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四|正青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動,

如利刃之新發于硎,

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

五四|正青春

“五四青年節”又名“中國青年節”,源于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是為了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光榮的革命傳統。

“五四青年節”

“五四青年節”源于中國1919年爆發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入中國,北京市3000餘名學生,高呼“還我青島”、“取消21條”、“外争主權,内懲國賊”等口号,沖破反動軍警的阻撓,從四面八方彙聚到天安門前,舉行抗議集會,并火燒簽訂21條時的外交次長、賣國賊曹汝霖的家――趙家樓。一場震驚中外的反帝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了。

在轟轟烈烈的運動之下,北洋軍閥政府迫于國民巨大的壓力,不得不選擇了妥協。最終,北洋政府做出決定,罷免了當時與會代表,選擇了新的代表人員參加會議。在随後的政府進階會議當中,面對山東的主權問題等,高層内部達成了一緻協定,拒絕簽字。而在随後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也執行了當時的決議,沒有在條約上簽字,捍衛了山東的主權。

“五四青年節”

1939年,陝甘甯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五四青年節”

陳獨秀說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

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

梁啟超說

“青年人是時代的希望

祖國崛起強大會伴随無數青年人的前仆後繼

以及那些青春激昂的希冀與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說

“當代中國青年

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

生逢盛世,肩負重任”

青春

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朝氣蓬勃與奮發向上

歲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靜好

世間因青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

五四|正青春

雷鋒曾說

“真正的青春,

隻屬于那些永遠力争上遊的人,

屬于永遠忘我勞動的人,屬于永遠謙虛的人。”

百年前

陳獨秀、胡适、李大钊、魯迅等學者

以《新青年》為中心

掀起了一場思想革命的浪潮

新青年們為德先生與賽先生秉筆直書

在北京的街道高喊“誓死力争,還我青島”

五四|正青春

“五四青年節”

緻敬五四人物

重溫五四精神

五四

不僅是一種運動

更是一種精神

一個時代

五四|正青春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男,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曆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于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并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1、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隻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并不重要。

3、書上有的不講,别人講過的不講,自己講過的也不講。

4、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複振。

5、國家可亡,國史不可亡。

6、士之讀書治學,蓋将以脫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甯死耳。

7、一曰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二曰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正;三曰取外來之觀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

五四|正青春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3、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4、凡做事,将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行百裡者半九十,有志當世之務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5、擇交是最要緊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輕浮的人多親近。

6、天下事無所謂大小,隻要在自己責任内,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7、人生百年,立于幼學。

8、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9、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

10、人之生也,其憂患俱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11、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12、年輕人啊,你一定一定要很努力,但千萬千萬别心急。

13、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願;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五四|正青春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祖籍浙江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1、囊括大典,網羅衆家;思想自由,相容并包。

2、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3、平時則放蕩冶遊,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惟争分數之多寡。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文憑到手, 即可借此活動于社會,豈非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乎?

4、大學并不是販賣畢業證的機關,也不是灌輸固定知識的機關,而是研究學曆的機關。是以,大學的學生并不是熬資格,也不是硬記教員講義,是在教員指導之下自動地研究學問。

5、與其守成法,毋甯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甯展個性。

6、學生在學校内,既要有活潑進取的精神,又要有堅實耐煩的精神。有第一種精神,是以有發明、有創造。有第二種精神,利害不為動,牽制有不受,專心一志,為發明創造的預備。

7、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将來。

8、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

9、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緻富。

五四|正青春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陳慶同 ,陳乾生,字仲甫 ,号實庵,安徽懷甯人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和黨早期主要上司人。

1、科學與民主,是人類社會進步之兩大主要動力。

2、世界文明發源地有二:一是科學研究室,一是監獄。我們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監獄,出了監獄就入研究室,這才是人生最高尚優美的生活。從這兩處發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價值的文明。

3、我們想求社會進化,不得不打破“天經地義”、“自古如斯”的成見;決計一面抛棄此等舊觀念,一面綜合前代賢哲當代賢哲和我們自己所想的,創造政治上、道德上、經濟上的新觀念,樹立新時代的精神,适應新社會的環境。

4、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5、宗教之功,勝殘勸善,未嘗無益于人群;然其迷信神權,蔽塞人智,是所短也。

6、道德為人類之最高精神作用,維持群益之最大利器。

7、野心用在占有欲固然不免令人厭惡,倘能用在創造欲上,便是偉大,向上,有志氣等同義的名詞。

五四|正青春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李大钊同志是中國共産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上司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于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産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曆史地位。

1、思想本身沒有絲毫危險的性質,隻有愚暗與虛僞是頂危險的東西,隻有禁止思想是頂危險的行為。

2、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都是為保障人生達于光明與真實的境界而設的。無論什麼思想言論,隻要能夠容他的真實沒有矯揉造作的盡量發露出來,都是于人生有益,絕無一點害處。

3、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4、人生的目的,在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

