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大廠海外“開店”:淘金東南亞,“電商神話”複制不易

網際網路大廠海外“開店”:淘金東南亞,“電商神話”複制不易

資料圖/IC

4月尾聲,TikTok正式将跨境電商業務的棋子落在東南亞四國。雷聲雖小但早野心十足——以點博面,位元組跳動預期拿下20個重要市場。

不到半年時間,TikTok将支援亞洲六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印尼)和英國的跨境電商業務,“紅海”中分杯羹的決心可見一斑。

萬億美元的跨境電商市場,從不缺觊觎者。經過近20年發展,跨境電商已經探索出更多新模式,除了亞馬遜、ebay、速賣通等老牌電商,SHEIN、Shopify等獨立站新秀不斷入局。近兩年,流量明星進場,TikTok、facebook等内容社交平台探索出了内容電商。

伴随中國網際網路進入存量競争階段,大廠出海提上日程,其中電商是重要一環。擁有不同基因底色的大廠,路徑也各不相同。一邊是資本投資火熱,一邊是商家高喊跨境電商難做,擺在跨境電商面前的亦是洗牌局。去年亞馬遜封店潮表明跨境電商正在走向品牌化和合規化,轉型浪潮中,早期發力的阿裡巴巴能否轉型成功,重振旗鼓?再造一個海外京東的夢想怎樣實作?TikTok如何借助内容電商新模式後來居上?騰訊還要不要繼續在海外投資?

跨境電商淘金故事中,玩家湧入也意味着更多未知。

跨境電商“殺入”流量明星

跨境電商中,TikTok是一個異數。

盡管近兩年才起步,但已經成為很多商家的新目标。“潛力很大”“趨勢不錯”這是很多賣家提到tiktok電商的評價。

某種程度上,TikTok電商業務的發展也是受國内直播帶貨、短視訊熱度影響,在電商平台互相厮殺時,走出了一條内容電商的新路子。

4月25日,TikTok宣布正式上線東南亞四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的TikTok Shop跨境電商業務。這與Tik Tok如今的市場情況脫離不了關系,其全球下載下傳量已超30億,月活數也已正式突破10億,成為全球最火爆的短視訊社交平台。

位元組跳動發力跨境電商的決心非常明顯。據晚點LatePost報道,位元組跳動全球CEO張一鳴在2020年底内部目标中提到,跨境電商是2021年的三個重點探索的新業務之一。據接觸TikTok人士告訴貝殼财經記者,TikTok近兩年一直在亞馬遜、ebay等各海外電商平台挖人。

實際上,即便是背靠10億+使用者的流量優勢,位元組跳動一改以往大刀闊斧作風,跨境電商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謹慎。在政策上,不管是獨立站、合作還是自由平台建設,位元組跳動都做了自己的嘗試。

最初試水是在2020年10月,TikTok和海外電商平台Shopify成為合作夥伴,為Shopify商家提供廣告營銷等服務。2021年才開始圍繞TikTok建設自己的平台和獨立站項目。

圍繞TikTok的電商生态,既是重中之重也是危機四伏。2021年上線的電商解決方案TikTok Shopping,通過提供解決方案和廣告工具等,讓賣家與品牌可以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産品和服務。包括TikTok Shop(小店)和TikTok Storefront兩種模式,前者即在TikTok站内完成所有交易,該項目2021年2月在印尼小店試水,7月開放英國市場,直到今年4月才開放東南亞市場的入駐。上線初期采用的是定向邀約制,僅對有經驗的賣家開放。

張小麗擁有5年跨境電商經驗,目前在雨果跨境的平台服務事業部負責TikTok方面業務。她告訴貝殼财經記者,隻針對有經驗的賣家定向邀約是為了縮短時間成本。“如果你連貨怎麼出去,錢怎麼回來都沒有經驗的話,那在TikTok隻會踩坑,虧得更多。作為TikTok也是希望第一批進來的人能夠賺錢,後面才慢慢放寬門檻。”

TikTok Storefront則是和第三方平台合作,也就是所謂的“小黃車”模式,目前主要面對美國市場。這種模式下,使用者可以在TikTok前端添加購物标簽,并可以在不跳出的情況下展示商品詳情,但收款、商品管理、物流發貨等電商後端環節都在Shopify、Square 等獨立站上完成。

