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文/小凡情感

周父去世前一晚,周秉義和周蓉都趕回來了。全家人睡在一張炕上,周父說周蓉:

蓉兒,爸可沒有批評你的意思,你看咱們家這三個孩子,你在外面不容易,爸和媽都知道,但是你弟弟,你哥哥這也不容易,你弟弟一心想要把咱們這個家搞好,現在做得多好啊。哥哥一心要做好組織上交給他的工作,現在做得也不錯。

其實,周志剛這話是針對周蓉的,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但他這個小棉襖卻從小就不讓人省心。周志剛自知大限将至,就想在臨走前好好叮囑女兒。但他也知道女兒自小就高傲,如果他直接說周蓉,會傷害她的自尊心,讓她覺得沒面子,是以周志剛用最委婉的方式,把倆兒子也扯進來。

周秉義覺得自己擔不起父親的稱贊,他慚愧地說:爸,我做得不好。

周志剛鼓勵兒子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努力!

周蓉看到父親對哥哥的叮囑,她也想知道爸爸是怎麼看自己的,于是就問:爸,我呢?

我閨女是最好的了,大知識分子,大教授,給爸爸這個老臉争大光了,爸爸謝謝你!

你和秉昆做事,不管對錯那都是咱們自己家的事,但是你哥哥就不同了,他做得對,老百姓擁護他,做得不對,老百姓罵的還是咱們老周家。

周秉昆聽着父親對哥哥姐姐的評價,他說出憋在心中的一個疑問:爸,問你個事,你說在你心裡,咱們姊妹仨誰最好?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周志剛說你們仨在爸爸心裡,都是頂呱呱最好的 。

周蓉笑了,她嗔怪地說,周秉昆你這個混蛋,你挑事啊。

周志剛接着女兒的話頭:他這是給爸爸聯考啊。

周秉昆不依不饒地追問父親:你就說誰最好?

周父說:

那我就說實話了,你哥你姐不在家的時候,爸爸一定告訴你,秉昆,你是最好的。等你跟你姐姐不在家的時候,爸爸就對秉義說,秉義啊,你是三個當中最好最好的。等你和哥哥都不在家的時候,爸爸就對你姐說,你是最好的。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周志剛這番話成功把三個孩子逗笑,周蓉撒嬌地說:爸爸就是個老狐狸。周志剛再次發揮他的幽默,說爸爸是老狐狸,那你們還不就是小狐狸啊,你媽就是養狐狸的。

三個孩子都笑了,周秉昆更是把臉朝向父親這邊,像個剛剛被父母誇贊過的孩子一樣,心滿意足地睡了。

對周秉昆來說,從小他的心願就是要得到父母的認可,他認為媽媽喜歡哥哥,爸爸 喜歡姐姐,唯獨他沒人疼沒人愛的。長大後,哥哥姐姐都很有出息,他覺得自己一直不被父母待見。

想要得到父母認可是周秉昆這輩子最大的心願。這些年他無怨無悔為家裡做了很多事,但他不知道爸媽是怎麼看他的,是以,他才堅持問出心中的疑問。

其實周秉昆不知道,他這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埋藏一生的隐痛。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1周志剛心中的隐痛

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對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勞工周志剛來說,他卻從沒有過這樣的奢望。他一輩子勤奮,與人為善,但他沒讀過多少書。是以在他有限的認知中,他認為“龍生龍,鳳生鳳”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雖然他不知道什麼叫做基因,但他知道,憑自己和老伴這樣沒知識沒文化的人,既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又不能給孩子幫助,是以孩子們最多也就是個勞工。

但讓他意外的是,他的長子周秉義和女兒周蓉居然都考上了北大。這讓他倍感有面子。

不管怎麼說,在整個光字片,是他老周家第一次出了兩個大學生,還都是名牌大學。

是以,很多年不曾出門拜訪的他,在那年破天荒第一次領着兒女們出去給大家拜年。當鄰居們誇贊他兩個孩子有出息時,他内心也洋溢着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是人就有弱點,因為兩個孩子的優秀,能讓周家在街坊鄰居面前長臉,周志剛倍覺驕傲,他很自豪。

