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家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孩子卻不愛學習,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成年人都知道,聖賢老子提出過“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無為而治”并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不違背客觀規律,不過多地幹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作,走向崇高與輝煌。

其實,對于未成年人,“無為而治”也同樣适用。

每一個孩子的生命伊始都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們靠着這種欲望學會了翻身、爬行、走路和語言。傑西卡·萊西在 《“不管教”是更好的管教》中說,“我願意”的力量遠遠大于“我服從”。但是我們很多家長正在用馴獸師或修理師的方式來管教孩子,這種做法是非常可怕的。

橦橦媽媽對孩子的教養方式用力過猛了,在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時候,唯獨沒有考慮到孩子自身的内驅力。這種做法違反了心理學中的“德西效應”,正在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内驅力。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一、什麼是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這樣一個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打鬧。吵鬧聲讓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直到孩子們已經習慣于擷取獎勵的時候,老人開始逐漸減少給予的獎勵,最後無論孩子們怎麼吵鬧,老人都一分錢也不給了。孩子們是以勃然大怒,認為“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叫啊?”,就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了。

這位老人所利用的,正是德西在1971年發現的“過度理由效應”,也稱“德西效應”。德西效應是說,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持續,就不要給它過于充分的外部理由。如果外部理由足夠充分,那麼内部理由,即内驅力就将減弱或消失,個體就不會自發地去實施這種行為了。

德西效應在家庭教育中十分常見。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好好學習是為了将來考上好大學”、“完成作業,因為這是老師安排的”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外部理由,正在消耗孩子的學習内驅力。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二、在“德西效應”作用下,“管”和“教”的誤區

基于德西效應,我們會發現家長的管和教都存在一定的過度理由現象。

1、錯誤的管:像馴獸師一樣管孩子

葡萄幹式的管,反而會消磨孩子的興趣

1949年,哈羅開始研究“靈長類動物的内驅力”這一課題。他弄來了八隻猴子,每隻猴子放在一個籠子裡,籠子門上有根門栓,然後他在那兒靜靜地等着這八隻猴子會做些什麼。沒等多久,猴子們開始玩起了門栓,把門栓拉來拉去,直到最後完全打開。這裡,猴子打開門栓純粹是因為好玩和好奇,用哈羅的話說是“打開門栓這個動作是出于内驅力”。隻要有内驅力,猴子就會自發去做這件事。

看到這個現象之後,哈羅開始思考,既然有内驅力,再給一些比如葡萄幹之類的“外在獎勵”,猴子們會不會表現得更好一些。于是,哈羅進行了第二個階段的試驗。他給其中四隻猴子提供了打開門栓的外在獎勵:一塊葡萄幹。按常理說,這些猴子已經很會開門栓了,現在又有外在獎勵,應該會更快打開門栓吧?

但事實卻正好相反。得到葡萄幹的猴子反而不是第一時間去打開門栓,而是等吃到了葡萄幹之後,它們才去開門栓。比起沒有外在獎勵的情況下,它們開門栓的興緻和速度都沒那麼高了。外在的獎勵影響了猴子們的内在動力,完全讓它們失去了對遊戲(開門栓)本身的興趣。

哈羅的《靈長類動物的内驅力》研究很好的佐證了“德西效應”,人類也是如此,孩子更是如此。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本身感興趣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堅持下去。即使會遇到挫折和挑戰,他們也會堅持不懈,因為他們有着強大的内驅力支撐。

回想一下你家寶寶剛剛學會探索世界時的情景,他是否常常在客廳地闆上努力地爬?是否無數次的嘗試站起來?是否無論摔倒多少次都不能阻止他繼續探索?孩子們總喜歡嘗試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作為父母,我們的責任就是保護這種天生的好奇心和對未知的渴望。

不幸的是,我們總是選擇用短期奏效的獎勵來刺激孩子,造成了獎品的過度理由,進而慢慢消磨掉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刻闆包辦式的管,反而讓孩子喪失主人翁感

