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要打小孩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家庭暴力、兒童虐待離我們很遠嗎?

并不。

資料顯示,中國城市地區兒童遭受肢體虐待的發生率達到 41.2% 至 67.3%。

不要打小孩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另外,暴力絕不僅僅是肢體暴力,也包括情感或精神暴力、性暴力以及忽視。

經常被家庭暴力的孩子,更容易産生心理問題。

研究表明,兒童時期遭受虐待、甚至隻是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要比沒有相應經曆的孩子,在青春期有更突出的心理問題。比如更容易産生自卑、懦弱、抑郁的情緒。

如果成長過程中,長時間處在這種情緒下,還可能導緻青少年自殺和自虐等行為的出現。

不要打小孩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不僅如此,經常被家庭暴力的孩子更可能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父母、老師采取了暴力的手段教育孩子,就等于給孩子了一張可以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許可證」。

未來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們也很可能會模仿這樣的方式,去處理自己遇到的不順心事或者是挫折。

在生活中,針對兒童的暴力往往不能被及時制止,甚至無法被發現。這是因為兒童是弱勢群體,很難發出求救的聲音;而很多人也會覺得,「管教孩子」是别人家的事。甚至很多打罵和虐待,還借着「打你是為你好」名義。

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一次一次不斷重複,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成為施暴者,止住暴力的循環。

此外,及時地發現并制止身邊的家庭暴力、兒童虐待,也是很重要的舉措。

臨床資料庫 Uptodate 上總結了幾類可能提示一個小孩受到虐待的表現:

巴掌、要帶、繩索環和其他形狀的瘀斑;

煙蒂、熨鬥、鏟和其他形狀的燒傷;

還不會走路的兒童身上出現瘀斑、長骨骨折;

軀幹、耳部、頸部出現瘀斑;

......

如果你在一個小朋友身上發現以上現象,希望你可以主動向 TA 伸出援手,問 TA:你身上的傷是怎麼弄的呀?

如果是直接目擊到兒童虐待,希望你可以阻止施暴或留存證據(如拍照),并且向公安部門求助。

無論是為了教育的目的還是虐待,暴力就是暴力。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任何人的出氣筒。

4 月 30 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但我們希望:

每一天都是不打小孩日。

策劃制作

策劃:Deanna | 監制:Feidi,Eric

插圖:見标注 | 封面圖來源:丁香設計團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