但是,他卻忽視了小兒子心中的感受。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相比于哥哥姐姐的優秀,周秉昆從國小習成績就是最後。當父親領着全家出去拜年時,當所有人誇贊哥哥姐姐,以及嫂子和姐夫時,他心中的自卑再也掩藏不住。

是啊,和哥哥姐姐比起來,他既沒上個好大學給父母争光,又沒有娶個能讓父母誇得出口的妻子,大家都知道鄭娟是帶着楠楠嫁過來的,雖說他把楠楠說成是自己的孩子,以此來堵住悠悠衆口,但人們心裡會怎麼想,就不是他們能控制的了。

是以,自卑的周秉昆在壓抑了幾天之後,終于跟哥哥幹了一架,跟父親吵架,甚至父子倆多年不聯系。

周父覺得自己是父親,兒子應該給自己低頭。周秉昆覺得一定要幹出個成績來再跟父親寫信。

後來,周志剛退休回家,才知道兒子竟然搬進了新房子。可是搬家這麼大的事情,秉昆卻沒有告訴他這個當爸的。

周志剛心裡很惱火。那天晚上父子倆再次發生劇烈的沖突。

周志剛說:你說我勢利?是的,我這個人毛病不少。但是敢說我勢利的,你是頭一份!

周志剛越說越氣,他從床上跳下去,打開電燈。

他問周秉昆:

知道我為啥開燈嗎?我就想看看你的臉,我看看你的表情,我看看你每天在想什麼呀?我問你,你那些朋友,你那些在光字片長大的朋友,有沒有想過,自己要是不在光字片片長大就好了,自己要是能有個當官的爹那就更好了?

周秉昆沉默了一會兒:我從沒嫌棄過我生在光字片,我也沒嫌棄過我爹媽,沒嫌棄這個家。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周志剛低聲怒喝道:

我更沒有。每一個當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光光新鮮的,就像你們所有的孩子,希望自己生在那個富貴人家家裡。也能給自己的前途,帶來便利一樣。這就是勢利嗎?你知道什麼叫勢利嗎?見風使舵,攀高踩低。這才叫勢利。但是你爹我永遠都不是這種人!是的,你哥你姐考上北大了。我這臉上有光啊,自己的孩子出息了,努力啦。當爹的不表示無所謂,這就好了?那是木頭啊,本來我想着趁過年,帶着他們出去顯擺顯擺,沒有顧及到你的感受,。要說錯,這是爸唯一錯的地方啊!就這點錯,就值得你這麼多天不跟你爸說話,不寫信,不理你爹了呗。

這是周志剛的心裡話。他跟兒子解釋了,也道歉了。他一直都知道周秉昆的心結。

當年周秉義和周蓉都考上北大,給周家人在光字片長臉。他一時高興,領着全家人出去拜年。疏忽了小兒子的心思。事後他也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妥。但他是當爹的,他拉不下臉面跟兒子道歉。

周志剛一個人在遙遠的大山裡幹活。他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看着孩子們的來信是他最幸福的時刻。可是周秉昆卻随了他的脾氣,執拗地不跟他聯系。

他傷心難過,氣兒子不了解他。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大兒子和女兒都考上了北大。他領着他們出去拜年固然是為了讓大家看看他的孩子有多出息。

另一方面,他又何嘗不是用這種方式表揚他的兩個孩子?

