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屆年輕人願做“戲中人”

這屆年輕人願做“戲中人”

“勸千歲殺字——得啦個嚨個——休出口——”幾句戲詞不自覺地從高銘遙嘴裡“溜”出來。從七八歲時在曆史典故的熏陶和外公的影響下開始喜歡平劇至今,這已經是他的“日常”。粗略統計,這位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年輕“老票友”2021年線上下看了16場戲,到其他城市旅遊時,趕上哪位名家演出,他都要去看。“去年我去了一次北京,專門去看了‘四大須生’之一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的紀念展。”

這屆年輕人願做“戲中人”

到離家近2000公裡的濟南上大學後,粵劇成了易倩瑩的鄉愁。别人的歌單裡是流行音樂,她的歌單卻是《雪燕南飛》《浪淘沙》《天涯歌女》《帝女花》……清一色的粵劇。從小在廣東佛山長大,看到粵劇電影《白蛇傳·情》被搬上熒幕,她由衷地高興:“更多人有了了解它的途徑。”這部電影在B站評分9.9分,8000多人參與評價,播放1276萬次,1.1萬人評論。有人在評論區講述了自己和閨蜜穿着漢服去電影院觀影的經曆;一位陝西網友“發來賀電”,感慨“啥時候我們秦腔也能有這麼大排面就好啦”;有人關注到字幕是中英雙語,“對國粹推廣很有意義”;還有一位網友感慨,“這是我能低價享受到的人間藝術瑰寶嗎”?

近年來,戲曲電影、戲腔演唱等戲曲衍生表演湧入人們的視野,一些戲曲界人士在網絡“出圈”,戲曲和年輕人的碰撞開始以另類形式出現。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共回收來自121所高校的1531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78.51%受訪者曾接觸過戲曲或相關衍生表演,其中,58.15%受訪者在網上看戲腔演唱、戲曲手勢、穿戴等戲曲衍生視訊,46.26%通過電視、收音機收看或收聽戲曲節目,34.53%在網上看戲曲節目,31.11%到線下劇場觀看戲曲,20.22%曾在學校的戲曲相關活動上觀看戲曲,13.56%曾到電影院看戲曲電影。

新平台上遇見年輕人

“老式的電視機裡傳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小小的螢幕裡是一群穿着紅粉色豔麗服裝的演員……”将時針撥轉至10年前,就讀于九江學院的王鑫回憶起自己對戲曲的初印象。彼時正讀國小二年級的她随着爸媽一起去看望外公外婆,卻不由得被電視裡“新奇”的唱腔吸引了注意力。“當時的我隻知道外公很喜歡看這樣的節目,但戲曲對于當時的我而言,還是有一些晦澀難懂的。”

再識戲曲,是大學課堂上。“在影視鑒賞的時候看了電影《霸王别姬》,被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打動了。”在王鑫看來,張國榮在台上一邊落淚一邊演出的橋段最讓她難以忘懷,“華麗的戲服随着婉轉的唱腔飄動,最深的感觸就是‘太美了’。”

就讀于安慶師範大學的靳雨瑩早早便聽聞,黃梅戲專業是學校裡的特色學科,簡單了解過後,她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學院開設的黃梅戲曲藝俱樂部。現在,她經常在短視訊平台刷到學姐釋出的黃梅戲經典選段表演視訊。靳雨瑩直言,她非常看好這種創新推廣戲曲的形式,“戲曲在年輕人當中的流行度亟待提高,将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有助于戲曲文化的推廣。”

高銘遙、蔡筱君、王鑫和易倩瑩與戲曲的初始,無一不是在祖父祖母家的電視機前。而今天的戲曲引路人,正在從祖輩的客廳向網絡空間延展。中青校媒調查顯示,網絡是受訪者觀看戲曲及衍生表演最主要的場所。8.82%受訪者經常通過網絡觀看戲劇及衍生視訊,8.99%較多觀看,44.26%有時會看,35.11%較少觀看,2.83%從來不看。21.92%受訪者觀看這類視訊的方式是主動搜尋,18.49%被身邊朋友推薦而觀看,50.77%被App推送并點選觀看,8.82%通過其他方式觀看。受訪者的關注點包括舞台故事(61.56%)、戲曲唱腔(48.17%)、戲曲表演形式(43.09%)、服化道(40.85%)等。

常在網上沖浪的年輕人并不排斥戲曲,反而有成為網際網路“看戲主力”的趨勢。抖音釋出的《2021抖音非遺戲劇資料報告》顯示,線上觀看國家非遺戲劇相關視訊的觀衆中,90後、00後觀衆占比超50%。

