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鄰家媽媽”們精心呵護這些“獨居”的孩子……

疫情期間,長甯婦聯積極響應市婦聯号召,倡導廣大女性參與社群鄰裡互助工作,主動成為“鄰家媽媽”,幫助居民解決家庭實際困難。

受到疫情影響,一些臨時監管缺失兒童亟需他人照顧。家住武夷花園的一對夫婦核酸檢測呈陽性需要轉運,他們的孩子面臨無人照顧的情況。得知消息後,志願者團隊的負責人劉重熙第一時間聯系該樓棟内的熱心居民,迅速組建了一個“臨時媽媽應急小組”,以便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經過反複溝通,她們敲定了每日的“工作流程”——由劉重熙定期将必需物資送至樓下,在樓棟内的“鄰家媽媽”們則負責将飯菜燒好後送至孩子手中。

“鄰家媽媽”們精心呵護這些“獨居”的孩子……

盡管物資有限,“鄰家媽媽”們還是悉心考慮孩子的口味,盡力做到一日三餐不重樣。此外,她們約定好定期與孩子線上溝通,關注他的身心健康。為此,有的“媽媽”還特意為他烘焙了蛋糕,并附上寫好的卡片,鼓勵他在這段沒有父母陪伴的時光裡健康成長。

封控在居住地的榮華居民區婦聯主席邵啟穎對獨自在家的小瑩進行了一對一的上門關心,小瑩的父母因為檢測出陽性病例,被隔離封控中。

為此,邵啟穎在給小瑩送去八寶粥、水煮蛋和水果等食品應急的同時,也為後續照顧好小瑩的日常生活開動起了腦筋。經過多方溝通,小區餐飲店的楊店長自告奮勇包攬下小瑩每日夥食的任務,對門鄰居任阿姨也表示會時刻關注小瑩的需求和困難。

為了幫助困境兒童們調節情緒、緩解壓力,上海夢曉心理輔導支援中心的老師們這些天的忙碌已經成為常态。

往常,夢曉團隊的任務便是給“鄰家媽媽”們出謀劃策,協助她們與結對兒童更有效地進行溝通。随着疫情形勢變化帶來的新要求,整個團隊也轉變了工作重心,逐漸從“幕後”走到了“台前”。團隊内部組建了一支“線上鄰家媽媽”,與幫扶家庭每周進行一次聯系,為17位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協助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鄰家媽媽”們精心呵護這些“獨居”的孩子……

除了定期的電話溝通,整個團隊還抽調了一些有教師資質的心理咨詢師當做“雲媽媽”,為孩子們搭建“雲課堂”。

這些“鄰家媽媽”無論是照顧困境孩子的生活,還是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問題,她們都用行動,用愛心為這些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

圖檔來源于區婦聯

文字:高玉峰

編輯: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甯”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甯甯”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