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原創 | 孕事

昨天,一則視訊刷爆了孕事媽媽群。

很多媽媽看完落淚:一想到夭折的寶寶,就心痛到受不了。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視訊的内容是這樣的:4月29日晚,江蘇一名1歲半的寶寶因為吃東西卡到喉嚨,家人在撥打急救電話後緊急将寶寶送往醫院。

本以為到達醫院後寶寶就能得到救治,可如此緊急的時刻,竟然卡在了核酸檢測這一關。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家長在帶寶寶到達急診後,醫院讓先做核酸,做完後要等到核酸結果出來才能進行救治。

就這樣在等結果的七、八個小時裡,寶寶都未能得到救治....

家長無奈發火,醫院才給孩子挂上了吸氧機。

等拿到檢測單後,醫院讓家長轉院,可一切都晚了,寶寶已經沒救了,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歲半......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随着視訊引發關注,相關部分也介入調查,官方通報:視訊中的嬰兒确實已夭折,但是否因無核酸報告被醫院拒診、導緻贻誤搶救,目前正在核實。

關于嬰兒夭折的準确原因,孕事媽會持續關注。

正如網友所說:這個時候就要先救人,卡喉嚨是要人命的,争分奪秒的救命時間竟讓人等待,如果屬實,耽誤孩子救命的時間,一定要追責到底!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是啊 ,異物卡喉,一分一秒都是孩子的生命再流逝,怎可耽誤啊,疫情防控很重要,危重患者的救治也很重要啊!

随着新聞被曝出,網友們都是憤怒、惋惜。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如果醫院能負責任一些,如果孩子能及時轉院,如果家長能懂一些急救的方法....或許悲劇就可以避免。”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可悲劇已然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呼籲這種‘一刀切’的防控手段不要再出現,也希望家有寶寶的家長,一定要學一些異物卡喉的急救應對,希望所有寶寶都用不上,但家長們一定要學會!

異物卡喉的危險,容不得一秒耽誤!

誤食危險食物導緻嗆噎,如果無法及時解除危險,後果真的很可怕。

貴州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被饅頭卡住,一旁父母急的紅了眼,束手無策,好在有護士在現場,才用急救法救回孩子一命。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銀川一名9個月的寶寶,因為吞下一塊衣服标簽,導緻呼吸困難,到達醫院後經過多方搶救才解除危機。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發生危險能及時救治,真的都是萬幸,隻是不是所有寶寶都有這一份幸運。

貴州一名1歲的男孩,因誤食瓜子,瓜子進入氣道,送醫院時已經中毒昏迷,醫生搶救了70多分鐘,也沒能把孩子救回。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急救醫生在急救後寫下值班日記,她提醒所有家長:請不要給五歲以下的孩子喂食瓜子、花生、核桃之類的堅果。

江西撫州,一位不到周歲的女孩,因為誤吞一個塑膠異物而導緻卡喉窒息,到醫院後,孩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了。

河南周口,一名8個月大的男寶寶,被蘋果卡住喉嚨氣管,無法呼吸,家長緊急送孩子到醫院,可到醫院時孩子已經不行了。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甘肅蘭州一托幼機構裡,一名孩子吃飯時突然被嗆到,但因為沒有及時發現搶救,最終孩子死亡。

這不僅僅是一個新聞案例,這是一個個鮮活的孩子的生命在逝去,孩子們在用生命給所有人敲醒警鐘:重視異物卡喉的危險,同時也要安全喂養,更要懂得正确急救!

異物卡喉,是5歲以下兒童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據統計:在2017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因氣道異物死亡的人數為6896例,死亡率為8.57/10萬,是5歲以下兒童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而近2年,因氣道異物窒息死亡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我相信很多家長都看到過孩子因氣道異物窒息死亡的新聞。

但即便如此,依舊很多家長和孩子的看護者不懂得急救。

要給所有家長敲醒警鐘的是:3歲以下的寶寶,咀嚼功能并不完善,加上食道窄,氣管、食管毗鄰,很容易被食物嗆到或噎到。

一旦孩子被噎住導緻無法呼吸,後果真的很可怕。

缺氧10秒鐘——孩子會喪失意識。

缺氧30秒鐘——孩子會産醬油搐。

缺氧1分鐘以上——孩子呼吸就會停止。

超過3分鐘——孩子就會導緻腦細胞水腫。

超過6分鐘——孩子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就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害!

這樣的傷害,每個孩子和家庭都承受不起。

而正确的急救,能在危及時刻救孩子一命,因為意外發生時,很多時候送醫搶救根本來不及,黃金搶救時間隻有5分鐘!!!!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世界公認搶救氣管異物患者的标準方法,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操作手法,每個家長都要學,且要熟練掌握。

正确的急救,可以在關鍵時候,挽救孩子的生命!

