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說:彌留之際

彌留之際

孑然人到中年,進入不惑年齡之後,心裡忽然變得從容,平淡起來,不再像以往一樣,對名利、金錢、地位看得那樣重,感到這就是生命的内容。

進入不惑之年,看着匆匆流淌,怎樣也挽留不住的歲月,感到他将來的生活内容,除了死亡,沒有其他内容。

有了這樣的感悟後,孑然感到,金錢、名利、地位都是空的,像過眼雲煙,隻有活着,才是最真實的,能活得快樂、悠閑,才是生命真正内容。

當這樣想的時候,孑然的心裡,時常湧上奇怪的想法,想着,如果明天我就要死了,怎麼辦。

孑然這樣想之後,一個下午,沒有工作束縛,也沒有凡事侵擾,他一個人在寂靜的小屋裡,懶懶的躺在沙發上,對着窗戶,微閉雙眼,想着自己即将死去,在彌留之際。

于是,一些回憶、感悟,帶着一系列的思索,就湧進他的腦子。

孑然想到他出生的村莊。

村莊很美,頭是是碧藍的天,天地下,是連綿的群山,群山圍着一個不大的坪壩。有兩條小河,在坪壩裡交彙。村莊的人家,分布在小河交彙的河岸兩邊。人家的房子,是土牆黑瓦的房屋,房前有場院,房屋和場院周圍,有各種果樹。家家養雞、養豬,也養狗、養貓。土地,在村莊之外,分布在小河兩邊。土地沙石地,形狀不規則,一坎一坎的,湊在一塊,成了最美麗的圖案。土地長洋芋、玉米、黃豆、麥子,滋養着村莊裡的人。

山上長滿各種樹木,以青崗樹、松樹、桦樹為多,随着季節的不同,改變着顔色。

小河邊,長滿了野柳、蘆葦、喬木、水草。河水清澈,在清幽中流淌。

有一條坑窪的泥土路,通過村莊,從一個溝兒,可以去鎮子,去往山外邊更廣闊的世界。一個溝兒,去往另外一個更為偏僻、閉塞的村莊。

村莊裡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息。大人忙着幹活,孩子在場院邊玩着泥巴。到了上學的年齡,背着書包,去村莊裡的學校裡讀書了。老人坐在屋檐下,閉着眼睛,打盹。

村莊裡,在雞鳴狗叫中,滿是自然的幽靜,充滿了自然的氣息。

孑然想到他的家

孑然就在這個村莊裡出生,一點點的長大。

在能睜開眼睛,看身外的世界,到能張開口說話,走路到處跑着玩時,孑然的心裡,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親人,有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有姐姐、妹妹、弟弟。

爺爺和奶奶,都很蒼老。爺爺頭發稀少,胡子花白,有臉的皺紋。奶奶頭發花白,臉上也滿是皺紋。爺爺奶奶很慈祥,很疼愛孑然。孑然最愛依偎在爺爺懷裡,爺爺抱着他,胡茬紮在臉上,怪癢癢的。奶奶給孑然找好吃的。父親和母親,也很疼愛孑然。給孑然好吃的,給孑然買新衣服穿。不過,孑然做錯了什麼事情,母親會罵他,父親會打他,爺爺就抱着孑然,陰沉着臉,說父親不該。兄弟姐妹,許多的時候,都是很和睦的在一塊,可是,有的時候,也會為了争一口吃的,争玩的,而争吵,打罵。

盡管如此,孑然感到,家裡是充滿溫暖、幸福的。

不過,随着一天天長大,能到處跑着玩了,知道了家之外,更廣闊的地方,孑然就不滿足親人給予的愛,家給予的溫暖,渴望着更廣闊的地方。

孑然每天起來,吃過了飯,心就不在家裡了,總是溜到村莊裡去玩。

孑然想到村莊裡的人,和他的夥伴。

孑然認識了村莊裡,許多的人,有一些老爺爺、老奶奶。他們大多頭發花白,臉上滿是皺紋,彎腰駝背。不過,都特别的慈祥。也認識了一些大人,他們一天忙忙碌碌的幹活,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也認識了一些年輕人,一身朝氣,對未來的生活,也一樣充滿希望。

