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撰文 | Fiesta ST

編輯 | 雅 瀾

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意見》。對于汽車行業來說,人們似乎從中看到了久違的春天——這份檔案中,明确提及放寬限購、鼓勵新能源汽車下鄉、促進汽車消費。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意見》中指出,鼓勵和引導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電商平台和現代服務企業向農村延伸,推動品牌消費、品質消費進農村。以汽車、家電為重點,引導企業面向農村開展促銷,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推進充電樁(站)等配套設施建設。

同時,破除限制消費的障礙壁壘。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地區逐漸增加汽車增量名額數量、放寬購車人員資格限制,鼓勵除個别超大城市外的限購地區實施城區、郊區名額差異化政策,更多通過法律、經濟和科技手段調節汽車使用,因地制宜逐漸取消汽車限購,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意見》還特别提到後市場和皮卡:建立健全汽車改裝行業管理機制,加快發展汽車後市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落實小型非營運二手車交易登記跨省通辦措施。對皮卡車進城實施精細化管理,研究進一步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針對日漸凋敝的車市行情,國家将出台汽車市場刺激政策的傳聞已經多次傳出。

2019年,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釋出方案,制定六大措施促進汽車消費,涉及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新能源補貼、農村汽車更新換代等方面;

同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漸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2020年2月,《求是》雜志刊登了重要文章,明确指出:“擴大消費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着力點之一”,“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适當增加汽車号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産品消費。”

2021年8月,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在2021中國汽車新消費論壇上表示:工業和資訊化部将推動各地取消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地方出台更多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再一次出台相關政策,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提振汽車市場的景氣——作為中國經濟重要支柱的中國車市,已經到了堪稱危險的程度。

乘聯會最新釋出的4月第二周車市資料顯示,乘用車零售18.7萬輛,同比下降39%。據4月調研顯示,各大廠商零售目标同比大幅下滑,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在110.0萬輛左右,同比下降31.9%。增長明顯的新能源車銷量,已成為中國車市的遮羞布,如果沒有新能源托底,近乎腰斬的銷量資料将更加駭人。

與此同時,中汽協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也顯示,今年3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達63.6%,同比上升8.1個百分點,環比上升7.5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上次這一指數超過60%,還是2020年年初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候。

然而,政策的刺激,到底能夠對車市起到多大的作用?仍然要打一個大大的問号。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目前,”北上廣深“以及杭州、天津、石家莊及海南省等地均實施了限購政策。此前政策曾多次呼籲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隻有貴陽在2019年響應,廢止了汽車限購政策。後來廣州和深圳、北京等城市也陸續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名額。

放寬限購的政策,卻并沒有産生強效果。以2019年就取消限購的貴陽為例,2020年全年汽車銷量大幅下滑17.36%;2021年,貴陽全年汽車銷量再度下滑0.5%。貴陽的乘用車市場規模,從2019年年銷量超過18萬輛,到2021年隻剩下15.8萬輛。

無論是購置稅優惠還是汽車下鄉,這些招數就像是強心針,在2009年、2015年的兩輪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補貼政策,确實逆轉了當年出現的銷量連續下滑趨勢。但對于2022年的中國車市來說,無論是汽車下鄉、還是放寬限購,都無法立竿見影地解決問題。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今年以來,汽車銷量之是以明顯下滑,疫情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在疫情沖擊下,大多數4S店門可羅雀,成都、重慶多家經銷商表示,到店率在3月下降至少三成。而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本輪疫情沖擊下,國内已有近20%的經銷商門店關門歇業。

4月初以來,多家車企更受疫情影響停工停産,包括坦克300等暢銷車型都被迫中斷生産。可以預計,接下來幾個月的終端銷量,可能受到生産端傳遞而來的更大影響。

但疫情顯然并不是2022年中國車市萎靡不振的唯一原因。2022年1月國内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209.2萬輛,同比下降4.4%,2月國内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125.0萬輛,環比下降39.9%。3月,國内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157.9萬輛,同比亦下降10.5%。

進入2022年後,車市銷量實際上一直處于下滑狀态。疫情的反複沖擊、國際局勢的動蕩、燃油價格大幅上漲、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導緻了購車需求流失。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也開始出現明顯的變化——随着錢包的緊鎖,中國的年輕人開始變得不那麼願意(至少,是在短時間内)消費汽車了。

這一趨勢,可以從鄰國日本的汽車市場中找到先例。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對70、80年代的日本人來說,汽車就是身份的象征,年輕小夥開着新買的汽車帶女朋友遊車河,是一件超有面子的事情。然而,随着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股市從1992年的最高點三萬八千多點一路下跌,最低時跌到七千多點,很多人一輩子的積蓄都化為烏有。貸款買下的名牌汽車,更是折價都甩賣不掉。

目睹這一幕成長起來的日本年輕人,比父輩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汽車不等于面子,它的根本屬性還是交通工具。而便捷的公共交通相比,擁有一輛汽車或許更像是負擔。這也難怪,豐田章男也曾感歎過:“現在日本年輕人對自行車的興趣遠大于對汽車的興趣,說不定有一天汽車會徹底賣不出去。”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就在最近,“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換手機了”登上微網誌熱搜,在話題讨論中,有不少人表示“年輕人不僅不願意換手機了,也不願意買車了”。

如果中國的年輕人也開始對收入增長失去信心、進而喪失消費汽車的意願,那麼單純的政策刺激,或許很難取得實際效果。可作為類比的是,鼓勵二胎政策出台多年,中國的新生兒出生率卻在一路走低,一如當年日本的“少子化”。

怎樣才能恢複汽車市場的熱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回答:如何,能重新激發消費者的購車欲望?

而對于這個疑問,除了汽車廠商需要在産品和營銷上繼續下功夫,打造出更能滿足當下消費者需求的産品,還有賴于更宏觀問題的解決……

當年輕人不買車了,靠什麼才能救車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