抖音電商前期也是運用這種模式,作為一個流量工具為淘寶等電商平台導流,但最終仍然要走向閉環。

位元組跳動的謹慎并非毫無緣由。雨果跨境COO劉宏是較早一批進入跨境電商領域的從業者之一,親曆了跨境電商從資訊平台化到貿易平台化的發展階段。“TikTok面對的是一個已經成熟的市場,在相對成熟領域,如果再從0去做是非常吃虧的,不設定門檻,什麼人都可以進場,那一下就癱了,是以必須走精細化營運的道路。”劉宏說。

TikTok之外還有獨立電商平台的搭建,一個是對标SHEIN的服裝類獨立站項目Dmonstudio,不過,今年2月已經宣布關停,僅僅存活3個多月。另一獨立站平台Fanno仍在營運中,主要以價格優勢作為競争點,被稱為“歐洲拼多多”。

對于沒有電商基因的位元組跳動來說,重新開拓一條賽道困難重重,頭豹(上海)研究院消費行業首席分析師李金燦認為,“大廠雖然具備資金和人才優勢,落地一個跨境電商項目難度并不大,但是對于後期的營運管理和本地市場化運作,大廠相較于本土電子商務平台并不具備優勢。此外,雖然跨境電商市場仍有增量空間,但是近年來大廠選擇的第三方平台模式發展乏力,份額占比和增速也遠低于獨立站模式。”

TikTok需要找到一條成熟的路子,于賣家而言,也在觀望。“TikTok的消費習慣還需要時間培養,真正賺錢的并不多。”一位TikTok賣家以抖音電商預判,“抖音電商化也用了一段時間。”

有賣家認為現在入場是把握先發優勢,但也有賣家表示頭疼。“大多數亞馬遜賣家并不适合TikTok。”TikTok上一家官方服務商的負責人告訴貝殼财經記者,其在海外營運着亞馬遜、lazada、Shopee等多家店鋪,而亞馬遜的店鋪在去年的封店潮中已經被關閉。

他看好TikTok前景,但是建議不要盲目入場,“TikTok目前的不确定性很強,且營運團隊成本比較高,不适合大規模入場,想做團隊孵化有長期考量的可以試試,首先資金要充足,預期要放低。把TikTok當成一個長期的營銷管道來用是比較好的選擇”

在TikTok上,人力仍為較大成本,商家找到具備語言和帶貨能力的主播為目前痛點。“要招一個TikTok主播,可能薪資至少要2萬以上,而且還不包含獎金、績效以及提成。”張小麗說,目前中國在印尼等地開設公司的比較少,是以也很少有平台去連結當地網紅資源。

亞馬遜封店,阿裡與京東猛追風口

“哪個平台都不好做”,多位跨境電商賣家不看好今年行情。

追溯跨境電商曆史,也不過20年時間。從最初平穩發展到爆發期再到如今冷靜期,曾經野蠻生長的跨境電商已經一腳跨入新階段。

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跨境直播電商産業趨勢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跨境電商投融資集中在2015年,全年發生投融資事件222起,到了2018年,全年投融資沖高,金額達到509億元。

劉宏告訴貝殼财經記者,跨境電商真正的爆發期是在2014年到2016年,“那個階段跨境電商迅猛增長,是以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所謂倒買倒賣、海量SKU鋪貨‘賺快錢’也發生在這個時期。”

跨境電商業務2018年後增速有所下降,但整體仍保持着穩定增長。2021年是許多跨境賣家處境艱難的一年,一方面紅利消失,另一方面,亞馬遜封店潮讓很多賣家措手不及。

跨境電商領域,亞馬遜一直是領頭羊,也是中國賣家出海首要考慮的平台。據招商證券統計,2020年,亞馬遜的頭部賣家中中國賣家占比達42%。2021年4月,亞馬遜陸續以附贈禮品卡操控評論、刷單等為由,關閉了約600個中國品牌的銷售權限,其中涉及這些品牌的約3000個賣家賬号,包括一些品牌賣家。