不過,孑然的心裡,記憶最深的,還是同齡的夥伴。

孑然記住了林子。

林子是他家屋後,一個坪壩上的人,林子父親在鄉裡工作,母親在村莊裡,是個女能人,家裡的日子,過的很是富裕。家裡不缺吃的,不缺喝的,林子吃的好,穿的好。還有許多村莊裡的孩子,都沒有見過的東西。那是一台收音機。裡邊,在一些時間裡,有一些很好的節目。有時,是歌曲;有時,是故事,讓村莊裡的孩子,聽着心裡感到愉悅,腦子裡,也産生了美好的想象。林子的收音機,收音機裡的節目,吸引着村莊裡的孩子,一樣也吸引了孑然。

林子是以,很快就成了村莊裡的娃娃頭。他走到哪,屁股後邊,總是跟了一群孩子。是跟着他玩,最主要的,是他懷裡抱着收音機,想到了時間,聽那節目。

孑然和村莊裡的孩子,被林子的收音機所誘惑,就跟着林子,去了林子家。聽到關鍵的地方,林子就關了收音機,讓孑然和去的夥伴,給提水、劈柴,才讓聽。孑然就和去的夥伴,忙的屁颠屁颠的,給林子幫忙幹活,然後聽收音機。

不過,一次,孑然和玩,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玩惱了,孑然罵了林子:林子,我日你媽。

于是,過了許久,許久不敢去林子家。

一直到過了許久,孑然終于是受不了林子收音機的誘惑,就偷偷的又到林子家去,還沒有到林子家,在場院裡,林子母親家沖孑然喊:孑然,聽說你要日我,你來日。

孑然不知道林子母親怎樣知道,他罵她。吓得魂都飛了,趕忙跑回了家,從此再不敢去林子家。

村莊裡,有許多的孩子,在林子之後,孑然和有點兒親戚關系的四娃,關系好了一些日子。還和有些親戚關系的靈兒,幺兒好了些日子。

四娃的腿,被村莊裡,一個人挖破地,弄滾了石頭,砸傷了,孑然為此哭了,還說着将來要給四娃報酬。

孑然時常去靈兒和幺幺家。家裡人口多,不富裕。不過,去了,他們家裡,總是有生蘿蔔,他們吃的很香、很脆,也給孑然吃,孑然吃的也很香、很脆。

不過,都沒有好多長時間,因為林子是村莊裡的娃娃頭,得罪了林子,就沒有人找孑然玩。也因為孑然的母親麻名,愛罵人,哪個孩子來了家裡,或者是孑然跟了哪個孩子去玩了,她知道後,就要罵人。漸漸的,就沒有孩子家裡找孑然玩了。孑然偷偷的去找村莊裡的夥伴玩,夥伴說:孑然,你回去,不然你媽罵我們。

孑然沒有夥伴。孑然不滿足家的空間,渴望和村莊裡的夥伴玩,可是,沒有人和他玩。孑然的童年,就充滿了孤獨。

孑然想到了上學的時光。

學校離村莊,有三四公裡。父親送孑然去學校的時候,孑然很興奮,穿了新衣服,背了書包。

在最初的一些時間裡,孑然興奮期過了,感到讀書有些拘束,沒有在家自由、好玩,逃過學。可是,被父親勸說了幾次,打了幾次之後,孑然就不敢逃學了。而且,也漸漸的适應了學校。認識了學校裡的老師,和許多的同學。

學校裡,有兩個老師,一個女老師,微胖,中等個子,人很和藹。一個男老師,個子高,瘦瘦的,頭發自然卷曲着,人有和藹的一面,也有嚴厲的一面,一旦發起怒來,就像豹子一樣。

學校裡,有村莊裡的夥伴,也有其他村莊裡的夥伴。

女老師有個女兒,也在班裡上學。女老師的女兒,瘦瘦的,很是溫柔,一天要麼座在座位上,要麼回她母親的屋子裡了,和人不多說話,也打鬧。一說話,臉就紅了,特别的可愛、漂亮。

孑然在學校裡,雖然也和村莊裡的夥伴在一塊玩,可是,再找不到在村莊裡時的感覺了。因為孑然的心裡,有了學習的任務,也有了其他村莊裡的夥伴,在一塊玩。最主要的是,孑然的心裡,有他不可告人的秘密,他的心裡,不知道怎樣的,對老師的女兒,有特别的好感。