周美慧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現在已經是北京平劇院的青年演員。演出排練之餘,周美慧喜歡拿手機記錄下平劇演員台前幕後的故事。去年6月,劇團上演《沙家浜》,唱“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前需要風聲和雷聲烘托氣氛,當時很多演員在側幕條(為了防止穿幫,用來遮擋兩側副台的幕布——記者注)用扇子和鐵闆進行拟音,周美慧把這一幕拍下來發到網上,很多網友留言“原來是這樣”“之前一直以為風聲雷聲是音樂伴奏”。演出前後的排練、試音、搶妝,周美慧都會做成視訊分享給大家,“通過演員的視角,帶大家發現平劇更多有意思的地方,讓觀衆對平劇藝術産生興趣,走到劇場看戲。”

在高銘遙的印象裡,平劇從不會固步自封。在1993年上海東方電視台的一檔節目中,平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李世濟就提到,希望電視上能呈現更多平劇表演。“當時有很多人認為,大家都去電視上看平劇了,誰還來劇場看表演呢?但李老覺得,大家都在電視上看到平劇,成了我們的票友、戲迷,才會有更多人來劇場看戲。”

李世濟30年前的一番話讓高銘遙感慨良多。1993年,電視正在“走進千家萬戶”的路途中,和今天的直播、短視訊一樣,立于潮流前沿。30年前老藝術家對大衆傳媒力量的感覺,在今天的戲曲人身上延續。高銘遙經常看淩珂等青年平劇演員的直播。這些演員不僅自己唱,還和業餘票友連麥,教票友怎麼唱。“那可都是‘角兒’!‘梅花獎’得主教你唱戲!”高銘遙相信,這些名家登上最潮流的舞台,帶上平劇“5G沖浪”,隔在戲曲和年輕人中間那層“窗戶紙”被捅破了。觀衆在哪兒,戲曲就在哪兒,“沒那麼遙不可及”。

新形态裡碰見新戲迷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63.23%受訪者認為,一些戲曲衍生表演形式或産品,如戲曲普及視訊、戲腔演唱、戲曲電影等,可以吸引更多人關注戲曲;62.90%受訪者認為創新的表現形式值得宣揚。

王鑫經常在短視訊平台刷到“上戲416女團”的視訊:“第一感覺是驚豔,直覺的視聽覺沖擊配上評論區詳細的科普,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戲曲文化的方式。”

2021年11月初,“上戲416女團”火遍全網,網友的好評接踵而至——“果然老祖宗的文化遺産真香”“我隻聽了100遍而已”“國粹才是頂流”。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成員之一邊靖婷曾表達,她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人們敲開平劇之門。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29.20%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集文化與美感于一身的戲曲;16.00%受訪者認為,戲曲是傳統文化精華,但有些過時;而有38.01%受訪者認為,一些戲曲轉化的表現形式,如戲歌、戲腔演唱等很時尚。

2004年,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開始世界巡演,引發轟動,有媒體報道稱其“使得昆曲的觀衆年紀下降30歲”。青春版《牡丹亭》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巡演,在今年年初舉辦的“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上的演出,開票第二天票就售罄了,還應觀衆要求加演了一場。

戲歌、戲腔演唱、戲曲電影……戲曲文化的“跨界”為其争取觀衆的同時,創新對戲曲到底是好是壞的争議,也從未中斷。調查顯示,54.58%受訪者認為适度創新可以,但不要摻雜過多東西而不倫不類;29.62%受訪者認為需要警惕打着傳統文化旗号的爛俗改編;11.56%受訪者認為改變形式會破壞戲曲本身的意蘊;10.15%受訪者認為戲曲的“跨界”破壞了戲曲本身的結構和體系。

在平劇演員周美慧看來,“傳統的平劇劇目不能随意糟改,而這些戲曲的有機創新,挖掘整理新劇目,或者根據當下的社會創作新的劇目,也确實受到了很多年輕朋友的喜愛。”

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尚長榮曾表示,“如今,許多優秀的戲曲作品都被拍成了電影,很多網站、App成為戲曲展示平台。許多戲曲院團和戲曲人都在上面開通賬号,以短視訊的形式普及推廣戲曲。資訊時代,戲曲人不應墨守成規,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小的一方舞台。網絡上短平快的傳播手段,也的确能快速拉近與網友的距離、培養潛在的觀衆。我們不應排斥,但同時也要注意尺度和分寸,萬不可惡搞,偏離戲曲傳播的初衷。”