劉宏稱,亞馬遜對賣家的封店管理并不是去年才開始,合規化運作一直有着嚴格的稽核标準和要求。“隻是這次很多賣得很好的大賣家也未能幸免、賬号被封,這些大賣家一年的銷售額可能有五六個億,在囤積現貨庫存的當下,一旦遭遇賬号封禁将使得賣家的整個銷售鍊條被切斷,回款困難引發資金鍊斷裂,繼而打破原有資訊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等密切環節的融通,最終引發崩盤危險。這種打擊是緻命的。”

亞馬遜重拳打擊,賣家意識到不能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想要上線亞馬遜的商家也變得謹慎起來。

張小麗負責TikTok業務過程中,經常對接賣家端,眼見資料直線下滑。“和去年相比,今年在我們這邊新開亞馬遜的商家每個月減少了近80%。這不是說沒有跨境電商生意可做了,而是大家對于亞馬遜平台的信心減弱了,保持觀望狀态,另外市場上選擇性更強了。”

一位在亞馬遜做了4年的賣家形容“今年環境非常惡劣”。“之前在亞馬遜半年就可以起來,現在一年也難有起色。”嚴控刷單之下,他計劃今年開拓其他市場。

盡管跨境電商增速放緩,但從整個市場來看,遠遠稱不上飽和。多份行業研究報告對跨境電商未來的預測均保持樂觀,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更是看好。

在亞馬遜整頓期,中國的電商平台也開始發力海外市場,而阿裡巴巴、京東這些具備電商基因的平台沖在前面搶灘。

“目前國内加入跨境電商的大廠,大多定位在連接配接國内供應商和國外消費者的平台。疫情暴發提升了海外消費者線上購物的比例,為海外電子商務市場創造了不小增量空間,中國擁有完善的供應鍊系統和豐富的電商經驗,有利可圖是大廠布局跨境電商的根本原因。”李金燦說。

阿裡巴巴早在1999年就于海外布局阿裡巴巴國際站,是中國最早一批涉足跨境電商的大廠。2010年速賣通脫胎于阿裡巴巴國際站正式上線,經過多年發展、演變成為如今的B2C跨境電商平台。

速賣通也有過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早期避開亞馬遜的鋒芒在俄羅斯、巴西等國家打開市場,2010-2014年,速賣通年成交額保持300%~500%的增長,賣家數達20多萬(新增賬號包含未開店的已接近200萬)。

随着跨境電商領域逐漸成熟,速賣通早期低門檻引流建立的規則,卻背上“混亂”“低質”标簽。“速賣通上基本刷單無壓力,但是要做起來需要花很多錢刷單。”一位賣家稱,流量低、産品差,緻使商家流向其他平台。

去年底,阿裡巴巴經曆人事調整,設立“海外數字商業闆塊”,包括全球速賣通和國際貿易(ICBU)兩個海外業務,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場的多家子公司,由集團總裁蔣凡分管。這一動作被外界視作阿裡巴巴重新開機“出海”戰略的标志。

京東也不甘錯過跨境電商的風口,相對于阿裡巴巴,京東有着物流以及自營品牌的優勢。

京東跨境電商是開始于2015年,這一年正是跨境電商的爆發期,京東全球售打出緻力于為中國商家提供解決方案,一方面和本土企業合作,成立京東印尼(JD.ID)和京東泰國(JD CENTRAL);另一方面上線跨境電商平台,JOYBUY英文站和俄文站,2018年又推出西班牙語站。除了吸引商家入駐自有平台JOYBUY外,其還和已經成熟的第三方電商平台合作,幫助商家入駐沃爾瑪、Google shopping等頭部跨境電商平台。

彼時,京東國際雖未能走到頂端,但也算趨勢向好。2020年,京東印尼估值突破10億美元,成為印尼第六家獨角獸公司。京東泰國GMV同比增長170%。

不過,在本地電商增長的同時,作為“海外京東”的JOYBUY平台發展戛然而止。2021年,JOYBUY宣布業務更新,轉為B2B平台,并聲稱不影響商家在第三方平台(沃爾瑪等)的銷售。