孑然記住了女老師女兒的名字,燕子。也記住了她的樣子。

孑然的心裡,從課本上,從老師的嘴裡,知道了山溝兒之外,更廣闊的地方,盯着天空下的群山,想着山那邊,是什麼樣的地方。心裡就做着長大的夢,長大了,學到了知識,羽翼豐滿了,就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去看看。

這樣的夢,支撐着孑然的靈魂,讓孑然不再逃學,也不再懷念兒時在村莊裡的生活,而是做着夢,盼望長大,盼望飛往山外廣闊的世界。

伴随着孑然長大的夢,孑然的另外的一個夢,也在心裡,開始生根、發芽。

那就是孑然内心深處,對老師女兒燕子默默的喜歡。

孑然的心裡,越來越深的裝下了燕子。他喜歡燕子那濃濃的眉毛,烏黑的眼睛。喜歡燕子那烏黑的頭發,紮着的羊角辮。喜歡燕子,那溫柔、嬌羞的樣子。

孑然坐在燕子後邊,許多的時候,偷偷的看着燕子的背影,那羊角辮,心裡暖暖的,特别的喜歡。

燕子坐在教室裡,會讓孑然感到教室裡,變得明亮了,他的心裡,也踏實了。燕子離開教室,回她母親的屋子去了,孑然的心,也就感到空了,感到教室裡,變得空蕩,就像他的心裡一樣。

漸漸的,孑然就不再像兒時一樣,和其他一些同學一樣,下課了,就出了教室,在操場上追逐、打鬧,喊叫。隻要燕子在教室裡坐着,他也靜靜的坐在教室裡,有時寫作業,有時作業寫完了,就裝作看書。燕子不在教室裡的時候,孑然感到心裡空蕩了,這才走出教室,和其他夥伴玩耍一陣子,心裡就盼望上課,上課了,能聽老師講許多知識,能看到燕子了。

孑然在村莊裡讀書時,那長大的夢想,和心裡對燕子偷偷喜歡的夢,都不是那樣強烈。

夢想變得強烈,是在他去了鄉裡寄宿讀書的時候。

去鄉裡讀書,女老師也到了鄉裡教書,不過,不再教孑然了。

在鄉裡讀書,孑然和燕子,依舊在一個班上。

在鄉裡讀書,孑然認識了一些新的老師。有男老師,也有女老師。也認識了一些其他一些村莊的同學。

不過,孑然的心裡,依舊是長大的夢,和偷偷喜歡燕子的夢。

而孑然對燕子的喜歡,已經成了他學習之外,最主要的夢想,腦子裡,也有了極為豐富的想象。

孑然想着,将來,他能有一座屋子,屋子裡,收拾的漂亮、雅緻。屋子後邊,有一座小花園,花園裡有綠草、樹木;溪流、湖泊、亭子。能和燕子一塊,在屋子裡,幸福生活,在小花園裡,靜坐、漫步,低聲細語,那是多麼浪漫、幸福的事情啊!

可是,孑然知道,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村莊裡,和普通的人,依靠雙手,在土地上勞作,能白天有飽飯吃,夜裡有栖息的地方,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了,給予不了他想要的生活。

孑然知道,他想要的生活,隻有自己創造。

而孑然就想着老師的話語,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讓他飛到山那邊去,讓他走進夢想的生活。

