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說:媽媽,今天我跟人打架了

某一天,還在上班的我接到幼稚園老師的電話,大概意思是我家孩子與同學打架了,老師詳細告知了孩子們打架的緣由和經過,我也知道了兩個孩子并沒有嚴重的受傷。但我還是請了2個小時的假提前回家,為的就是要在第一時間聽孩子講述這件事。

五點15分,幼稚園的校車來了,我接到了“熊孩子”。

“媽媽,今天我跟人打架了!”孩子有些膽怯地偷偷瞄了我一眼。

當孩子說:媽媽,今天我跟人打架了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聽到孩子親口說出來,我還是充滿了憂慮。畢竟,我平時教導他的是不要打人,要友愛分享,别人不打你,你不要去打别人,但我還還沒有教導他要懂得回擊,我還是擔心他是否被欺負了。冷靜了幾秒之後,才與他繼續溝通這件事。“噢,怎麼回事呢?”

“我在玩球,睿睿看到了也想玩,可他手上還有另一個球,我不給,他就搶,還推倒我。”孩子在生氣又興奮地複述着今天發生的事情,這與老師告知我的并沒有太大的出入。

“然後你是怎麼做的呢?”我焦急地提問着。

“爸爸說的,别人打我,我要還手,我站起來就把他推倒了,他就抓我的頭發,我也打他的手。”聽着孩子的複述,看得出來的兩個孩子都沒占便宜,也都互相不讓步。

“小朋友們有受傷嗎?”“沒有,老師來了。後來我們還擁抱了,我把球給他玩。”

聽到這裡,我稍微有點兒放心了。“嗯嗯,你做得很棒。不過我們要注意,打架的時候不能踢、不能咬人。有些地方堅決不能打,你得學會控制自己的拳頭。”

當孩子說:媽媽,今天我跟人打架了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我知道,爸爸跟我說過,有些地方不能打。”我心想,看來今晚還得給老公加個雞腿了,看他一天不是打遊戲就是躲廁所,居然還“抽空”教導了孩子這些事情。

孩子成長過程中,打架是難以避免的,那麼,家長該怎麼做呢?

(1)先分析孩子的侵犯行為

當得知孩子在外與人有争執或是發生了沖突時,不可不分青紅皂白就痛罵痛打一頓,又或是教他用拳頭來還擊,這樣都會使得孩子今後變得更加懦弱。

正确的做法應該是先了解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大家,是正當防衛還是其他。适當的自衛不應被視為侵犯或欺負,相反應該予以鼓勵。如發現孩子在沖突中用非暴力的方式解決了問題,應該給予鼓勵。

(2)平時注意家庭教育環境

作為家長平時應該盡可能較少孩子接觸侵犯行為的機會,比如看暴力性節目、玩暴力性電子遊戲等。家長也應該杜絕自己的侵犯行為,如夫妻争吵、打架。此外,要避免用武力對付孩子,以免讓孩子誤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任何問題。

家長應當教育孩子學會正确的方式發洩情緒,讓孩子去體驗面對挫折使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也要加強孩子的交往指導,讓孩子知道侵犯别人是不對的。

當孩子說:媽媽,今天我跟人打架了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3)嘗試移情、冷靜等辦法

孩子如果是有打人的習慣,可以嘗試移情的方法使其感受到對方的痛苦,進而達到行為改變的目的。 另外,當孩子侵犯别人後,在引導的過程中,可以先給他一個冷靜的時間,讓他自己思考錯在了哪裡。

總之,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打架,回家後能主動告知你“媽媽,今天我打架了”,這便是ta信任你,是打開話題、進行開導教育的好時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