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小說的時候,作家應該創造活生生的人

寫小說的時候,作家應該創造活生生的人

本文整理自——

《情節線:通過懸念、故事政策與結構吸引你的讀者》

簡·K.克萊蘭 著

版權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所有,轉載請聯系背景

寫小說的時候,作家應該創造活生生的人。 是人,而不是角色。角色隻是畫像。

——歐内斯特·海明威

寫小說的時候,作家應該創造活生生的人

忠實于人的真實感受

人與人之間的差别既有表面的,也有深層次的。我知道,對你來說這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但徹底認同這一事實是塑造形象逼真的角色的關鍵。例如,一句嘲諷人的話可能會令一個人勃然大怒,而另一個人可能對此無動于衷。有人會覺得這樣的嘲諷很滑稽,而有人會覺得其令人很受傷。同樣的道理,某件事會讓一個國王大喊:“砍掉他的頭!”而另一個國王對這件事隻是稍感不快;第三個國王可能會感到悲傷;第四個國王可能會感到無聊。

你需要對自己塑造的人物會對事件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有一個精準的把握。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人物的對話、行為和想法就會顯得不真實或平淡。而如果你做到了,事件就會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進而推動故事的發展。在運用這個概念時,很關鍵的一點是,不要認為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來衡量别人的感受。我們必須把自己和我們創造的人物分開,讓他們擁有獨立的個性。

例如,你對你母親的感覺如何?如果你愛你的母親,你可能想不通别人為何不愛他們的母親。事實上,與母親關系緊張的大有人在,有些人甚至跟他們的母親一點聯系都沒有。基于這個現實,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特定的母親和那個特定的孩子之間的具體情況,你怎麼能描述一個母親對她孩子的愛?

例如,在傑西卡·斯特勞瑟2017年的小說 《差點錯過你》(女性懸疑小說)中,母親維奧萊特在她的丈夫綁架了他們的兒子貝爾時傷心欲絕。這種沖突是此類情形固有的,但光憑這一點就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因為維奧萊特太在意兒子了。例如,她睡在貝爾的床上,聞着貝爾留存的氣味。

相比維奧萊特對貝爾的熱情,辛西娅· 德阿普裡斯·斯威尼2016年的文學小說 《巢》 中弗蘭茜對自己孩子的無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弗蘭茜有四個孩子,人們形容她“無所事事”,後來又說她 “有點刻薄”。由于受到維奧萊特的細心呵護,貝爾知道母親深愛着自己,并會盡一切可能保護自己。弗蘭茜的孩子們則知道他們隻能自生自滅。這兩個女人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了解母性,每一個情節都是從這一核心差異有機地發展起來的。

為了把情節設計好,你需要知道人們關心什麼、為何關心。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并未過時。20世紀4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博士提出了人類需求層次理論。他發現,在基本生理需求 (清潔的水、新鮮的空氣等) 得到滿足之前,你是想不到其他需求的。然而,一旦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你就會有其他需求。根據馬斯洛博士的說法,當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你會覺得自己處于穩定而安全的環境中,你會依序尋求歸屬感 (或愛)、尊重和自我實作。

有意思的是,這種需求層次與約翰·D.麥克唐納對沖突的評價一緻,他認為沖突可以分為三類:生理、心理和精神 (或者是三者的結合)的沖突;認為渴望 (或需求)互相交織的思想是至關重要的。人是複雜的,他們的渴望也是複雜的。

正如棒球傳奇人物尤吉·貝拉所說:“棒球比賽90%靠的是心理,其餘的才是靠身體。”生活是随時變化着的身體、心理和精神挑戰的結合體。故事創作應主動接納現實世界的複雜性。通過審視人們的渴望如何導緻沖突,以及這些沖突如何折射人物的首要動機,故事就能夠給出讀者渴望的情感真相。

你可以利用讀者的期望來增加精彩的轉折,其中一些期望來自讀者自己的經曆、價值觀、态度和信仰。你自己也可以通過設定認知鋪墊來制造别的期望。

例如,如果你在書的開頭為情節的轉折打下了基礎,那麼,當讀者讀到緊要關頭時,之前的伏筆就會帶來令人振奮的沖擊力。因為你播下了種子,是以後來發生的一切就很自然——讓讀者感覺很真實。

無論你是依賴人們固有的信念,還是期望他們會追随你的指引,你都千萬不能認為自己知道讀者對任何特定事件有何反應。人們做事的動機有時是可預測的, 有時是不可預測的。我們需要剝開我們所想、所感、所信、所願的層層 外殼,才能得到直接的真相。

寫小說的時候,作家應該創造活生生的人

人人都說謊

有時候,我們看到的與我們心目中所認為的剛好一緻。而有些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假象。人們為了顯得正常而戴上 “面具”,或者是假裝正常,但實際上他們并不正常。給真實的自己帶上 “面具”是在撒謊,或起碼是隐藏了真實的自己。

人物為什麼要這樣做?人們說謊的原因各不相同。

我們說謊是為了顧及他人的感情或者保全自己的面子。為了取悅我們敬佩或懼怕的人,我們也會說謊。有時候,人們以蒙蔽别人為樂。有些人習慣了僞善的生活,撒謊已經成了習慣。有些人撒謊,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所做、所感或所欲感到羞恥。故事中的人物為什麼要撒謊呢?

隻有懂得促使人們做出某種行為的真實原因,你才有可能寫出讓讀者信服的情景。人們往往隻關注誰、什麼、何時、在哪兒,而忘記了為什麼,但往往是為什麼揭示了事物的真相。

在閱讀下面的場景時,問問自己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人物渴望什麼?他們的主要動機是什麼?

一個衣衫褴褛的人一瘸一拐地經過水果車時,順手拿了一個蘋果。小販抓住他,想拿回蘋果,遭到反抗,于是小販把這人摔倒在地。一個女人停住腳步,指着打鬥的兩個男人。

現在,你清楚發生什麼事了。你可以把過程描述出來:兩個男人為了一個蘋果而扭打在一起。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場景一:那個衣衫褴褛的男人饑腸辘辘,餓得不行了。那個女士對小販在那個男人如此窘迫的情況下對其拳腳相加震驚不已,希望有人能出面制止。

場景二:那個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那個女人是來自敵對政府的間諜,他們想借機轉移視線。一個美國通敵者在牛油果下面放了一把鑰匙,他們需要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這兩個打鬥的男人身上,這樣女人才能拿到鑰匙,完成他們的使命。

相同的沖突源于截然不同的動機。在第一個場景中,男人渴求食物,他受到生理需求的驅使。在第二個場景中,男人的動力源于他對事業的忠誠,他渴望安全,也許還有同僚和政府的尊嚴。同一個沖突,兩種渴望,兩種 (或者更多的)主要動機。

要塑造出逼真的人物,首先你得清楚人物渴望什麼,并且知道産生渴望的首要動機。你要做的就是依靠固定的形象和老套的語言。

你會注意到,場景二當中有一個人背叛了自己的國家。要使這種叛國的情節令人信服,你需要了解其背後的動機。弄清楚為什麼人們會背叛自己的國家,你就能推此及彼,想明白其他方面的問題了。

“創意寫作書系”專題

快來掃碼選購吧

本期編輯|savkal? / 配圖《美麗心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