孑然的心裡,就因為對燕子忽然産生的強烈的夢想,而催發了他的欲望,把對燕子的夢,埋藏在心裡,化為動力,用在學習上。

孑然的心裡就想着,等他将來,學到了知識,能展翅飛翔的時候,再把心裡,對燕子的夢,傾吐給燕子,然後,走入他想要的生活裡去。

在鄉裡讀畢後,孑然因為大姐的婚事,去了臨近縣裡一個鎮子讀書,比去家鄉鎮子讀書近。燕子留級了,依舊在鄉裡讀書。

在畢業的時候,孑然都一直把對燕子的夢,埋藏在心裡,想着等到将來,有豐滿的羽翼,能支援他的夢了,再去向燕子傾訴。

孑然對燕子的那份默默的喜歡、夢,支撐了他的靈魂,給了他強大的精神力量,讓他能超越現實的艱難,而把心全部用在學習上,這唯一能讓他走進夢中的道路上。

去臨近縣裡的鎮子讀書,來去幾十裡路,都要走路。周末去走路去鎮子,禮拜的時候,從鎮子走回到家裡。

有許多的路途上,都是孑然一個人,要穿行在無人的山野,和山梁上的山林裡。隻有在一些路途上,能遇到那個縣裡村莊裡,去鎮子上讀書的孩子,才能在一塊,有了陪伴,走也程。

路途遙遠,雨天路泥濘,雪天路滑。孑然摔了許多跤,也走的腰酸背痛。在翻越山梁時,往往餓的頭暈眼花。和一個人,穿行在無人的山野,和山林裡的那份孤獨、恐懼。

不過,是對燕子的夢,對未來飛向山那邊的夢,讓孑然抵禦了現實的艱辛,而咬牙堅持讀書。

而在一塊讀書的一個鎮子上的同學,家裡有錢,也時常欺負他,羞辱他。如果他不去,就打他,罵他。

幸好的是,孑然在熬了一年後,這個同學,爬上高樓,偷看女廁所,摔了下來,雖然沒有摔死,卻是以再沒有來學校裡,欺負他,羞辱他了。孑然從此,就能徹底安下心來,讀書了。

而在其間,還有一個叫霞兒的女孩子,給予過孑然,默默的關懷。霞兒人長的瘦高,瘦高的,很是苗條,清秀。眼睛明亮。對孑然,很是熱情。孑然在她家住過一些日子,她給過孑然好吃的,孑然的衣服,被雨淋濕了,還穿過她的衣服。讓孑然感到激動、溫暖。不過,孑然的心裡,隻有燕子。就把霞兒給予的溫暖、關懷,默默的埋藏在心裡。隻把霞兒,當可愛的妹妹對待。

幸好的是,一晃就臨近畢業了,都要考慮着各自的前途,考學的事情了。

在考學前夕,孑然因為借讀在他鄉,被他告了,不能在那參加考學。讓孑然從夢想的巅峰,跌入谷底。幸好的是父親托付了人,及時把孑然轉回了家鄉鎮子,得以參加考學。

讓父親沒有想到的是,讓家鄉村莊人沒有想到的是,孑然竟然考上了,考上了市裡的一所學校,将來畢業後,就徹底跳出了村莊、土地,成了吃輕松飯的人了。

孑然一時,就成了村莊裡,讓人羨慕的人,孑然就帶着那份驕傲、自豪,在人們的誇贊,和羨慕裡,去那個城市裡讀書了。

城市雖然不大,但是,卻依舊有繁華、熱鬧的地方。也有山,有水的,富有靈性。

走入城市讀書後,孑然的心裡,一時在驕傲、自豪中,雖然像鳥兒一樣,羽翼逐漸豐滿,展開翅膀,往夢想的地方飛去。可是,對燕子那美好的夢,在心裡,開始變得沒有以前那樣深重,也逐漸的模糊,蒼白了。

孑然和那些一塊來讀書的同學一樣,充滿了青春的騷動,打扮自己,穿着時髦。一有空閑的時間,就去城市裡遊蕩。逐漸的熟悉了城市。也開始抽煙、喝酒。孑然雖然不抽煙,但是,卻喝酒。然後,想了辦法,吸引着女孩子的注意。

孑然的心裡,也忽然對班裡,一個女孩子,有了偷偷的喜歡。女孩子苗條的各自,大大的眼睛。後來聽同學說,這是班花。

不過,在一年以後,随着對城市的熟悉,也随着對同學的熟悉,那份騷動,也逐漸的平息了下去。尤其是班裡的同學,因為喜歡班花,被打了。這給一樣騷動的孑然,和同學,當頭棒喝。

而孑然的學習成績,也忽然成了班裡最差的,差點留級。

這些,都驚醒了孑然,孑然的心,就開始從騷動中,平靜下來。

平靜的心裡,忽然些到了村莊,自己的家裡,自己的背景,容不下他太高的夢想。也就在這時,孑然的心裡,想到了自己的學業,也想到了燕子。燕子在心裡,依舊那樣的美好。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面對孑然,雖然有許多誘惑,有女同學喜歡孑然,孑然都默默的拒絕了。心裡,想着學業,想着燕子,把一切夢想,寄托在将來走出學校,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