周志剛認為,三個孩子在他心中是一樣的,既然兩個大的已經做出成績,那他這做爹的就要有些表示。

但他沒想到這個舉動,卻傷害了小兒子周秉昆的心。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周秉昆也很委屈,他從小到大在學習上都不如哥哥姐姐。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顧好家裡和爹媽。他自認為對家裡做到了盡心盡力。父母本來是兄妹三人的。他和鄭娟不僅包攬了照顧老人的義務,還照顧了姐姐的孩子。

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那年春節,爸媽領着他們出去拜年,鄰居們說的話深深的刺痛了周秉昆的心。

這才有了多年來父子間的決裂。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有人說過:父母在等着我們說謝謝,而我們在等着父母說對不起。

這世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也沒有不愛父母的孩子。隻是我們有太多的隔閡和誤解沒有及時說開,這才導緻誤會像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

穩定的情緒,良好的溝通是任何親密關系中不可缺少的良藥。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2李素華心中的隐痛

李素華應該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婆婆了。

她在床上躺了整整兩年半,等她醒來後,她身體各項機能都超出醫生的意料。

由于鄭娟在兩年半的時間裡天天給她按摩,她得以在醒來後就可以直接下床走路。

一個在床上躺了兩年半的植物人。醒來後可以正常人一樣走路,這在醫學史上簡直是個奇迹。

但這個奇迹不是她的親生孩子帶給她的,而是她的小兒媳鄭娟所做出的努力。

她蘇醒後神志不清,也是鄭娟陪着她說糊塗話,哄着她。

她給女兒周蓉每年織一件紅毛線衣,鄭娟從來沒有過抱怨。

在原著中老太太蘇醒過來不認識鄭娟。每次都跟鄭娟罵那個狐狸精騙了她的小兒子。鄭娟每次都幫着她罵。

老太太雖然時常處于半清醒半昏迷的狀态,但其實她什麼都明白。

她和丈夫對三個孩子一視同仁。但她心中明鏡似的,大兒子秉義在忙國家和老百姓的事,女兒周蓉在忙學校裡孩子們的事。隻有他們的老疙瘩秉昆 忙的是自己和老伴的事。

這些年,秉昆和鄭娟對他們二老的所作所為。李素華和丈夫一樣都心知肚明。

他們知道,單論對父母對家庭的貢獻。三個孩子中,秉昆和鄭娟做的最多。

周母可能是想到了這一點,是以她才要跟着丈夫去殉情,因為她不願意再拖累周秉昆和鄭娟。

她走了,鄭娟就可以心無旁骛地照顧秉昆和兩個孩子了。

當秉昆問追問父親三個孩子中誰最做得最好?周志剛笑着說,兒子給他出難題。周秉義笑了笑,沒吭聲。周蓉笑着說周秉昆挑事。

周志剛臨去世的那天晚上。故意說話逗孩子們開心。說三個孩子都是小狐狸,他媽是養狐狸的。

當時周家三兄妹都笑了。隻有周秉昆媽媽沒有笑,相反她的眼角有一滴淚水。

夫妻多年,她了解丈夫是在給孩子們交代後事。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她不笑有兩個原因。一是她知道丈夫将不久于人世。二是周秉昆的話問到了她心中的隐痛。

因為三個孩子中。她和老伴兒最虧欠的就是秉昆。父母撫養孩子,都巴望着孩子有出息,但同時父母也希望在自己年老的時候,身旁有孩子們的陪伴。

大兒子整天忙,女兒也整天忙,真正對他們盡孝心的是秉昆和鄭娟。可是,他們也不能那麼自私,他們明明生養了三個孩子,臨老,卻把贍養父母的重擔都給了小兒子,而這個兒子,在三個孩子中條件最差的那一個。

周秉義和周蓉都是夫妻倆掙工資,幹的還都是腦力活。唯獨秉昆一個人掙錢養家,幹的還是下力氣的活。

鄭娟因為要照顧自己,是以多年來都不能出去工作。

因為自己,秉昆和鄭娟不僅每天辛苦,經濟上也拮據。

在之前,秉昆爸的終身俸還可以幫襯他們,以後秉昆爸走了,自己再也不願意給秉昆和鄭娟增添負擔。

在周志剛跟孩子們交代後事時,李素華就打算跟丈夫一起走了,是以她對周志剛的去世表現得超乎尋常的冷靜。完全沒有一個剛剛失去丈夫的妻子的模樣,不是她冷酷,而是她已經做好了殉情的準備,也做好了不給秉昆夫妻倆添麻煩的準備。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生同衾,死同椁”原本是古人形容愛情最美的樣子,李素華也這樣做了,但她這樣做不僅僅是對丈夫的深情,還有對孩子們的母愛。她認為自己一走,孩子們就可以沒有負擔,心無旁骛地過他們自己的生活了。

