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 文 / 自 然 / 生 活
銀 川 晚 報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台 |第 1091期
谷雨這天,驅車來到黃河邊的一片桃林,遠遠看見有一家人在河邊野餐,身邊的孩子在試着放風筝,幾次努力,都沒有成功,但笑聲不斷。能在自然中放松下來,真好!今天要推薦的這些書,可以幫助大家打開新的視角去觀察自然,願在大自然間,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呈現出本真的狀态。
敬畏自然
看到生命的美好與重要
野餐成員張雅君為了這次出行,特意準備了放大鏡、玻璃瓶、鑷子、雙面膠,還有一個空白頁的筆記本。翻開這個本子,裡面已經有一些樹葉、花朵的标本,她說,這是之前帶孩子出去玩時孩子自己收集的。後來就養成了習慣,隻要去戶外玩,就一定會做一些收集,一方面可以把知識點整理出來,一方面,也是每一次親近自然最好的見證。
在張雅君看來,兒童的心是純淨的,也是充滿興趣的。從雨後的露珠,到飛行的蜻蜓,再到浩瀚的天空,他們對一切保持好奇,還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自然記錄下來。這一點,有時大人都會自愧不如的。
“疫情為我們帶來挑戰,同時,也促使我們深度思考究竟如何與自然相處。”張雅君說,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自己越來越體會到,比起讓孩子記住自然中的科普知識,更重要的是建立與大自然的連接配接,保持對自然探索的欲望,可以更深刻地領略自然之美。“這也是我們欠缺的,是以,很希望能推薦一些啟發我們如何貼近自然的書,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看到生命的美好與重要。”
不同的角度認識自然
“我之前給孩子買過《魔法大自然》這套書,真的是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其中包括《親親自然》《探索自然》《地球夥伴》《友善地球》總共四冊,每冊五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圍繞維特、賽芙一家和主人公小精靈展開的。”張雅君介紹說,其中《親親自然》,用故事的方式打開孩子視、聽、觸、聞等感官,帶領孩子領略自然之美,而且,每個故事中都涉及動植物30多種,再加上對環境細緻美好的描寫,讓孩子讀完之後分分鐘都有想走進大自然的沖動。“其他幾本也都從不同的角度,教給我們去認識自然。”
在銀川做自然教育的老師木子說,很多家長對自然類的書有偏見,覺得就是給孩子看的,其實一本好書,往往沒有年齡界限,不同年齡的讀者,會從中汲取各自的養分,感受不同的閱讀樂趣。倘若囿于童書、非童書的界限,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會失去很多美好的遇見。比如《手繪雲圖》這本書,就介紹了28種常見的雲,是可以與孩子們一起辨雲觀天的入門讀物。木子介紹說,這本來自法國的氣象科普讀物,對于各種形态的雲,都做了詳細闡述,并配以大量圖檔,直覺、一目了然。通過這本書,孩子們可以從中擷取雲的相關知識,掌握雲與一般天氣之間的關系,是一本難得的優質氣象讀物。
推薦書目
《手繪雲圖》
作者:[法]朱莉·吉揚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社
《魔法大自然》(全4冊)
作者:自然魔法棒團隊
出版:中國紡織出版社
感受身邊的大自然,妙趣多多
書中的自然還有哪些妙趣?作為甯夏林業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朱強平日裡幾乎都在田野、在林間,這次我們特别請教他,從不同角度推薦了書籍,給我們展現了不一樣的自然,以及和自然做朋友的方法。《荒野有歌》《自然野趣DIY》《大森林》《去野外》……每一本書,都能為孩子和大人,打開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令人樂于感受身邊的大自然。
比如《自然野趣DIY》一書,作者以豐富的自然體驗和美學基礎,搜羅自然素材,完成許多繪畫、印染等藝術創作,讓人通過這種方式重制自然之美,增添生活樂趣。朱強說,很多家長現在都在帶孩子做“拓印”,而在這本書中,作者專門以單章介紹拓印内容,“書中介紹了樹葉拓印、動物腳印拓印、葉脈化石紀念物,其中樹葉拓印是最為簡單的。”朱強說,雖然制作材料簡單,但是挑選适合拓印的“葉子”卻是一門學問。對初學者來說,葉脈突出的葉子是最佳選擇,像常見的芭樂、水麻的葉子就是最好的拓印材料。“其他很多和自然互動的内容,在書中都有詳細展開。”
透過這些生動有趣、文圖優美、深入淺出的自然類書籍,要和自然做朋友,或許就不難了吧。
推薦書目
《荒野有歌》
作者:徐仁修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自然野趣DIY》
作者:黃一峰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社
《去野外》
作者:貝爾納多·卡瓦略
伊内斯·特謝拉·多羅薩裡奧
瑪利亞·安娜·佩謝·迪亞斯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森林》
作者:徐剛
出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文|王敏
編輯|七樓 齊雨
值班主任|李振文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壹度文化】出品
用最易讀的方式解讀銀川文化
文化深1° 視角多1° 情懷濃1°
深度剖析銀川城市文化現象
獨家記錄銀川文化情懷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