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首付、0利息、價格打“骨折”,合資汽車品牌謀求“以價換量”

0首付、0利息、價格打“骨折”,合資汽車品牌謀求“以價換量”

華夏時報

2024-05-29 18:28釋出于北京華夏時報官方賬号

0首付、0利息、價格打“骨折”,合資汽車品牌謀求“以價換量”

随着自主品牌的技術提升,以及價格戰的持續更新,合資品牌面臨着較大壓力。

根據中汽協資料顯示,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佔有率為63.5%,同比上升8.4個百分點,創曆史新高。這意味着,合資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已不足四成。其中,美系、韓系、法系等市場佔有率僅維持在個位數。

那麼,随着車輛持續降價,以及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推動,合資品牌的銷量是否有所好轉?帶着這個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在近日走訪了北京多家合資品牌4S店,在價格調低的情況下,各店在客流量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

從加價到不斷優惠

在4月份,新能源汽車的零售率一度沖破了50%大關,這意味着新能源汽車成為大多數使用者的選擇。然而,燃油車市占率被超越,僅僅隻是第一步,随之而來的是無休止的降價。在業内看來,合資品牌長期以來擁有較高的品牌影響力和過硬的産品品質,是以會在早前出現加價的情況,不過在市場需求降低後,價格下降也幅度較大。

記者在一家雷克薩斯門店了解到,曾經需要加價3—4萬元左右才能買到的熱銷車型雷克薩斯ES已經不再加價,反而有4—6萬元的優惠。以指導價為29.69萬元的全新雷克薩斯ES200卓越版為例,落地價在26萬元左右。

可以看出,在競争激烈的豪華車市場,雷克薩斯的加價體系已經崩塌,考慮到此前該車需要加價購買,是以現在的價格已經可以說是大幅下滑。

在寶馬4S店,記者了解到新能源車型優惠幅度巨大。以寶馬i3的40 L耀夜套裝版為例,其指導價為38.39萬元,現在終端裸車價格在22萬元左右。在價格不斷下調的情況下,寶馬i3在近段時間達到了月均銷量5000輛的成績,在豪華品牌純電車輛的銷量中名列前茅。

除了新能源車型外,寶馬的燃油車型也有較大的優惠力度,其中寶馬X1已經降至20萬元以内。據銷售人員介紹,指導價為31.69萬元的四缸入門版寶馬X1 sDrive25Li X設計套裝,有近13萬元的優惠,在優惠過後,裸車價格已經到了19萬元左右,再算上購置稅和保險,落地價在21萬元左右。

在一汽-大衆4S店,記者了解到現在店内大部分車型均有優惠,幅度在3—9萬元不等。以指導價為21.79萬元的探嶽為例,目前該車有5萬元的現金優惠,如果分期購買優惠金額可以達到6.3萬元。“目前的優惠已經是近期的低點,除了能夠給予現金優惠外,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裝飾、保養等優惠。”銷售人員表示。

此外,廣汽本田、上汽大衆、英菲尼迪、長安福特、北京現代等合資品牌均有着不小的優惠幅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很多4S店都在推動按揭貸款,例如東風日産推出的0首付貸款活動、北京現代的0息貸款方案。同時,部分車型隻有貸款才能享受最大的優惠折扣。有店内銷售人員給出的做法是,可以貸款80%年限5年,在還款滿2年之後提前還款,這樣做在減少壓力的同時也無利息産生。

在以舊換新方面,大多數4S店也都有以舊換新方案。沃爾沃門店銷售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店内置換補貼在2萬元左右,消費者可以将車輛開到店内,由我們去進行後續評估工作,節省時間。”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有些車型價格并不是底部,還可以與銷售進一步溝通,增加現金優惠或者購車福利等。

從躺平到尋求突破

事實上,近年來合資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下滑與自主品牌的崛起有關。汽車分析師王坤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自主品牌正在通過調低價格的形式去搶占合資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而除了降價外,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方面的技術布局也是消費者選擇的一點。”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有同樣看法,他表示,合資車企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很長一段時間内更是技術先進性和高品質産業鍊的代表,對自主品牌的發展壯大也提供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但随着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合資品牌原有的産業優勢正在弱化,産能壓力也持續增大。

在此背景下,合資品牌也開始進行大力轉型。其中,本田汽車在近日舉行了新聞釋出會,本田汽車CEO三部敏宏表示,到2030年,本田将投資10萬億日元(約4620億元人民币),緻力于電動化轉型。而此前,本田電動化轉型的資金投入為5萬億日元,可見本田已經下定決心推動新能源發展。

根據最新規劃,2030年,本田将在全球推出共7款電動汽車,屆時純電動車型和燃料電池汽車在全球範圍内的銷售占比将達到40%,純電動汽車的年産量将達到200萬輛以上,到2040年将實作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全球銷售占比的100%。

日産則将繼續深化“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從2024财年開始,日産就推出了全新戰略“The Arc日産電弧計劃”,并計劃在電池産能領域方面投資4000億日元以上。按照該計劃,日産将在未來三年陸續推出30款新車型,其中包括16款電驅化車型和14款燃油車型。

在北京車展上,寶馬集團展示了BMW新世代概念車、純電動BMW i4、新BMW M4等重磅産品。同時,MINI品牌完成了全新電動MINI Aceman的全球首發和全新電動MINI Cooper的中國首秀。根據規劃,首款量産BMW新世代車型将于2025年推出,在首款車型投産後的24個月裡,至少将有6款新世代車型推向市場。

奧迪也在5月20日與上汽集團簽署了合作協定,進一步加強本土合作,共同為上汽奧迪開發多款高端智能電動新車,并聯合開發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數字平台,基于該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網聯車型。

此外,豐田、英菲尼迪、奔馳等品牌也在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汽車行業觀察員許嘉新對記者表示:“在目前的汽車消費環境,使用者的需求已經有了多種改變。海外品牌想要在這個時間段搶占中國的汽車市場佔有率,就要貼近中國使用者的需求去進行開發。這個過程可能會很複雜,也很耗時間和金錢,但這也是海外品牌存活的根本。”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檢視原圖 71K

  • 0首付、0利息、價格打“骨折”,合資汽車品牌謀求“以價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