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人生大事。一個真正的閱讀者會從閱讀中獲得兩項人生助益:一是發展出更強的學習能力,既能取得更佳的學業成就,又能終身學習和成長;二是發展出獨立建構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能力,獲得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更高品質的生活。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為某種具體的、功利的目标培養閱讀能力,不但很難成功,而且即便有所進展,也隻是将閱讀這件美好的人生大事降格為用之即棄的工具。閱讀力不僅決定着孩子的文本了解力,奠定着各科課業成績的底層邏輯,還反映着孩子的專注力和持續學習能力,在孩子建構人生的過程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什麼是閱讀?

中文詞典用“看(書報等)并領會其内容”解釋“閱讀”的字面意思;認知心理學家用神經元、編碼、提取、意義等專業詞彙解說閱讀行為中的心理機制,将閱讀解釋為通過視覺接受文字、圖表、公式等形式的符号,通過大腦進行吸收、加工,以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思的過程。

在這兩者之間,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閱讀”這個詞來讨論人類的閱讀行為時,又極少界定自己所說的“閱讀”到底指的是具有哪些特征的行為,大家似乎預設彼此使用的是完全相同的含義,但事實上,彼此差異極大。

比如,如果将“朗讀”視為一種重要的閱讀行為,就暗含了“讀出聲音”是正常、普遍的閱讀形式的含義。但作為人類重要的擷取資訊的方式之一,閱讀的正常形式、普遍的閱讀形式的含義。但作為人類重要的擷取資訊的方式之一,閱讀的正常形式是不出聲也不“唇讀”的默讀。

如果認為“指讀”是兒童閱讀必要的輔助手段,就暗含了為學會閱讀,需要從指讀開始的意思。但事實上一個人閱讀時手指需要在頁面上逐字移動是“閱讀困難症”的表現之一。

認為孩子參與“親子共讀”就是他在閱讀,更是偏離閱讀的自然狀态的想法,因為如果說一個人在閱讀,通常指的是“他自己”在讀。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是以,讨論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極有必要首先理清,我們所說的“閱讀”的确切含義。

真心爸媽認為,閱讀是通過閱讀材料擷取資訊的過程,但并非用任何方式通過閱讀材料擷取資訊的過程都是真正的閱讀。當我們談論一個孩子或者成人有閱讀習慣、熱愛閱讀時,其實是特指:

(1)他本人獨立、自由地從閱讀材料中擷取資訊,不借助他人的陪伴、講解、轉述,就是“我讀”。

(2)他有強烈的閱讀意願,非常樂于進行閱讀活動,不需要由他人驅動或者監督,就是“我想讀”。

(3)他能自己選擇閱讀材料、掌控閱讀過程,并能從多種類型的閱讀材料中擷取資訊,而不局限于某一固定類型的讀物,就是“我會讀”。

(4)他能相對長期地進行閱讀活動,并從中持久受益,就是“我持續讀”。

人們在兒童閱讀的範疇之外談論閱讀、閱讀的價值、閱讀之美時,所指的都是這種狀态的閱讀,它也是成熟讀者閱讀時的自然狀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正的閱讀”。

兒童閱讀自然不應該與這種狀态割裂。閱讀打卡、親子共讀、繪本閱讀、朗讀、指讀,很大程度上都偏離了閱讀的本意。一個孩子的閱讀活動如果從不主動、不自由、被陪伴、被監督、被灌輸、被訓練開始,就無法順利發展成真正的閱讀。

在讨論培養孩子閱讀能力時,為與兒童閱讀的大部分現狀相區分,真心爸媽将這種狀态稱為“自主閱讀”——由一個人獨立進行、自主掌控的主動閱讀活動,包含我讀、我想讀、我會讀、我持續讀四個要素。

2、個人化的自由閱讀

對于一位真正的閱讀者來說,閱讀是純粹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的、自由的私人活動——由他本人親自進行,他想讀什麼就讀什麼,想什麼時候讀就什麼時候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不需要别人陪伴,不需要向别人報備,不需要由别人講解、轉述,他獨立地從閱讀中獲得收獲,他的收獲也無需由别人評判是否夠多、是否夠好。

一個成熟的閱讀者也會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發展出自己的閱讀技術,他知道自己想怎麼讀,也知道自己能怎麼讀。

有人喜歡做大量卡片,有人從不做卡片;有人每讀一本書都做讀書筆記,有人從不做筆記;有人喜歡給讀過的書寫書評,有人酷愛讀書但從來不寫書評;有人喜歡自己默默享受好書,有人喜歡把閱讀所得與他人讨論、分享;有人讀書時喜歡咬文嚼字,有人讀書時喜歡一目十行……這些都是閱讀者自己的閱讀技術,也是他們各自的閱讀自由。當感到有需要時,一個成熟的閱讀者也會主動學習新的閱讀技術,但沒有人可以逼迫他們去學習什麼“必備”的方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一個成年人獲得到這樣的權利毫無困難,因為他繪本能地捍衛自己的這些權利,也有能力抵抗來自他人的幹涉,而且大部分成年人也懂得,貿然幹涉甚至批評他人的閱讀是失禮、冒犯的舉動。

但我們的孩子要獲得一個讀者的權利、要保護自己的閱讀生活,讓閱讀成為完全基于自己意願的個人活動,會困難得多。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不識字就看不懂書,一定要父母給朗讀或講解才能閱讀。孩子由此失去了自己閱讀的權利。等到孩子自己能讀了,很多父母又認為孩子自己都會“讀得不好”,總是試圖介入孩子閱讀的各個流程——

為孩子選書:這本書,你該讀這本; 哪本不好,你不要讀。

為孩子做計劃:我們今天讀這本,明天讀那本。

為孩子定目标:我們這學期要讀完這些書。

為孩子規定閱讀的“标準動作”:你要做筆記、摘抄好詞好句、寫讀後感;你要專注讀完一本書,不能三心二意;你要讀得快點,好提高效率;讀書時你要把心思放在書的内容上,不能想東想西……控制孩子的閱讀收獲:這本書講的是這個,你這麼了解才對,我來給你講……

孩子由此又失去了決定“讀什麼”和“怎麼讀”的權利。父母希望借助這些指導、監督、審視、批評,為孩子打造父母理想中的閱讀生活,但直接的結果常常是孩子把閱讀當成了父母布置的“作業”。

我是幸福孕,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有愛有思想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知識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讓育兒更輕松,讓教育更有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