“上世紀60年代,老一輩平劇藝術家馬連良先生、譚富英先生等創演《趙氏孤兒》,就是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現在非常‘出圈’的《穆桂英挂帥》,本來是豫劇曲目,梅蘭芳先生把它改編成平劇,結果一炮而紅。”高銘遙的記憶儲備裡,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博采衆長才能成為大師”。

這屆年輕人願做“戲中人”

戲曲最吸引高銘遙的,是戲中的故事和戲文的表達藝術。“就拿這句來說,‘臣願學嚴子陵垂釣矶上,臣願學鐘子期砍樵山崗,臣願學諸葛亮躬耕隴上,臣願學呂蒙正苦讀寒窗。’我們平劇有句話叫‘四賢四雅四季花’,形容這一句話裡就有4位賢士、4個典故。”

“可惜的是,戲曲在年輕人當中仍算是小衆愛好。”王鑫直言,承載了較大故事量的戲曲還不是特别能吸引年輕人,“随着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年輕人對表現力、節奏性強的說唱類音樂更加感興趣。”

随着聲色各異的流行文化變換着各種姿态,想盡辦法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戲曲這類傳統藝術常常曲高和寡,“票友”一詞對年輕人而言,也顯得老派而陌生。觀衆的稀缺和局促的市場緊密相關,據《中國統計年鑒2018》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共有登記在冊的平劇、昆曲類演出機構145個,從業人員8076人。 當年平劇國内演出共3.1萬場,觀衆1854萬人次,收入合計19.3434億元,其中包含财政撥款14.8431億元,純市場化票房收入隻有4.5億元。

“不能作壁上觀”成了一些愛戲年輕人的共識。平劇表演藝術家、馬派老生傳人張學津晚年被病痛折磨,卻加快了收徒的速度。2012年9月,身患肝癌的他已經卧床不起,躺在病床上也得給徒弟說戲。“老藝術家就怕走後沒把前輩傳下來的東西全教給弟子。”還有很多當代戲曲人,都特别希望看到年輕人學戲,很多人願意不收學費,把一身本事傾囊相授。這些故事讓高銘遙也不自覺地把自己納入平劇傳揚人的行列。“影響力大、傳播力廣的戲曲人多做一些,我們這些喜歡戲曲的年輕人力量有限,但能做小事兒也要多做。”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60.98%受訪者希望戲曲專業人士多用創新形式展示戲曲,60.65%受訪者希望年輕戲曲人能多為戲曲傳播貢獻力量,50.17%受訪者希望媒體、自媒體等多傳播戲曲文化,35.94%受訪者希望短視訊等平台可以對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認證、對魚龍混雜的相關内容進行有效管理。

蔡筱君身邊有一些河南朋友,“他們哪怕不聽戲,也能唱幾句豫劇。”這樣紮實的群衆基礎讓蔡筱君羨慕。這也是高銘遙常常琢磨的問題。有一次他在劇院裡看平劇名段《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旁邊有一個年輕人悄悄問同來的人,台上的角色是不是武則天。高銘遙哭笑不得卻也十分了解,“這一段講的是明穆宗死後,李豔妃垂簾聽政的故事。如果不了解這段曆史,很難看得明白。”許多戲曲中的曆史故事、戲劇角色對人們來說頗為陌生,加上戲詞大多是文言文,聽不懂成了觀衆被“勸退”的一大原因。

蔡筱君在社交平台有2000多粉絲,他釋出的短視訊有一大半都和平劇有關——平劇妝容、平劇選段,還有不少參加平劇活動的内容。他希望盡可能将平劇中的内容還原成日常生活的故事。偶爾開直播,他就把經典劇目的故事拆成大白話講給觀衆聽。“講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戲,講人物、講劇情,講一會兒再唱幾段。”蔡筱君覺得自己講得不如專業老師細緻,但是“特别好玩”。

易倩瑩曾就讀的國小是粵劇特色學校,2018年,學校還舉行了粵劇進校園10周年展演。她在朋友圈看到老師、同學發了表演有線上直播的消息,專門在直播間“蹲守”。看到舞台上的國小弟、國小妹,當年的自己浮現在眼前。那時粵劇“身段操”是每天課間操的必備“節目”,小小的她站在班級最前頭,擔任領操員;還有粵劇名家到學校指導、粵劇社團的同學把苦練多時的劇目搬上舞台……

那些年耳濡目染的痕迹就嵌在她的歌單裡,“最喜歡1957版的《帝女花》選段《香夭》,被重新演繹了一遍又一遍,仍是經典中的經典。”婉轉的戲曲常常在在她的寝室裡環繞,“明月照海濱,萬裡流銀,玉宇無塵,花香暗飄近……”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畢若旭 程思 羅希 王軍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