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發小跟我發資訊,說她的一位同僚因抑郁症住院了。問及原因,發小說:“她很優秀,才26歲就已經成為我們公司的策劃部總監,那是多少人奮鬥好多年都想坐上去的一個位子。她小小年紀已經達成了,很拼命的一個姑娘。

但她不滿足,認為自己能達到的成就遠不止于此。可能壓力太大了吧,前幾天被發現在家割腕,送進了醫院,确診為抑郁症。”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發小說完後,發了一行字:原來,承認自己是一個平庸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這句話直擊我的内心……

都說人生有三個階段:懂得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承認自己是普通人,接納孩子是普通人。能夠接納自己的普通人,已經步入了人生的第二個階段,我好像已經過了這個階段,因為我還是一位媽媽,我能接受孩子的平庸。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怎樣接受孩子平庸

有趣的是,這邊發小接受着自己的平庸,那邊朋友圈中一位國中同學發的狀态是:“人應該怎樣接受孩子的平庸?”

若按照人生三個階段來看,她正處于第三個階段,接受孩子是平庸的。難嗎?應該是比較難的,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擠破腦袋讓孩子上名校,不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加優秀嗎?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之前微網誌發起一個讨論“你能接受孩子平庸嗎”,有1.2萬人參與讨論,其中1349個人明确選擇不能接受,而剩下的1萬多人選擇的是接受,但其中很多人接受的原因是:剛開始可能不能接受,後來是不得不接受。這語氣多麼不甘啊,好像但凡儲存點體力,就又能激起鬥志。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看過的一段話:世界上有三種鳥,一種先飛,努力走在别人前面,勤能補拙;另一種是不飛,自暴自棄,放棄希望;最後一種最可氣,自己不想飛,然後生個蛋,讓下一代去飛。

那些不接受孩子平庸的人,想來大部分都是第三種吧?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别輕易給孩子貼“平庸”标簽

平庸是什麼,某度上對于平庸的解釋是普通、尋常而不突出,碌碌無為。

看到這個解釋的時候,我在想“平庸”這個詞用在孩子身上合适嗎?也許孩子暫時是普通的,不突出的,但他們年齡還很小,未來的路還很長,父母是從哪裡定義孩子平庸呢?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問了身邊大部份的人,認為孩子平庸是因為成績不行,還不認真學習。這樣的“平庸”标簽貼在孩子身上,多少有點草率了。當一個人被貼上“平庸”的标簽,他對自己的印象也就是“平庸”了。

心理學上,是有“标簽效應”的,這種“标簽具有指向性。也就是說當孩子知道“平庸”是他的标簽後,内心的想法可能會變成:“反正我是一個平庸的人,就這樣碌碌無為的過吧”。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是以, 即便你知道孩子未來是平庸,沒有特别突出成就的,也别給孩子定性,提前下結論,畢竟有成就的并不隻是成績而已。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平庸的孩子注定一輩子平庸?

《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這個形象應該大部分父母都不陌生,他在書中的角色定為是“笨笨的”,資質平庸的。但是他的武學資質遠遠超過了他的結義兄弟,聰明人楊康。是以,每一個人都不平庸。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我有一個遠方堂弟,小時候學習成績一塌糊塗,甚至在考試的時候,老師為了自己的榮譽,讓别的年紀同學替考。

就這樣,一個在所有老師眼中成績一塌糊塗的人,如今是一名多年的武警戰士,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你說他平庸嗎?所謂的平庸不過是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有人英語不行,但邏輯思維能力特别強大,奧數競賽中常常拿得一等獎;有人不擅長跑步,但舞蹈水準特别好…

孩子的未來如何,不是橫向比較的,而是應該縱向發現他們的不平凡之處。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每個孩子身體裡都蘊藏着無限潛能,未來的發展是否處于平庸,在于家長的引導方式。我看過一個自閉症男孩的視訊,從小爸爸就非常耐心的陪伴他,引導他學習認知周圍的一切。

如今的男孩,可以彈奏優美的鋼琴曲,可以自己去拿快遞,自己去賣東西,可以與其他的家人視訊通話,可以慢慢收住自己的脾氣…

小時候平庸的孩子,一輩子平庸?父母别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這樣的自閉症孩子,在正常人看來是有“問題”的,不像自己的孩子那樣正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每一次的突破自我都是一次不平凡的破繭而出,都在與自己作鬥争。孩子平不平庸,在于你是否找到通往他潛能的那條路。

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種子,隻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就像桃花與梅花,不能因為梅花的花期較晚,就認為它是平庸的話,在孤寂的冬日裡,梅花的綻放是最美麗的風景啊。

淩晨媽媽來叨叨:

每個人都是平庸的,接受平庸是每個人必須學會的事情;每個人也都是不平庸的,發現他人的不平庸也是我們應該學會的事情,尤其是對于孩子。

“比較可能”是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但我希望父母能夠做到别拿孩子去與他人比較,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應該在某一定點橫向被比較。發現孩子的優秀之處,耐心的等一等,他們一定會交出一份特别的“答卷”。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