5、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則功業可就。

6、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舊迎新,因為人類最高的欲求,是在時時創造新生活。

7、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境遇奮鬥,與時代奮鬥,與經驗奮鬥。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8、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後,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将來。

9、兩性相愛,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應該保持他的自由、神聖、純潔、崇高,不要強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間社會喪失了優美的價值。

10、世間最寶貴的就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昨天喚不回來,明天還不确實,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11、人生最高理想,在求達于真理。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骍,後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上司新文化運動聞名于世。

1、多談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2、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做事,嚴肅的做人。

3、現在有人對你們說:“犧牲你們個人的自由,去求國家的自由!”我對你們說:“争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争自由!争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4、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隻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的時間。

5、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他就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6、一個肮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幹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堕落成為一個僞君子遍布的肮髒國家。

7、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8、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于過去的不努力;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來的大收成。

9、讀書要靠眼到、口到、心到,還是不夠;必須還得自己動手,才有所得。做自己必須做一番手到的功夫,或做提要,或作說明,或作讨論,自己重新組織過,申叙過,用自己的語言記述過——那種智識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10、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11、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12、你們不要總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給你的,你們先要争獨立,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你仍然是奴隸,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見,要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的剝去露出裡面他裡頭很鮮嫩很清的那個勁。

13、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是以成功者隻是少數人。

14、容忍的态度是最難得、最稀有的态度。人類的習慣總是喜同而惡異的,總不喜歡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為。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15、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16、簡單說來,拜金主義隻有三個信條:第一,要自己能掙飯吃。第二,不可搶别人的飯吃。第三,要能想出法子來,開出路來,叫别人有掙飯吃的機會。

17、教育是給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鏡,能明白觀察;不是給人穿一件錦繡的衣服,在人前誇耀。

18、東方人見人富貴,說他是“前世修來的”;自己貧,也說是“前世不曾修”,說是“命該如此”。西方人便不然,他說,“貧富的不平等,痛苦的待遇,都是制度的不良的結果,制度是可以改良的。”他們不是争權奪利,他們是争自由,争平等,争公道,他們争的不僅僅是 個人的私利,他們奮鬥的結果是人類絕大多數人的福利。

19、真的個人主義。就是個性主義(Individuality)。他的特性有兩種:一是獨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當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當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腦力當自己的腦力;二是個人對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結果要負完全責任,不怕權威,不怕監禁殺身,隻認得真理,不認得個人的利害。

五四|正青春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曾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創始者。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悲劇将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将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2、中國雖發明火藥,卻隻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

3、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别人來得難。

4、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5、我的确時時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6、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7、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8、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

9、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10、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11、從來如此,便對麼?

12、現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哪一國,其實都不過是制造許多适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

13、社會上崇敬名人,于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是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和事業。

14、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15、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16、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1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18、我翻開曆史一查,這曆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上都寫着兩個字“吃人"!

19、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隻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20、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将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輝,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五四|正青春

錢玄同(1887年9月12日—1939年1月17日),原名錢夏,字德潛,又号疑古、逸谷,常效古法将号綴于名字之前,稱為疑古玄同。五四運動前夕改名玄同。漢族,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1887年9月12日(農曆清光緒十三年丁亥月十二日)出生,吳越武肅王錢镠之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學家、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

1、人到四十歲都該死,不死也應槍斃。

2、打通後壁說話,豎起脊梁做人。

3、一個人,無論事功或學問,總得要幹,總得要努力幹,不問賢愚,更無問老少。少年固然要努力幹,老年因桑榆暮景,更應該趁此秉燭之明努力去幹。

4、平坦的路好走,但泥濘的路上才能留下腳印。

五四|正青春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男,初字夢簪,字孟真,山東聊城人。 著名曆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學術上司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的創辦者。

1、一天隻有21小時,剩下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2、須知人格不是一個空的名詞,乃是一個累積的東西,累積人格,需要學問和思想的成分很多。

3、我以為辦事不必多說,多說有礙辦事,一切以事實證明可也。

4、一個人的成就,尤其是有特殊成就的,大多是自由發展出來的,一個學校也正如此。

5、中國學人,不認個性之存在,而以為人奴隸為其神聖之天職。

五四|正青春

羅家倫(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筆名毅,浙江紹興柯橋錢清鎮江墅村人 。他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和命名者,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

1、一個強者要有三個基本條件:最野蠻的身體,最文明的頭腦和不可征服的精神。

2、人生在世,不要因生命之數量過多及其容易消逝而輕視生命,不要因生命之時常變動而随波逐流,終至侮辱生命。

3、最純潔的信仰是對于高尚理想的信仰;他是超越個人的禍福觀念的。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後的賞罰也不在其念。

4、知識就是力量。而且這種力量如此之大,凡是物質的力量透不進去的地方,知識的力量可以先透進去。知識的力量透過去之後,物質的力量,就會跟着透過去。

5、經我們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為我們所有,民族的生存和榮譽,隻有靠自己民族的頭顱和鮮血才可保持。

圖文整理:網絡

五四|正青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