不過,在畢業前夕,家鄉來的一個學妹,人一樣的害羞、溫柔。讓孑然的心裡,對她有了一些夢想,有了約定,在未來的日子裡,和孑然寫信。

在城市裡,畢業後,孑然就帶着他對燕子的夢,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那個學妹的約定,走出了學校,走入了生活。

孑然想起了他走出學校,走入生活,走入工作、社會後的生活。

孑然剛走出學校,走上工作崗位,對他來說,就發生了接連的事情。先是父親因病去世了,接着,他還沒有從父親去世的痛苦裡走出來,還沒有來得及向燕子表達内心的夢,燕子就跟了别人。把孑然,從夢想的巅峰,推入痛苦的深淵。

孑然被工作,束縛在山溝兒裡,在痛苦的深淵裡掙紮。

孑然對燕子的夢,破滅了。孑然要飛出山溝兒,到山那邊,遙遠的地方的夢想,也一點點的破滅。這讓孑然,感到了絕望。

是對未來生活的渴望,也是家鄉村莊裡,一個女孩子的出現,撫慰了孑然的心,在絕望中,帶給孑然希望,在痛苦的深淵裡,帶給了孑然光明。

女孩子叫梅子。

梅子個子苗條,烏黑的頭發,梳了小辮子,搭在肩頭。梅子瓜子形的臉,眼睛烏黑明亮,眉毛濃濃的,很是清純的樣子。

梅子家裡條件一般,在村莊裡上了幾年書,就回到家裡,給母親當着幫手,做飯、洗衣服。割豬草、喂豬,喂雞。

孑然回到家鄉村莊的時候,梅子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在孑然面前,問着孑然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也勸慰着孑然,要孑然堅強。

梅子的話語,就像陽光,溫暖照料的孑然的心,讓孑然的心裡,感到溫暖,也一點點的撒進了陽光。

春天的時候,梅子和孑然一塊,去山野裡折過花兒,秋天的時候,一塊錢山坡上,找過野果子吃。

梅子的眼睛明亮,笑容燦爛,帶給了孑然希望。

是梅子,讓孑然一點點的叢痛苦的深淵裡,掙紮出來,找到生活的希望。

孑然對梅子,曾經有過想象,可是,在一點點的從痛苦的深淵裡,掙紮出來,内心裡撒滿了陽光後,孑然想着,和梅子之間,有着他感到,無法逾越的鴻溝,有年齡上的鴻溝,梅子比他小一些,更主要的,是孑然感到,有文化上的鴻溝,梅子沒有讀多少書,和梅子之間,不會有内心的共鳴,和交流。

這樣想的時候,孑然渴望和梅子在一塊,内心裡有害怕和梅子在一塊,他有他的夢想,渴望。

梅子不知道孑然内心裡,這些想法,一直那樣純純的,給孑然溫暖的微笑,陪伴孑然,把溫暖,和希望帶給孑然。

在有一天,孑然為了他内心,渴望的愛情,夢想,毅然離開了家鄉山溝兒,去了離家鄉很遠的地方。

在他鄉村莊,孑然沒有尋找到他想要的愛情,和充滿夢想的生活。在一時的激動、興奮,和短暫的甜蜜、幸福之後,把他推入了更為痛苦的深淵。

孑然這時,想到了家鄉,也想到了梅子。

假期,當帶着希望,回到家鄉村莊,渴望像曾經一樣,與梅子在一塊時,才知道,在他離開之後,梅子已經和别的小夥子好上了,在一塊很是甜蜜的樣子,見了他,淡淡的,再回不到過去了。

孑然感到,他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正不知道如何的生活下去的時候,回到機關,機關裡,意外的來了個女孩子,孑然和女孩子,以極快的速度戀愛、結婚。

這撫慰了孑然的心。讓孑然在痛苦的深淵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可是,婚後沒有多久,孑然才知道,女人身體有病,雖然沒有生命的危險,卻需要一輩子吃藥。吃了藥之後,雖然能正常生活,工作,可是,人卻是以顯得木讷,就像木偶人一樣。

