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作者:43樓編輯部 肖子

來源:媽媽網育兒(ID:mmwyuer)

4月9日,一段舞蹈視訊刷爆網絡。

孩子們用現代舞,呈現了一起校園霸淩的現場。

小演員們不僅舞跳得好,演技也是個個“爆表”,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讓人不寒而栗!

藝術揭露現實,真正的校園暴力,遠比舞蹈更可怕。

2022年4月1日,安徽颍上縣,一國中女生,遭12名同班女同學輪番掌掴。

視訊中受害的女孩,靠在牆邊,任由施暴者瘋狂扇耳光,卻絲毫不敢動彈。

施暴者邊狠狠地拽女孩的頭發,邊用髒話不停地辱罵。

在短短15秒内,這3名女同學輪流扇了女孩50多個耳光。

最後,女孩鼻孔出血,襯衫衣扣也淩亂不堪。難以想象,為人父母看到孩子這樣被虐待,會多麼的心痛!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圖源:@台膩high

學校是孩子逐夢的象牙塔。

殊不知,美好的表面下卻有着黑暗惡臭的沼澤之地,校園暴力一直在校園深處發酵。

孩子的惡,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

1

校園暴力,比想象中普遍

當我們打開網站,輸入“校園暴力”4個字時,你會發現每一條新聞的關鍵詞都特别紮眼:

圍毆打罵、狂扇耳光、被逼脫光、強吞穢物……

光是2021年,這樣的惡性事件,就數不勝數。

2021年10月,廣東茂名。

13歲男孩小柯失蹤3天後被發現溺亡。

就在小柯爸媽悲痛欲絕的時候,他們收到了孩子生前被霸淩的視訊。

被同學扔進廁所,狂扇巴掌、拳打腳踢,甚至逼着他脫掉褲子……

21年8月,安徽歙縣。

還是在廁所,一個女孩被一群女生圍堵,身着紅衣的女孩對着白衣女孩連扇了20下,打累了,還指揮其他女生輪番上陣:“出了事我扛着。”

校園霸淩的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就是:

身體霸淩。

21年3月,小凱、小亮等五名小運動員,就受到了兩名15歲少年的虐待。

用開水從頭向下澆、用打火機燙屁股、用煙頭往身上戳、朝鼻子裡灌雞蛋和洗衣液……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語言霸淩。

諷刺、辱罵、詛咒、造謠等,比如王晶晶,就因為自己過早的胸部發育,被“蕩婦羞辱”。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性虐待。

“玫瑰少年”葉永志,因為女性化的特征和性格,被同學們嘲笑成“娘娘腔”“異類”。

男同學把他堵在廁所,逼他脫下褲子,以此驗明正身。

最終,不堪受辱的葉永志選擇自殺,血也浸染了他最恐懼的廁所……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孤島式霸淩。

也叫小團體排擠。

這種冷暴力,更可怕。别人成群結隊,而自己永遠孤身一人。而且老師對于這類現象無法掌控,被孤立的孩子,更容易陷入“受害者有罪論”。

因為老師會說:

一個人不喜歡你,是他的問題;兩個人不喜歡你,是兩個人的問題;三個人、四個人……所有人都不喜歡你,就說明是你的問題了。

網絡暴力。

這是新型的暴力形式。在校園貼吧造謠、微信、短信攻擊騷擾等等,屢見不鮮。

校園暴力,對于施暴者往往是個“小玩笑”,而被施暴者的心靈卻一輩子受創。

韓劇《豬猡之王》就揭露了這一紮心現象。

小時候。

黃景敏性格溫順,善良内向,家裡靠着開KTV 為生,是以周圍的同學都嘲笑他是老鸨家的孩子…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聽到這些後,學校裡愛挑是非的平頭和僞善的學霸開始盯上黃景敏,公開欺辱他。

在全班面前狂扇耳光;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逼景敏替他們抄作業,而且逾時就要被揍;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讓景敏當着全班的面,在地上學狗爬,可即使這樣,周圍的旁觀者也無一人替他打抱不平。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他們甚至還逼着景敏玩“自殺遊戲”,狠狠地掐着他的脖子,直到他剩下最後一口氣。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更過分的一次,兩人把景敏堵在小公園衛生間裡,逼他脫下褲子,表演“打飛機”。

“乖乖聽話,否則别怪我們不客氣!”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黃景敏别無選擇,隻能顫抖着拉開褲子的拉鍊……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學生時代那些被欺淩的經曆,是噩夢,是他人生從此揮之不去的陰影。

是以,黃景敏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

當一受到刺激,那些陰影就像蟲子一樣蠶食着他,從生理到心理……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可長大後的霸淩者,二十幾年後活得怎樣?