馴獸師都會給動物制定訓練計劃,而這個計劃的制定過程,動物本身是沒有權利參與的。也就是說,馴獸師讓它今天練什麼,怎麼練,它就得聽命照做,否則就可能沒飯吃。這樣馴獸當然沒問題,但是對于孩子也這樣簡單粗暴,後果就沒那麼美好了。

曉偉媽媽最近正在為“三年級”現象煩惱。

她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每天陪着曉偉寫作業,控制時間和品質,精心指導,希望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到了三年級就可以省心了。

但孩子到了三年級,不但作業不能獨立完成,而且學習積極性也降低了。随着知識難度的提升,完全不懂得投入學習的曉偉成績一路下滑。現在曉偉媽媽不得不保持一二年級的狀态,繼續陪着曉偉寫作業,而且曉偉不走心的錯誤越來越多,每天母子倆都要為此争吵不休,媽媽覺得心力交瘁。

曉偉媽媽就是典型的馴獸師式管理,她為曉偉安排好計劃,但卻沒有詢問過曉偉的意見。這樣的馴獸師式學習計劃,導緻了孩子“為了家長而學習”的過度理由。有了這個外部理由,孩子的内部理由就會越來越弱。

其實在國小低年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要讓孩子自己找到學習的節奏并固定下來,而不是父母包辦、孩子執行。父母的越俎代庖,讓孩子不但在學習中找不到主人翁的感覺,更容易覺得自己隻是學習工具,隻是用來為父母學習的。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體罰或變相體罰式的管,反而讓孩子望而生畏

幾乎沒有一位馴獸師不體罰動物,在訓練動物的過程中體罰觸及了動物對于自身安全的需求。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動物選擇俯首帖耳。但人不是動物,大陸素質教育要求真正地把學生當做“人”來開展教育,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

如果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中,不但體會不到主人翁的感覺,還要經常受到體罰,那學習就會變成一件“令人厭惡”的事情,孩子将很難自覺的開展這樣活動。為了安全而學習的過度理由,将讓孩子對學習望而生畏。

2、錯誤的教:像維修師一樣教孩子

隻關注零件的死記硬背,造成“為了完成而學習”的過度理由

有的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更注重知識的掌握情況,比如背了多少個單詞,寫了多少張卷子。這種教的角度是維修師積攢零部件的思維,家長會覺得記住的知識越多,考試成績越好,于是每天給孩子安排大量的練習任務。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過度學習”理論,過度學習并不意味着複習的次數越多越好,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過度學習程度達到50%時,記憶效果最佳。超過50%時,個體的學習效果并不遞增,而且很有可能産生厭倦、疲勞情緒,使過度學習成為無效勞動。

例如小明抄寫四遍生字能夠将生字徹底記住,那麼他要想達到最佳記憶效果,還需要再抄寫兩遍即可,多抄無益。題海戰術是應試教育的典型教育方式,這種方式會讓孩子獲得“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的過度理由,進而消磨孩子自身對于學習的内驅力。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隻關注成績的單一性評價,造成“為了分數而學習”的過度理由

梓銘考試沒考好,回家後不敢告訴媽媽,怕媽媽發火。第二天媽媽收到老師的電話,說梓銘冒充家長簽名,請媽媽來一趟學校。媽媽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惱火,放學後将梓銘狠狠訓斥一頓。

父母過度關注成績,這就像維修師隻關注汽車的動力指數一樣,這對汽車和孩子都是不公平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對考試成績過度敏感,會造成孩子“為了分數而學習”的過度理由,進而泯滅内部理由,傷害内驅力。

人與機器的不同點就在于,機器出廠後它的産能名額就基本确定了,未來的發展隻有可能是磨損或性能下降。但人卻恰恰相反,如果我們施以恰當的教育,孩子就完成可能突破自我,獲得成功。為了分數而學習的孩子,最不能接受成績波動,那些因為一次考試失敗就自殘或輕生的孩子,都有一對過度關注成績的家長。

隻關注缺點的維修式教育,造成“為了不挨批而學習”的過度理由

小米偷偷告訴我,他媽媽就像偵探一樣。他在家學習、讀書、寫作業媽媽都看不到,可他剛開始走神或者拿起手機,媽媽就會立刻出現制止他,讓他趕緊學習。小米說:我就納悶了,她怎麼就看不見我已經學了一個小時了呢?

