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疫苗接種 市疾控中心權威解答

疫苗接種在控制傳染病、保護人民群衆生命健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今年 4 月 25 日是第 36 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宣傳主題是"及時接種疫苗 保障生命健康"。針對市民關心的疫苗接種有關問題,市疾控中心進行了集中解答。

關于疫苗接種 市疾控中心權威解答

我市免疫規劃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市自 1978 年實施國家計劃免疫之後,脊髓灰質炎、白喉、百日咳、新生兒破傷風、麻疹、B肝等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得到有效控制。多年來的免疫規劃實踐充分證明,接種疫苗是控制乃至消滅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通過對适齡兒童進行預防接種,保守估計至少使 40 萬兒童避免遭受上述傳染病的侵襲。

什麼是免疫規劃疫苗,什麼是非免疫規劃疫苗?

免疫規劃疫苗,是指居民應當按照政府的規定接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

非免疫規劃疫苗作為免疫規劃疫苗的補充,為"自願、自費"接種。可了解為免疫規劃疫苗以外的所有疫苗,如比較常見的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HPV 疫苗等。

免疫規劃疫苗有哪些?

目前我市納入免疫規劃的疫苗有B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MMR)、乙腦減毒活疫苗、A 群流腦疫苗、A+C 群流腦疫苗、A肝減毒活疫苗。

上述 11 種免疫規劃疫苗由政府免費為兒童提供。預防的疾病包括:脊髓灰質炎、結核病腦膜炎和播散性疾病、白喉、百日咳、破傷風、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共 12 種傳染病。

疫苗的安全性可靠嗎?

接種疫苗的行為獲益和風險并存,比如,目前正在大規模接種的新冠病毒疫苗,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幾率是百萬分之一,而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為百分之二,二者相比較,不難做出權衡和取舍。總體來說,人類已從疫苗獲益頗多,通過接種疫苗,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如果疾病不被控制,帶來的危害将更大。

疫情期間接種疫苗需注意哪些事項?

1. 疫情期間,建議家長對寶寶的接種早做規劃。

2. 因疫情停診而耽誤的疫苗,應優先接種有固定免疫程式時間要求的免疫規劃疫苗(免費疫苗),然後再安排非免疫規劃疫苗(自費疫苗)。

3. 如有疑問,可通過電話等方式咨詢接種門診,接種門診的聯系電話登記在預防接種證的首頁,或關注"大連疾控"公衆賬号擷取接種門診資訊。

4. 對于需要預約接種的門診,家長應确認預約後,再按照預約時間前往門診接種。

5. 五種情況接種需暫緩:體溫異常或自覺不适;家庭成員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最近一個月去過境外或去過發生本地病例且持續傳播地區;與新冠病毒感染者或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有過接觸史;寶寶能接觸到的家庭成員 14 天内有發熱史。

6. 疫情期間,接種疫苗需要做好防護。減少陪同人員,建議"一兒童,一家長";兒童及家長進入門診後必須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至少 1 米的距離,避免不必要的接觸。周歲内兒童不适宜戴口罩,家長更應做好防護,間接保護好寶寶;留觀期間選擇通風且人少的地方;接種結束返家後,應第一時間正确處理摘下的口罩,并做好手消毒處理,密切關注受種者的身體狀況。如有接種疫苗後出現的發熱、局部紅腫等,一般能自行緩解,無需特殊處理;如有其他不能緩解的狀況,及時聯系預防接種門診或到屬地醫院就診。

疫苗接種時間推遲,會影響免疫效果嗎?

疫苗接種時間短暫推遲,一般是不會影響疫苗最終的免疫效果,家長們無需緊張焦慮,但在沒有接種疫苗之前,兒童患相應疾病的風險還是存在的,是以推遲的疫苗還是需要盡快補種的。

疫苗可以推遲多久?

這個問題因苗而異、因接種的劑次而異,總的來說,孩子越小,可容忍的推遲時間越短。比如B肝疫苗第 1 劑需要在出生後 24 小時内完成接種;涉及基礎免疫程式的疫苗,盡量不推遲,如果必須推遲也盡量安排在 12 月齡以内完成,B肝疫苗的 3 劑、脊灰疫苗前 3 劑、百白破疫苗的前 3 劑等均屬此類情況;還有一些疫苗,需要把疾病的高發季節考慮進去,比如麻腮風減毒活疫苗,最好在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春季高發季節來臨前完成接種,可得到更好的保護效果。

半島晨報、39 度視訊記者黃鳳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