2021年4月13日,浙江一名寶寶在吃糖時被噎住,爸爸用海姆立克法救回了孩子。

2021年11月13日,陝西一位1歲寶寶吃蘋果被卡,媽媽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回了孩子。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是以正确的急救很重要,如果寶寶被噎住,家長們一定要能正确應對,以下三點一定要牢記:

1、錯誤的施救方法不要用

①不要用手摳——除非東西卡得不深,孩子能通過發嘔給吐出來,不然就是浪費搶救時間,而且還可能把位置較淺的異物推向深處。

②不要喂水——如果孩子是被容易發脹的食物噎住,一定不要喂水,食物吸水後會膨脹,更容易堵住喉嚨,更是會讓窒息情況加重。

③不要拍背——千萬不要在孩子直立狀态下拍背,不正确的拍背方式會震動異物,很可能會使異物把氣管堵得更嚴實。

2、消化道異物(食管)的正确處理

對于消化道異物,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寶寶吃的是什麼。

如果吃進去的東西是尖銳的,比較大的,有毒的,一定要立即帶孩子去醫院,不要用手摳,不要盲目讓孩子吞咽,更不要盲目催吐。

3、呼吸道異物(氣管)要立即施救

呼吸道異物是最危險最嚴重的,如果氣管被完全堵住導緻窒息,人可能幾分鐘就沒了,是以家長們一定要懂得正确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世界公認搶救氣管異物患者的标準方法,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操作手法,每個家長都要學,且要熟練掌握。

@怡禾健康 錄制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詳細視訊,由兒科林漢煉醫生講解,看過這個視訊的人,很多都說這是關于氣道異物急救講解得最清晰的視訊,希望每個家長和看護者都能跟着以下視訊學起來:

視訊來源:怡禾健康

重點強調幾點:

①如果孩子被噎住,能咳嗽,能呼吸,能哭鬧,能說話,這就說明沒有堵住氣管(至少氣管沒有被完全堵住),不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正确做法是:鼓勵孩子自行咳嗽排出,如果無法排出,第一時間去醫院,在這期間要盡量安撫孩子。

②氣道梗阻無法呼吸,不能說話,臉色唇色都憋青,要立即進行施救,用上面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③不要對自己的急救知識過于自信,家長施救時也要撥打急救電話,如果隻有媽媽或一個看護者在旁,打開手機免提,一邊急救一邊呼救。

④急救法不是這樣看一遍就能學會的,要實操!要實操!要實操!!!

預防大于一切,保護孩子一定要牢記兩點!

在上面第一個新聞案例裡,有網友爆料說寶寶是吃了瓜子卡住了喉嚨,想對所有家長說,急救法很重要,但預防更重要。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為了避免寶寶進食時被噎,家長們要提防高風險的食物,同時避免危險的喂養習慣。

1、容易嗆噎孩子的高風險食物黑名單

①排骨、蘋果塊、瓜子,整顆葡萄,都不是嬰幼兒能吃的食物。

②堅果。導緻窒息的No.1,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要給5歲以下的孩子喂食整顆堅果,要吃,磨成粉末或小碎塊再吃。

③果凍。滑滑的果凍吞食時很容易吸入氣管,加上果凍本身的張力和容易變形的特點,一旦堵住主氣管,情況會十分危急。

④糖果。硬糖果難咬且光滑,容易噎住喉嚨,軟糖果有韌性難以咀嚼完全,也容易堵住呼吸道。

⑤圓形水果。葡萄、櫻桃、龍眼等,孩子很容易整顆吞下,是高風險被噎食物,一定要安全處理後再給孩子吃。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圓形水果要經過安全處理再給孩子吃

⑤大塊食物。太長的面條,大塊的肉,如果孩子沒有咀嚼充分,也很容易被噎到。

⑥黏性大的食物。湯圓、年糕等黏性較大的食物,容易粘在孩子的喉嚨,吞不下也吐不出,不及時出來也會阻礙呼吸。

⑦未去骨的魚和肉。這類食物不僅有被噎的風險,還有劃傷孩子食道的風險。

2、高風險的喂養行為不要做

①孩子哭鬧時不要強行喂飯。當寶寶哭鬧時,父母強行喂飯容易導緻孩子将食物吸入氣管中,造成小孩呼吸困難或窒息,嚴重的将威脅孩子的生命。

②不要邊走邊吃東西。孩子的吞咽功能需要慢慢完善,一旦孩子吃東西時分心,很容易被嗆到。

③不要在吃東西時逗孩子笑。任何時候都不要在孩子吃飯時逗孩子笑,别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

在孩子的飲食中,一定要把好安全關,不要強行喂孩子吃東西,更不要胡亂喂孩子東西。

最後要說的是:疫情期間,遵守抗疫規定是必須的,但應特事特辦,特别是關系到生命安全,希望這類悲劇不要再發生。

也希望所有家長和孩子的看護者都能學會必要的急救知識,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急救法的重要性,讓悲劇更少一些!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odw7L_mF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_jrMrPLpY

圖檔來源@怡禾醫療 @星視訊 @抽屜視訊

寶寶卡喉送急診、無核酸報告被拒:生命永遠定格在1歲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