其實并不是小米媽媽沒看見他在學習,而是家長的關注點集中在孩子的缺點上。這就好像自行車壞了,作為修理工我們得找到壞在哪兒了,然後給修好。用維修思維來教育孩子,你會發現孩子學習的理由變成了“不挨說”。他們就像遊擊隊一樣機動靈活地家長作鬥争,不讓玩兒遊戲,就夜裡鑽被窩裡玩兒;不讓看閑書,就把漫畫包上國文書皮……

大量的批評讓孩子的心,離我們越來越遠,親子關系冷淡或者火藥味十足。岸見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氣》中說:孩子們很難喜歡總愛批評人的父母。家長常常會犯的錯誤就是在批評了孩子、親子關系被破壞之後還想要幫助孩子。事實是,親子關系一旦疏遠了,父母根本無法幫助孩子。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三、正确的“管”和“教”是怎樣的

1、正确的管:魚缸法則

一家公司裡,幾條小魚放在一個魚缸裡,好幾年了,還是那麼小,于是人們認為,這魚就是這種小個頭。有一天,魚缸被打破了,因為一時找不到魚缸,于是,人們就把它們養在院子的池塘裡。沒想兩個月的時間,這些魚竟然瘋了似的長到了一尺。

後來人們把這種由于給孩子更大、更自由的成長空間而帶來更快發展的現象稱為“魚缸法則”。

正确的管是“不管”,不要像馴獸師那樣訓練孩子,而是給孩子一個足夠自由的成長空間。當“外部過度理由”全部消失後,内部理由就會浮現,孩子對于學習本身的興趣,就是最強大的内驅力。

2、正确的教: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是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内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而自我檢討、滿足自我需要而産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這與大陸教育家孔子所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同樣的道理,這也是啟發式教學的起源。啟發式教學是大陸實行的素質教育中重要的教學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好的“教”應該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孩子自己去探索和發現答案,而不是按照說明書,像維護機器那樣生搬硬套的修理孩子。在啟發式的教育中,孩子能更多的發現學習的樂趣,進而培養關于學習的内部理由,這種對于未知的追求,正是支撐孩子終身學習的内驅力。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3、“管”“教”一體,才能保護孩子的内驅力,讓他們愛上學習

中國有句古老的諺語: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裡的中醫,是指中等水準的醫生。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如果生病了,我們找到了一個水準不怎麼樣的大夫,那還不如不找大夫,至少沒有進行更糟糕的幹預。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的方法不得當,還不如不管教,至少沒有人為地去破壞孩子的内驅力。

真正的管教一體,就是無為而治,即“不管教”。

與“無為而治”一樣,不管教并不等于不作為,不管教的教育方式,恰恰需要家長具有大智慧,為孩子創造屬于人類生命的教養環境。

如何做才是好的“不管教”的教養方式呢?我提供以下四種政策:

1)不批評也不表揚

不表揚也不批評,徹底斷絕了外部理由。孩子不會因為一件事而得到任何一種外部評價。

這樣可以引導孩子關注内部理由:

為什麼我要這樣做?

是不是這樣做可以滿足我自己的某些心理需求?

家長行動:表示感謝、描述價值

剛子不愛學習,但是體育很好,平時也喜歡跑步和健身。有一天媽媽拿了很多的快遞回家,一進門差點摔倒,多虧了剛子眼急手快,扶住了媽媽還接住了快遞。剛子特高興,顯擺道:媽,你看我厲害麼?

