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作者:宋家婷

在與新冠疫情的漫長纏鬥中,2022年的4月即将劃上句号。這個句号并不圓滿——今年以來,中國天津、長春、廣州、上海等多個汽車重鎮先後因疫情停擺,包括一汽豐田、南北大衆、上汽通用、特斯拉等國内外車企陷入停滞長達十數日,市場損失難以預估。

在四月第三周,長春宣布社會面清零、企業逐漸恢複正常生産;上海市經信委也建立了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啟動實施複工複産。經過一周時間,上海已有70%實作複工複産。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救市政策也為汽車市場恢複活力打了一針強心劑。

4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意見》,要求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同時要求限購地區因地制宜逐漸取消汽車限購,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這意味着,自2010年起綿延十餘年的汽車限購政策終于松動了。此前十數年,除了上海早就實行車牌拍賣制度,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杭州等多個城市相繼實施了汽車限購政策。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汽車限購的初衷在于控制城市擁堵、廢氣污染。但在連續兩年的抗疫過程中,國内汽車業遭受沉重壓力增長停滞不前,相關部門多次提出推動汽車消費轉型更新,放寬優化汽車限購政策,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轉變。

取消限購會給汽車業帶來多大的利好尚未可知,但當下汽車業深受産銷不振的雙重影響,複工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既要複工複産,也要從消費端提振消費。

奧密克戎影響遠超預期

從前四個月的戰疫情況來看,新冠變株奧密克戎的影響遠超人類想象。

根據乘聯會資料,今年一季度乘用車累計銷量491.5萬輛,同比下降4.5%。其中,3月更因疫情多地擴散,吉林、上海接連進入靜默管理,兩大汽車重鎮的停擺給汽車生産和銷售帶來了不小沖擊,乘用車零售量157.9萬輛,同比下降10.5%。一汽-大衆、華晨寶馬、上汽通用等企業3月産量下滑幅度均超30%。

原本行業以為這已經是頂點,但從實際情況來看,4月份的情況顯然更糟糕。一份廣為流傳的檔案截圖顯示,截至4月17日,多家主流合資車企、主流自主品牌車企當月上險量跌幅多超過五成。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在此前提下,汽車行業協會皆悲觀判斷,4月乘用車零售量将在110萬輛上下,同比下降31.9%。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沖擊的不僅是整車廠,也不止于汽車産業。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上海不僅是中國最主要的汽車生産基地之一,也是全球機械、電氣裝置、晶片半導體等多個産業所在地,是以上海不僅是長三角、中國市場,也是全球供應鍊中的重要一環,上海長達一個月餘的防控管制,使得各個産業供應鍊都受到了嚴重沖擊。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上周,半導體制造商安森美釋出通告稱,由于上海、深圳、蘇州和樂山的封閉,安森美在中國的材料、裝置和服務供應商的服務發生中斷,不得不考慮關閉其中國全球配送中心。在汽車業務上,2020年安森美是全球第七大車用半導體供應商,市場佔有率占比為4.2%。

不僅安森美,根據公開報道,蘋果公司的三家主要供應商也面臨停産困難,蘋果相關産品發貨日期大幅延期。

對此,橫跨汽車、消費電子業務的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BU CEO餘承東就發朋友圈稱,如果上海不能複工複産,到5月份涉及上海供應鍊的科技以及工業産業可能會面臨全面停産。

不止華為,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對比表示擔憂,并呼籲、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門工不同努力、全力協調複工複産。

一線經銷商:産銷兩虛,靠庫存支撐

停工容易複工難。目前來看,一線市場特别是汽車經銷商層面仍舊難言樂觀。

人汽傳媒從市場層面了解到,因天津、長春兩個最主要的生産基地相繼停産十數日,一汽豐田一線經銷商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

特别是華東地區的經銷商深受“無米之炊”之痛。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一汽豐田杭州投資人錢進告訴人汽傳媒,由于一汽豐田新車是通過上海運轉至華東各地,但在工廠停産之前一周左右生産出來的新車抵達上海港之後,因物流停止的原因無法運轉,導緻一個多月時間裡沒有新車到店。