可她不知道,為人子女,又有幾個害怕老人給自己添麻煩的?就像周秉義說的:回家能有媽叫,是幸福的。就像和周秉昆說的:當爸了還能被爸揍,是最幸福的。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不管再忙再累,隻要回家能看到爸媽,可以有爸媽喊,哪怕爸媽已經老得不能動了,哪怕 父母完全不能自理,對子女們來說,依然是最大的幸福。

李素華這麼做,是她認為對子女們的成全,可實際上,卻是對孩子們的傷害。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3何為最好

在父母心中,巴望着每一個孩子都好,但每個人的天資決定了這個人的一生 。而同一對父母生出的孩子也各有不同。

是以,沒有最好,隻有最盡心。

對周家三個孩子來說,周秉義雖然是一個好官,他改造光字片,完成父親臨終的心願,他替父母長臉,給老周家長臉。可父母走後,最難受的卻是周秉義,他的難受,不僅僅表現在對父母的不舍,更深的是對自己的自責和愧疚,他知道父親臨死前留下三個遺憾,父親的遺憾也是他的遺憾,可他身為長子,卻不能讓父親在沒有牽挂,沒有遺憾的離開,是他内心最大的隐痛。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父母去世前,依舊住在那兩間老房子裡,更是周秉義心中的痛。

母親跟父親一起殉情離開的真實原因,以周秉義的智商,更是很容易猜出。

是以,父母的死,成為周秉義刻骨銘心的隐痛,是以二十年後,才有了他跟冬梅之間的那場爆發。是以他明明在北京中紀委幹得好好的,卻偏要在退休前調回吉春,就是因為他想完成父親的臨終遺願。

光字片被推翻的那天晚上,玥玥來到他跟前,說大舅真了不起。

周秉義歎息一聲:可惜,你外公沒能看到。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這一句話,包含了周秉義半生的隐痛。他這一生,為國為民,可謂是盡心竭力,他對得起黨和人民,卻唯獨辜負了父母和弟弟弟媳。

但,自古忠孝難兩全,周秉義任職期間,經他手的資金多達一百多個億。而他卻幹幹淨淨,每一分錢的去向都說得明明白白。他改造光字片,讓弟弟和街坊鄰居們都住上了好房子。

他在六十多歲的年紀,還銘記着父親的臨終遺願,并圓滿完成,相信周志剛在天有靈,也會為他感到自豪的。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周秉昆對父母最大的孝順,是他娶到了鄭娟。鄭娟可以說是周家的貴人。因為鄭娟和秉昆把照顧父母的重擔接過去了,周秉義和周蓉才可以在各自領域心無旁骛地發光發熱。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在周母昏迷不醒的兩年半時間裡,鄭娟為她按摩,照顧她大小便,給她翻身。鄭娟對周母的照顧,單單用善良和孝順這兩個詞語都顯得太淺。鄭娟對周母的照顧,一方面出于對秉昆的感恩,另一方面是因為愛秉昆。

正因為深愛秉昆,是以她才會把丈夫的親人當成自己的親人,她既要照顧老人,還要照顧姑姐的女兒,但她始終都沒有怨言。一個人該有多大的犧牲感和付出感才能做到鄭娟這樣啊!

鄭娟是真的把周母當做了親媽,是以周母去世時,鄭娟才會這樣傷心欲絕。

父母年邁時,周秉義和周蓉是給父母長臉,但周秉昆和鄭娟才是那個為父母托底的人 。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對周家三個孩子來說,他們用各自的行為去诠釋對父母的愛。對周家父母來說,三個孩子他們都愛。至于哪個最好,在父母心裡就是最好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是非黑白,盡在人心。

《人世間》周父臨死前秉昆的一個疑問,揭開周家父母一生的隐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