當年帶頭毆打他的平頭,開了一家修車行,溫飽有餘,有妻有女,日子安穩。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當年的學霸,卻憑借能力和家族資源,成為了大醫院的醫生,病人稱贊,後輩敬仰。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當年的旁觀者,有的成了小上司,有的成了公務員……

被毀掉人生的,隻是深受其害的黃景敏。

最後,因為黃景敏被重新刺激,喚醒了小時候被霸淩的恐懼,是以……他決定複仇,親手割下了當年霸淩者的生殖器。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而當警察再次找上學霸,調查當年的校園霸淩時,他卻說:

“當年啊,都是開玩笑。”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霸淩者長大後成了成功人士,被霸淩者卻成了殺人犯。

可悲嗎?

校園霸淩的隐秘性,讓這些霸淩者,在二十幾年後,可以輕輕松松換個馬甲,重新做人。

可那個被欺辱的孩子,一生都如困獸之鬥,隻能做無謂的掙紮。

2

面對校園暴力

預防重于補救

“我不和你玩了!”

相信3-6歲孩子的家長,對這句話很熟悉,我也不例外,每次聽到孩子被拒絕,我也特别揪心。

知乎上一位媽媽的“求助信”,就刺痛着我。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她的女兒4歲半,特别喜歡跟小朋友玩,當她被小朋友拒絕“我不和你玩了”時,她就會非常崩潰。

為了融入圈子,她常常委曲求全,乖乖按照欺負她的小朋友的指令行事:

喜歡的玩具,會拱手讓人。明明很想當公主,但是每次委屈着當女巫;甚至被要求當衆學狗叫……

發現了嗎?這個小女孩的經曆,跟校園霸淩中的“孤島式霸淩”很相似?

3-6歲的孩子,社交欲瘋狂爆發,非常渴望和同齡孩子們集體遊戲,但是,也會出現——抱團現象。

經常一起玩的小孩子似乎就天然形成了小團體,有時會拒絕新朋友加入,感受團體的“小權利”。

如果這個時期的孩子,沒有形成相應的社交力,在遭遇拒絕時,情緒容易崩潰,在上學後,别人一看“你是個小哭包”,就容易成被嘲笑、霸淩的對象。

3-6歲的孩子,她們的交往狀态往往是:過度渴望+異常笨拙。

針對【過度渴望】,你需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

每個人,都有說不的權利。你不用讨好人,也不必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千萬别說:“不要就不玩,幹嘛一定要跟他玩!”這類的氣話。

知乎部落客@涵兔Sylvia就分享過她的辦法。

鄰居男孩D想邀請自己的兒子墨墨去他家玩,中途因為一個零食的小沖突,D突然又不願意了。

從D家門口走回自家樓房,兒子墨墨哭了一路。

因為涵兔Sylvia不想兒子覺得自己有錯,而放低自尊,又不想放棄他的友誼。

是以她引導兒子,畫出了自己的@好朋友D,@墨墨,@爸爸媽媽。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墨墨的日記,開門與關門,來源@涵兔Sylvia

并引導他:

“你和D是什麼關系呀?”墨:“好朋友。”“你和爸爸媽媽呢?”墨:“家人"“那麼,好朋友和家人有什麼差別呢?”

她告訴兒子:

"家人是住在一起,永遠會陪伴在你身邊的人,無論開心還是難過,家的門會永遠為你打開。好朋友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權利選擇自己玩,自己做事,選擇關上他的門。你很累的時候,是不是也想自己待一會,看看書?"墨墨,你也一樣,如果和朋友相處時覺得累了,或者生氣了,你也可以選擇暫時關上你的門,自己一個人做你喜歡的事,你知道嗎?"