這給一線銷售帶來了難題,截至目前,該經銷商單店一個月損失100輛新車銷售量,較之前減少了80%。

“一個多月沒有車到(店)。”他感慨,沒有新車到店,就隻能靠幾十輛庫存車先撐着,這使得本來在4月份可以交車的客戶也不得不延遲傳遞。就4月份來看,幾乎100%的訂單無法按時傳遞。

特别是暢銷車型,一汽豐田新上市的幾款SUV關注度最高,但一直處于一車難求的狀态。該經銷商告訴記者,目前店裡該接訂單還是接,但因為不确定傳遞時間,隻能跟客戶提前打好招呼、并在訂單裡注明傳遞可能會延期。

這使得訂單有了不少變數。“真的如果要延期,客戶能不能等得了、會不會去改其它品牌,這個咱們也控制不了,隻能到時候再說。”他歎氣。

北京地區的一汽豐田經銷商也是如此。暢銷車型無一例外都沒有現車,需要提前預定,根據不同的車型配置,有的需要等待1個月左右才能提到車。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對于一線經銷商而言,不光是沒有車的問題,更頭疼的是客流量不足問題。上述杭州經銷商告訴人汽傳媒,該店今年客流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左右,他進一步表示,全國情況都差不多。

在他看來,疫情影響隻是原因之一,客戶的消費習慣變化也是重要原因。但顯然,傳統汽車經銷商還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針對今年整體銷售壓力較大的情況,不少經銷商都表示,期待廠商能夠針對現狀适當調整供需結構,比如暢銷車型、盈利車型生産量上調多一點,盈利能力差的車型生産量往下降一點。

“共克時艱”:現金扶持、考核減免

汽車行業普遍認為,盡管企業陸續恢複生産,物流運輸逐漸解封,但産業鍊整體恢複至疫情前水準仍需較長時間。

特别是一汽豐田,由于長春、天津的主要生産基地恰好位于幾個中心管控區域,一汽豐田也是以遇到了較之其它汽車品牌更為嚴重的影響。原本一汽豐田今年計劃沖擊沖刺百萬輛銷售目标,但年初開始的疫情反撲使得這一年度目标變數陡增。

在不放棄盈利目标、不放棄2022年百萬輛目标兩大目标的基礎上,一汽豐田推出多實打實的項扶持政策提振一線經銷商信心。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其一是對中高風險經銷店實施資金支援。針對2022年3月内确定為中高風險地區的經銷店,以及雖未調高風險等級但當地政府明确公告實作市級、或區縣級,街道行政區域管控,或實行全員核酸檢測所在市、或區縣,街道的約247家經銷店,一汽豐田承諾将給予每店最高2.5萬元的資金支援,以減輕經銷商經營壓力。

其二是為經銷商提供多方面的營銷建議,助力門店正常經營。其中包括,實施無接觸展廳接待、上門交車等營銷動作,同時確定安全的作業環境,以帶給客戶及員工的安心感、安全感;強化直播等線上手段,跟進滿足客戶服務需求;強化店頭産品、服務等教育訓練工作,持續提升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更好地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體驗。

其三是根據疫情狀況調整或減免經銷店的考核評價。針對受疫情影響難以正常經營的經銷商,一汽豐田對其實施考核評價調整或減免,同時各業務部門将根據疫情的發展态勢,對多個業務項目的期間評價進行調整或減免。

對此一汽豐田經銷商表示,目前上述政策皆有落地,特别是對于疫情影響到關店或者經營無法持續的經銷商,廠家都會對其當月目标做調整,“所有店都有”。

“人汽”汽車企業該如何應對“産銷不振”

除此之外,抗打的新車更加令人心動。讓一汽豐田經銷商倍感欣慰的是,豐田純電動車bZ4X終于要上市了。根據計劃,4月28日bZ4X正式開啟預售,“五一”後新車可以到店,經銷商對這款電動車信心滿滿,但新車何時可以啟動傳遞仍舊存在諸多不确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