媽媽沒有表揚剛子,而是真誠的向剛子道謝說:謝謝你,多虧了你,媽媽才沒有摔倒。你可真有勁兒,幫了我大忙。

自那次後,剛子特别喜歡做家務,家裡的體力活他跟爸爸争着搶着做,媽媽看到剛子的變化十分欣慰。

表揚也是自上而下的,在我們表揚孩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與孩子拉開了距離。而感謝卻不一樣,我們隻會感謝與我們平等,并且做出貢獻的人。家長的一句感謝,所給與孩子的是尊重、認可和自我價值感的實作。

如果有些情況不适宜表示感謝,那家長可以選擇“描述價值”。小剛的例子裡,媽媽也描述了價值:小剛的價值就是沒讓媽媽摔倒,這就是他在這件事裡發揮的作用,這種描述就能讓小剛充滿價值感。

如果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表現好,比如收拾了自己的房間,我們就可以描述他這個行為的價值:保持衛生、對身體有利、讓家人也有了好心情。

再比如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家長也可以描述價值:這段時間的學習效率很高,知識掌握牢固,為未來探索感興趣的領域打下良好基礎等等。

當孩子犯錯時,記住不批評。試想誰會批評一個成年人呢?隻有上司或老闆吧?如果我們真正将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我們就沒有立場去批評孩子,我們要做的是安慰他們,共情他們,引導他們将焦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啟發他們自己找到解決方案。

不批評也不表揚的益處:

家長與孩子能聊的話題不止困在學習領域,家長在全方面觀察、感謝、描述孩子價值的同時,給予了孩子更多的存在感、價值感和歸屬感。

這讓家長與孩子真正處于平等的地位,孩子會獲得更多的尊重感。

這讓我們不對孩子自己的任務橫加幹預,學習就自然變成孩子自己要攻克的課題,内在理由上線,孩子就會享受到做事情本身的樂趣。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2)讓孩子經曆事件的自然結果

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了:自然懲罰法則,即應該讓孩子們從經驗中取得教訓。具體的來說,就是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不應給予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所帶來的直接後果,使孩子在承受後果時産生不愉快的情緒,進而引發悔恨,自覺彌補過失,改正錯誤。無論成功與失敗,孩子都有權利品嘗自己行為的自然後果。

比如孩子隻顧看電視,不肯吃飯。這件事的自然後果就是:過了時間就沒飯了,要吃隻能等下一頓飯。孩子會體會到“餓得難受”這個自然後果,家長不應該在這個自然後果之上再增加說教、批評、罰站等附加懲罰。

再比如考試不及格,這件事的自然後果有同學的疏遠,無形的壓力,自卑感,新内容聽不懂、學不會、做不到,自我價值感低下等等。這件事本身給孩子的自然結果已經很嚴重了,家長沒有必要再增加其他附加懲罰。

根據德西效應,附加懲罰會成為孩子的過度理由,取代孩子對事物本身的追求。孩子會因害怕非自然懲罰,而更加畏首畏尾,不敢嘗試,甚至是逃避學習。

家長行動:信任孩子、等待改變

讓孩子接受自然懲罰法則,就是“不管教”的智慧。我們隻需要觀察孩子所經曆的事情,當孩子正在經曆自然懲罰的時候,共情他們、安慰他們,等待他們因為内驅力而産生的自然改變。一旦發現孩子在改變,記得表示感謝或描述價值。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3)放權給孩子才能培養創造性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從事馬匹生意,他說,你們買我的馬、租我的馬,随你的便,價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馬圈大大的、馬匹多多的,然而馬圈隻有一個小門,高頭大馬出不去,能出來的都是瘦馬、賴馬、小馬。來買馬的人左挑右選,不是瘦的,就是賴的。霍布森隻允許人們在馬圈的出口處選。大家挑來挑去,自以為完成了滿意的選擇,其實隻是進行了形式主義的選擇。

後來,管理學家西蒙把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稱為“霍布森選擇”,一個人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中,他就一定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

《小歡喜》中的英子就處于“霍布森選擇效應”的泥潭中,媽媽看似給了她很多的選擇,甚至把北京有天文系的高校都為她打聽了一遍。媽媽說,隻要是北京的大學,想考哪個你随便選。但英子就是想考南京大學的天文系。這個不可調和的沖突,最終也成為了英子跳海的導火索。

