的日益成熟,汽車行業将迎來新造車2.0時代,更多跨領域玩家得以輕裝入局,汽車将向更智能、更個性、以場景驅動的移動智能空間進化。”悠跑科技創始人、CEO李鵬給出自己的商業邏輯。

這家公司在今年初釋出了UP超級底盤和三款UP SPACE超級艙體概念車,目标是将傳統的汽車開發從“整車一體式”更新為“上下分體式”,重新定義汽車研發的頂層邏輯、技術形态和供應鍊。

為此,該公司還算了一筆賬:基于UP超級底盤(高度內建智能電動車的核心能力,包含三電、懸架、制動、轉向、智能駕駛及熱管理等子產品化元件)研發一台全新車型,周期可有效縮短6-12個月,成本和準入門檻大幅降低。

成立僅四個月,悠跑科技估值達到10億人民币(經緯中國領投,CCV創世夥伴、真格基金跟投的Pre-A輪融資),創下智能汽車賽道“閃電式”融資速度。2021年10月,博世中國旗下博原資本領投悠跑科技15億人民币估值的Pre-A+輪融資。

對于“滑闆底盤”來說,相當于在現有Tier1之上,以Tier0.5的方式,幫助車企快速內建通用底盤,進而為更多的汽車制造商、品牌商(代工廠傳遞)提供智能電動車“基本盤”。這意味着,造車的門檻進一步被拉低。

但一些汽車行業人士指出,滑闆底盤的興起與初創公司的融資需求有關。”這是讓投資機構相信,他們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更簡單的造車方法。”盡管,為客戶(OEM)提供低成本、靈活、可靠和可定制的智能電動車看起來很合乎邏輯。

但問題也非常突出。

比如,一輛車的結構完整性取決于整個結構,包括抗扭剛度(對駕駛,操控和耐久性非常重要)和縱向彎曲應力(比如,對沖擊負載的抗壓能力)。以非承載式車身為例,汽車行駛中所受到的力幾乎也都作用在車架,理論上來說,即使去掉汽車外殼,車子照樣能跑。相比承載式車身在極端越野的時候會有更大的優勢。

但由于非承載式車身底盤大梁架增加了不少重量,會更加耗油,同時在高速過彎時會比較困難。另外,由于沒有了承載式車身前、後車架的潰縮設計,當受到撞擊時,安全性低。

而為了規避這個缺陷,悠跑科技的UP超級底盤采用的并非傳統的非承載式車身,而是通過硬連結與車體組成整體,車身與底盤共同受力。不過,質疑者認為,這種模式,仍然嚴重低估了底盤平台和上車身系統之間的系統工程複雜度(或者說關聯性)。

這意味着,後續如果出現召回,而功能又牽扯到底盤和車身兩方面問題,如何評估也是一個大問題。比如,車門鎖故障,是機械件、車身控制子產品還是電源子產品問題,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軟體層面的互動。更關鍵的是,一旦底盤還涉及到輔助駕駛等關鍵安全功能,複雜度又會急劇增加。

此外,在法規層面,目前乘用車的新車公告以及相關的标準,是針對整車,而不是單一的底盤。同時,乘用車不僅僅考慮底盤,還有很多設計方面的元素。

實際上,很多汽車零部件Tier1都具備滑闆底盤的研發制造能力,但到目前為止,僅有類似麥格納這樣的整車代工模式被認可(這也是富士康的目标)。

比如,此前,福特與大衆讨論過如何使用和修改MEB平台,以供福特使用。而談判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保留福特車型的部分設計,還有福特定制的子產品化電池結構。

相比較而言,商用車可能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且很多功能相對簡單。比如,貨車類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可以委托上裝生産企業完成平闆、倉栅、廂式、自卸貨車産品的上裝生産作業。

在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看來,滑闆底盤概念,要實作大規模部署,并且覆寫不同品牌車型的要求,在實際操作層面仍然面臨很多需要克服的難題。而作為生産力工具,比如無人配送小車、商業用途車輛,可行性似乎更為合理。

但對于初創公司來說,這意味着估值的“折扣”。而從資本市場的回報來看,目前對于Rivian的評估基準,是因為對标特斯拉,而不是開創了滑闆底盤的時代。

畢竟,其與亞馬遜的合作,更多是代工生産。而與福特的合作,已經被叫停。對于Rivian以及冠以滑闆底盤概念的初創公司來說,路并不好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