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孩子那麼小,自己平時都不舍得打一下,不會罵半句。如果單獨送到了幼稚園裡,爸媽不在身邊,孩子會不會被别人給欺負了呢?”其實,有這樣想法的爸媽,真不是溺愛孩子,而是幼稚園确實是個“小江湖”。有人的地方,就容易有隐性欺淩的存在。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下面這個圖就是幼稚園的高清監控拍下的畫面,不知道有多少爸媽看了後會憤怒,又有多少爸媽會更加擔心。自己的小孩子在幼稚園裡被人給欺負了,卻沒有能力躲避或回擊對方。

紀錄片《小孩的秘密生活》,記錄了10個4-5歲的孩子,在一所幼稚園的真實樣子。小孩子們在這裡吃飯、睡覺、學習,共同做遊戲和實驗。結果,卻發生了這樣一幕欺淩事件。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男孩小爍完全不顧女孩小曼的感受,故意把手伸到了小曼的臉下大脖子處,給她“撓癢癢”。女孩小曼一直在躲閃,卻不敢大聲反抗。旁邊的小男孩非但沒制止,還咧着嘴笑。另外兩個女孩中的一個,看表情好像都哭鼻子了。

随後,小爍換了個欺負對象,他指着小諾的鼻子罵她“你的臉真醜”。結果,小諾受了委屈就哭了,這時候小爍又批評小諾“哭哭哭,就知道哭,丢人!”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前後沒多大會功夫,就有兩個女孩被同一個男孩欺負了。跟這個高清監控差不多的結果,在網上還有一處幼稚園的監控錄像十分火,也是格外地吸引人。請各位家長先深呼一口氣再看吧,别氣壞了身體!

紀錄片《幼稚園》中,有一個穿橘黃色衣服的小男孩,很嚣張地學着大人的模樣,瞪着眼睛,用手指着同桌的女孩,還放下了狠話:“你不要跟我坐啊!”

旁邊三個小孩子眼看着對面的女孩趴在了桌子上,十分難過的樣子。但其中一個小男孩,還是選擇跟風地欺負小女孩,指着她說了些什麼。小女孩不吭聲,橘黃色衣服的小男孩表現得得意洋洋,斜睨了女孩一眼,補刀說:“看到都心煩是吧!”

這些都是真實的幼稚園監控,拍下來的可怕的畫面。畫面中被言語欺淩的小孩子,都是各位家長平時,捧在手心裡怕摔倒,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寶貝疙瘩。誰曾想到,上了幼稚園後,卻成了被别的小朋友欺負的對象。

最要緊的是,有調查發現,這些被欺負的孩子,很少有人會告老師、告家長,甚至即便有的孩子反映給了長輩,也極容易被忽視。因為孩子的身上沒有傷痕,也沒有跟人發生過争執打鬥,沒産生嚴重的肢體沖突。

就算孩子被人言語欺負,推搡控制,自己鬧情緒大哭,一些老師的想法,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不過,很可怕的是,老師也不愛告訴家長,但這些隐形霸淩,給小孩子帶來的心靈創傷,真的非常嚴重。并不比肢體欺淩少讓人受罪,這種言語上的隐形霸淩,極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成為孩子的童年陰影,伴随孩子一生。

以下這2種隐形欺淩,傷孩子很深,甚至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1.語言欺淩

聽起來輕飄飄的一句話,比如“你好醜”“你好胖”,大人好像覺得沒什麼。可小孩子那麼小,他們會認為這是事實,甚至覺得自己真的很醜、很胖,不被人喜歡。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孩子接受不了這種被嘲笑,被語言欺淩,一旦走心了,就容易成為孩子童年的陰影,一生受到影響,變成一個自卑又敏感的小孩子。

2.行為推搡,或精神控制

有的小孩子在幼稚園裡,稱王稱霸,總是習慣性地推搡别人。小孩子趕上老師不在場,還可能有更過分的行為。甚至,還會對比他氣場弱的小孩子實施“精神控制”。

比如,有一回我女兒說,她的同桌說她臉很大,不适合戴發夾,很醜,像個豬八戒。結果,女兒回家後,真就把發夾都扔掉了,還很生氣地跟我說,這輩子都不要帶發夾。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幸虧我問了個清楚,及時引導,女兒才扭轉狀态,把心愛的發夾又撿了回來。并且,女兒發自内心地認為,自己戴發夾并不醜,還很美觀。

可見,幼稚園隐形欺淩真的存在,可能就發生在咱們自家小孩子的身上。隻是,作為家長,咱們也許是不知情而已。

但不得不說的是,幼稚園隐形欺淩,對孩子的傷害,真的非常嚴重。

在寶媽群裡,我就看見好多媽媽反應,這種事對孩子的危害,聽得人都恐懼,生怕孩子被人欺負了。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李媽媽說:自從女兒在學校被人推倒了,女兒就總是見人就躲,膽子小了好多。

王媽媽講:女兒被人起了綽号,變自卑了,越來越不愛上學,總是精神恍惚地發呆。我看了很心疼,恨自己該早點教育孩子積極反霸淩。

跟各位寶媽一樣,我也是個媽媽,有兩個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我也生怕孩子上幼稚園被人欺負了。是以,大兒子上幼稚園時,我就買了育兒書和相關繪本,自己研究兒子遇到這種事情該如何處理,也用繪本的開會教孩子學會反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套“學會大聲說不”系列的反霸淩繪本,兒子看完後,後來生了女兒,我又給女兒看。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幸好,我的兩個孩子早就接受了反霸淩啟蒙教育,是以一旦上幼稚園的時候,誰說了他們不好聽的話,給孩子起了綽号、故意欺負人、造謠生事端,孩子回來後都會跟我講。然後,我會跟孩子一起想辦法,怎麼應對解決這件事。

總之,孩子通過反霸淩繪本的閱讀,能夠很快識别出什麼是霸淩,什麼人對他們意圖不好,并且盡早做出防範和制止,及時把幼稚園發生的事情,在回家後回報給家長。這讓我感覺幼兒反霸淩啟蒙教育,真的很重要,對孩子的幫助确實很大。

兩種隐形霸淩正在幼稚園悄然流行:即使老師不說,父母也要知道

盡管孩子在幼稚園裡,确實沒跟人産生過嚴重的肢體沖突,但還是經曆過一些不懂事的小朋友亂起綽号,言語上造謠诋毀的事。好在,兒子和女兒都在書裡學到了經驗,知道堅決反霸淩,保護好自己的名譽,禁止被人欺負,孩子自己就知道如何正确反霸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