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朋友?培養孩子的社交力,你必須知道這4點!

讓孩子學會交朋友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它不僅是一種生存能力,還能讓孩子快速融入新環境,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團隊意識,并且享受到友誼帶來的快樂。

給孩子的這堂社交課該怎麼上?家長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

給足孩子安全感

武志紅的暢銷書《為何家會傷人》裡有這樣一段話:

幼童時代,父母無條件的愛就像是在打造一個安全島。心中有了安全島,孩子才會信心十足地探索世界,和人交往。

父母給足孩子安全感,孩子才有勇氣去向外探索。

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朋友?培養孩子的社交力,你必須知道這4點!

網絡上曾曝光過一個事件。一個10歲的女孩因為上網課不專心,被情緒失控的媽媽拖往海水深處,所幸最後被民警救了回來。

被這樣養大的孩子,内心是極度脆弱,沒有安全感的,也就更難與他人建立信任,并且保持一種良好和諧的關系。

因為他時刻處在害怕被抛棄,被拒絕、被嫌棄的情緒中,也會非常敏感,别人一句無心的話,在他心裡會被無限放大,成為崩潰的導火索。

相反,安全感十足的孩子,即使被拒絕100次,也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能感受到别人的愛。

而孩子的安全感,99%來自父母:用心育兒的爸爸+情緒穩定的媽媽+良好的夫妻關系=内心富足的孩子。

對任何人來說,背後有個可以随時依靠的堅實依仗,不管面前是怎樣的狂風暴雨,都會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朋友?培養孩子的社交力,你必須知道這4點!

做好言傳和身教,主動營造社交氛圍

如果父母雙方都是比較安靜内向的人,很難培養出一個社交小達人。

我有一個朋友,夫妻倆都喜歡安靜,帶女兒出去玩,也總是挑選人少的地方。慢慢地他們發現,女兒在小區裡很少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即使有小朋友主動邀請她加入,女兒也會拒絕。

幼稚園老師也多次跟他們回報,說孩子在幼稚園不大跟其他小朋友說話,活動的時候也不願意跟其他小朋友配合。

這時候,他們才意識到,可能自己的行為,讓女兒對社交産生了回避的态度。

于是他們開始改變政策,有意識地增加社交活動,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也讓女兒主動邀請同齡的小朋友來家裡玩。

慢慢地,孩子變得越來越開朗,也不再回避與其他小朋友的接觸了。

為孩子主動創造社交機會,讓他們逐漸适應與他人的相處。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

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朋友?培養孩子的社交力,你必須知道這4點!

不要強迫孩子

有的孩子在家裡活潑,在外面則比較内向,尤其是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時。

面對這種性格的孩子,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主動社交,更不要逼着他們非得成為孩子中的焦點,這樣反而會讓他們更讨厭社交。

BBC有個紀錄片,叫《北鼻異想世界》,裡面有一個測試,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時,有的嬰兒表現得很活躍興奮,有的平靜淡定,有的則畏懼害怕。

這個測試說明從嬰兒時期開始,人的性格特征就已經顯露出來了,不能用統一的标準去衡量和要求。

是以,對于比較内向和被動的孩子,不要強迫,給他們充分的尊重和了解,讓他們順應本心,自己掌握社交的節奏,依然能收獲屬于他們的友誼。

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朋友?培養孩子的社交力,你必須知道這4點!

給孩子設定社交底線

這一點非常重要,孩子的社交雖然沒有大人的複雜,但你一定要告訴孩子,跟别人做朋友時,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這将影響到孩子以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不能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孩子玩耍時的小打小鬧很正常,但以大欺小,以強欺弱不可取。比如仗着自己年齡和身高的優勢,去搶奪其他孩子的玩具,或故意招惹他們、沒事找茬。這樣的小霸王,在哪裡都不會受歡迎。

不能嘲笑别人的缺陷——有的孩子身體可能會有些缺陷,或者是單親家庭,等等,要告訴孩子,絕對不能把别人的缺陷當成玩笑來說,更不能用這點去攻擊别人。

人作為群體性生物,終究離不開社會交往。而為人父母,我們要努力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向導,在潤物細無聲中,助力他們武裝心智,一路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