這讓孑然,又從短暫的甜蜜、幸福的巅峰,跌入到痛苦的深淵裡。

不過,這份痛苦,與最初帶着希望,追到他鄉村莊,最後遭到背叛、欺騙不同,女人雖然木讷,可是,卻是不離不棄的陪伴,給他做飯,洗衣服,默默的陪伴在他的身旁。

孑然也知道,和女人走到了一塊,再無法掙紮,隻有睜開眼睛,看着現實。

在經曆了一些日子後,孑然感受着女人的陪伴,默默的做飯,洗衣服,想着曾經對他背叛、欺騙的人,忽然感到,女人對他,是那樣的好,心裡,不禁升起溫暖,這份溫暖,驅散了内心的痛苦,和黑暗,一點點的看到光明,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

雖然經曆了小的坎坷,波折,女人最後給孑然生了個兒子。兒子聰明可愛,長的像孑然,也像女人。

這越發給孑然帶去了希望,和溫暖,驅散了内心的痛苦,黑暗,而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時間過好快啊!一晃,孑然和女人,雖然呆過許多地方,走過許多村莊,可是,卻一直不離不棄,把日子在艱難中,平靜的過下去。孩子也健康成長,進入學校,讀書了,一晃,就讀了多少年書,讀到鎮子上了,也長的快和孑然一樣高了,成了小夥子了。

而孑然,一晃,也讓到不惑,進入中年了。

心裡所有的夢,都已經破滅,遠去。就連金錢、地位、名利的夢,也不做了。活着,就是夜裡有栖身的地方,白天有口飯吃,孩子健康成長。

而對于未來的歲月,對于他自己來說,除了死亡,就沒有任何的内容了。

在靜下來時,孑然的内心裡,就總愛回憶。而當那彌留的感覺,忽然湧上心頭時,那回憶,就像電影一樣,匆匆叢腦海裡掠過。

孑然忽然感到,他的人生,是那樣的複雜,又是那樣的簡單,蒼白。出生,兒時,讀書,工作,成家,到此時人到中年。

遇到了許多人,也走過了許多地方。而此時,在彌留的感覺裡,匆匆掠過腦海的記憶裡,在腦海裡,格外清晰的人,是自己的親人,是兒時的夥伴。是暗戀過的燕子。是陪伴過自己的梅子。其他,雖然經曆許多人,在腦子裡,都漸漸模糊,像雲煙一樣飄散了。而就連留在腦海裡的這些人,也都伴随匆匆流淌的歲月,再找不回來了。人與記憶裡的不同,也找不到那時的感覺,和情懷了。

孑然忽然感到,人生就像一場夢,最後,留下的是記憶,最後,連記憶都沒有,是虛空。

孑然的心裡,忽然就想到了死亡的事情。

想到死亡,孑然的心裡,在中年不惑的坦然之後,倒沒有多少恐懼,感到這是無法違抗的生命規律。心裡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妻子、孩子,和自己的親人。

孑然就想到,父親死去多年,母親逐漸蒼老,雖然沒有跟着他一塊過,跟着兄弟在一塊過,但是,卻依舊讓他操心。

也想到了妻子、孩子。

妻子一直吃着藥,維持着病情,能正常的工作着,生活着。雖然和妻子之間,孑然一直感到,缺乏他想要的情感,不是他的夢想。可是,多年的相守下來,妻子一直不離不棄,默默的陪伴,和妻子之間的那份情感,已經融入在血液裡,骨髓裡。在多年默默相守的生活裡,孑然感到,他和妻子之間的情感,其實已經深厚,難以用語言表示,更難以割舍。孑然想着,如果死去了,妻子的病情,會不會是以複發,誰又來照顧孩子。而孩子還年幼,沒有成年,誰又來照顧孩子。

孑然忽然就感到,到了中年不惑的時候,看透人生,人也放下了許多,活得逐漸的輕松,悠閑了。可是,在輕松悠閑中,其實肩膀上,有沉甸甸的擔子,一邊是自己的親人,一邊是妻子、孩子,家庭。如果他死去了,親人失去依靠,家就會因為沒有支撐,而轟然倒塌,這看似平靜的生活,将不複存在。

想到這些,孑然對此時不惑之後,平靜的生活,充滿了依戀,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夠長久。而對生,也充滿了渴望,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的親人,家庭、妻子、孩子。

2018、2、14日草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