她用【開門】+【關門】這個簡單的比喻,安撫了兒子。

針對孩子社交的【異常笨拙】,我們除了安撫情緒,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在沖突發生後,教會孩子社交技巧。

當别的孩子用“我不跟你玩了”要挾,你可以教孩子主動出擊:

男孩子,可以說我們來玩奧特曼打小怪獸的遊戲;女孩子,可以引導她們一起來玩老鷹捉小雞或者是過家家。

我們要想辦法為孩子創造遊戲,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

也可以引導他替别人的遊戲添磚加瓦,進而慢慢融入到團體中。

3

當霸淩發生時

孩子,你一定要學會自保

孩子,你要牢記2個原則。

原則一:有沖突時,隻在校園的公開場合解決。

當任何人跟你提出“放學後,去單獨談”,就應該嚴詞拒絕:

“有什麼事,在教室商量就可以!”

原則二:當生命遭遇威脅時,孩子,我甯願你“認慫”。

漁溝中學的悲劇,值得我們警惕。

因為一次沖突,王某磊和徐某邦互毆,反複開戰4次,最終王被徐一拳擊中心髒,導緻心髒震蕩死。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如果當初王某磊知道自己打不過,選擇認慫;如果徐某邦也意識,如果自己再打下去會出人命,别争那口氣……哎!

如果大家都認慫,會不會就沒有這場悲劇?

可惜,沒有如果……

這件事也告訴我們,

當“霸淩”不可避免的時候,孩子要有“力量”,要有自保的能力。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4

反校園暴力

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一個辦法

講再多的道理,不如上“真槍實彈”。

當孩子回來告訴你,他在學校被欺負,先冷靜,不要怒氣沖沖地就直接找對方家長。

首先,我們需要學會【保留證據】。

告訴孩子:明天你正常上下學,爸媽會保護你。

在孩子上下學期間,你就需要暗中保護。

如果對方又來欺淩孩子,你需要第一時間拿出手機錄像錄音驗證,然後去制止。(如果沒有,可以教會孩子自行錄音錄像驗證,但是要告訴孩子,不要激怒對方,第一時間要學會自我保護)

第二步,當場【打“110”報警】。

如果警察來了,可能會說:

都是未成年人,你的孩子也沒有受傷,不然就算了!

這時候得劃重點!!!!

第三步,向警察表示【我堅決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

“雖然我的孩子沒有外傷,但是他們随意欺辱和毆打我的孩子,我已經錄音錄像驗證。”根據大陸法律規定,他們已經涉嫌尋釁滋事,我堅決要求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我必須要讓他們留下案底,有犯罪記錄。

記住,16歲以上可以追究刑事責任,16歲以下追究治安責任。

第四步,在警察的見證下,索要【保證書】

在大陸一旦留有案底,前途肯定會受到極大影響,這時候對方的父母不來也得來。

如果對方求和的态度誠懇。那麼可以在警察的見證下,讓他們當場寫下保證書,并且讓孩子和家長都簽字畫押。

說明:一旦對方再次霸淩,那麼則馬上追究其法律責任。

不痛不癢道歉,有時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我們要讓施暴者害怕,感受到我們的反擊,他才不敢有下一次。

孩子之是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

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别人逼死。

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但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較内向,被欺負時,也不會告訴父母。

是以,我們一定要細心留意孩子的異常。

13歲男孩被扇巴掌,生前畫面刺痛所有父母:惡魔離孩子到底有多近

當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時,請記住——和孩子“統一戰線”。

作為父母,你要當的是一個【傾聽者】

他們都對你做了什麼,可以慢慢跟爸媽講一講?放心,我會幫你的。

而不是【教育者】

一天到晚,淨給我惹事?他們怎麼挑你下手,不挑其他人,自己反思!

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基石。

面對校園暴力,千萬别讓孩子孤立無援。

5

鹿道森遺書裡說:

壓垮我的不是一根稻草,是無數沙粒。

校園霸淩,不應該用生命和一輩子來買單。

哪怕老師早點發現?哪怕學校早點介入?哪怕法律多設定一些限制?

開頭的那些孩子,不至于掉進深淵。

面對校園霸淩,大人們常會對自己不利的事情選擇漠視,或者拖着不去解決。

就這樣,“假裝沒看見”的病毒就會蔓延開來。

這便是數十年來霸淩現象,仍未見收斂的罪魁禍首。

不要以為沒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就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是被欺淩者。

我們作為養育下一代的成年人,必須從自身尋找根源,制作“疫苗”,以根除這種病毒為目标。

作者:43樓編輯部 肖子。關注媽媽網育兒(ID:mmwyuer),500萬媽媽都在看的母嬰公衆号,每天分享實用的育兒知識,讓你成為更好的媽媽。轉載請聯系媽媽網育兒(ID:mmwyuer)。

本期編輯:肖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