巨頭多分天下,三種企業面臨淘汰

就在人們認為京東出海受阻時,京東的另一布局——物流逐漸起勢。根據官網資料,截至2021年12月,京東物流擁有80個保稅倉和海外倉,國際航線覆寫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逐漸實作48小時通全球。

2022年1月,京東宣布成為Shopify在中國的首家戰略合作夥伴,為 Shopify 商家打造“一站式選品平台”—— JD Sourcing ,同時利用京東的供應鍊和物流能力,建立dropshipping(一件代發)2.0,為全球的Shopify商戶提供可靠的服務。

劉宏分析,雖然每家都在布局跨境電商,但是定位不一樣,阿裡巴巴的優勢是供應鍊,它已經滲透到了中國供應鍊的底層,是以更多地是以貿易底層做全球電商的延展。而京東相對來說電商基因更強,在物流上比較強大,它主要解決電商最後一公裡的問題,是以京東并沒有去集中力量參與平台的競争,而是投入精力布局物流系統,更側重于從電商的基礎設施發力生态的完善。

二者的定位在創始人發言中有迹可循。2017年,馬雲表示:“亞馬遜是個電子商務公司,而阿裡巴巴不是,阿裡巴巴的目标是幫助每個中小企業與亞馬遜、IBM這樣的行業巨頭競争。”三年後的2020年,劉強東放話,“有信心把自身在零售基礎設施上的積累,從物流到供應鍊、技術等能力帶到全世界。我們要幫助中國品牌在海外成功,在海外再造一個京東。”

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大陸跨境電商出口總額13918億元,同比增漲28.3%。萬億美元規模的吸引下,誰都不想錯過這塊大蛋糕,每一方都在利用自己的優勢攻城略地。

自建平台外,大廠還以投資的形式參與,尤其在東南亞市場的兩大巨頭Lazada及Shopee均有中國企業的身影。阿裡巴巴2016年出手約10億美元收購Lazada,成為Lazada的控股股東,2017年又斥資10億美元增持股份,将持股比例由51%提至83%。前不久,傳出阿裡巴巴計劃剝離lazada,對此阿裡巴巴稱“不會公開回應此事”

Shopee和騰訊也有着較深的淵源,Shopee母公司sea有着“東南亞小騰訊”的稱号。2021年騰訊還持有sea 21.3%的股份,前不久,Shopee宣布,“鑒于全球市場的不确定性”,決定關閉其印度業務,而1月份,騰訊剛剛宣布堅持減持sea股票至18.7%。

李金燦表示,“目前來看,位元組跳動、京東、騰訊等大廠在跨境電商的布局所占份額較低,并不會給整個跨境電商市場競争帶來較大沖擊,但是随着平台流量紅利減少和同質化競争加劇,流量的擷取成本更高,也對供應鍊系統的完善程度和快速響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供應鍊、倉儲、物流、支付、服務等配套基礎設施的挑戰,還有人才短缺、政策變動、本地化、國際環境等問題。

深圳跨境電商協會會長王馨表示,中國經濟正在走出去,但走出去的基因、團隊以及知識文化不夠強,是以需要有一個訓練有素的強有力的國家在後面做好支撐,把團隊訓練好,我們才能走出去,這樣少挨打,少被人給割韭菜。

關于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業内人士大多指向品牌出海以及合規化。張小麗認為,在跨境電商走向品牌化的過程中一定會洗掉三種企業:沒有營運能力,中間商以及沒有全局意識合規意識的。

李金燦認為,随着大量玩家的湧入,行業在未來1-2年内将迎來一次大洗牌。從整個中國跨境電商競争格局來看,第三方平台和獨立站的競争值得關注。近幾年國内獨立站行業大量創業公司湧現,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目前無絕對龍頭,除SHOPLINE、Shoplazza外,發展較為成熟的SaaS服務商微盟、友贊等也相繼推出獨立站跨境産品。此外,本土頭部社交媒體電商商業化上提供的解決方案,谷歌已經提供了自己電商的平台和搜尋頁,Facebook提供了自己的shop功能,電商商業化也在進行一部分的灰階測試,是以,中國大廠的出海還将面臨出口國本土品牌的壓力。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宋美璐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