我們的家庭教育中,這樣的“霍布森選擇”陷阱比比皆是。家長看似給了孩子選擇的餘地,但其實都是在父母設計好的軌迹上進行的。這樣長大的孩子從未體驗過自主的人生,他們的生活死闆得毫無生氣,沒有選擇權的孩子是不可能擁有創造力的,因為他們從沒有進行過真正的創造。

家長行動:放手嘗試、把控風險

是以我們要徹底的放權給孩子,做到“不管教”,讓孩子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可以為自己做選擇、做決定,并能夠勇敢的承擔自然後果。當然,作為家長我們要在旁邊觀察他們的進度,把控風險,對于一些有明顯危害的事件,要及時給與提醒。全面地為孩子闡述危險性,但最終由孩子決定究竟應該如何選擇。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記得相信孩子,隻要給與他們足夠的分析材料,他們一定能做出正确的選擇。

幼年的這種自主性探索經曆,能夠充分塑造孩子的創造力,他們會為了體驗更有趣的人生而産生源源不斷的内部理由,這種内部動力會支援他創造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4)不因學習而給予特殊待遇

大陸素質教育要求要對孩子進行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産勞動教育等全面的教育。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學習任務,就在家庭給予孩子特殊待遇。比如家有考生的家庭中,考生除了學習,其他的吃喝拉撒家長都包辦了。這樣做會讓孩子感覺失去存在的意義,他會覺得自己就是個學習工具。子曰:君子不器。沒有人願意當一個工具。

家長行動:夥伴關系、共建家園

婷婷是一名初三的高材生,雖然面臨中考,但父母對待她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她仍然需要負責自己房間的衛生,當媽媽加班的時候為全家做晚飯,周末去社群做義工。婷婷很享受這種感覺,因為畢業班的壓力很大,在這些非學習的活動中,她能夠放松自己,同時也能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價值。

意外發生在考試當天的清晨,婷婷的外祖母去世了,這個消息讓婷婷的腦子裡一片空白,本來可以考入市重點高中的婷婷,隻能報考一個普通高中。

對這個結果婷婷的父母并沒有過度敏感,媽媽安慰婷婷,了解她發揮失常是因為外婆的過世,并鼓勵婷婷說,她當時還能夠堅持去考試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媽媽送她進入考場後就在考場外痛哭流涕了。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婷婷冷靜說:去普通高中也好,因為她的能力會是班裡比較優秀的,在普通高中反而能夠得到更多的肯定,這有利于她的發展。

婷婷媽媽與我訴說這一經曆的時候,我聽得熱淚盈眶。婷婷真的很棒,這一次的失利非但沒有對她産生不利影響,反而是一種磨練,讓她日趨成熟。我也為她的父母喝彩,他們真正做到了“不管教”的無為而治,他們是婷婷的夥伴,他們為婷婷搭建了最強大的支援系統。

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認為:自我價值認同感有利于培養直面自己課題的勇氣。婷婷在家庭勞動中體會到自己對這個家有貢獻、有價值,在社群服務中不斷的确認這種價值感。對自我的認同賦予了她無窮的勇氣,讓她可以直面自己的失敗,并從失敗中分析優劣勢,激勵自己繼續努力。

在學習以外的地方幫孩子實作價值感,恰恰是在培養孩子直面學習困難的勇氣。這就是“不管教”的管教智慧。

一二年級逼得越緊,五六年級越厭學?聰明家長用“不管教”去應對

四、總結

如果說教育有什麼竅門的話,那就是保護孩子的内部理由,即内驅力。人類更願意去做一件出于自己意願的事情,而不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是以父母要堅持“不管教”的教育,保持與孩子平等的關系,停止用馴獸或修機器的方式來管教孩子,讓孩子在一次次地自主探索中,品嘗辛酸苦辣,找到自己勇于向前的内驅力。同時也要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多多關注孩子,感謝他們所做出的貢獻,肯定他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當然父母要做到“不管教”是需要勇氣的,請相信我們自己的孩子是可以積極努力,實作自我發展的。

岸見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氣》中說:孩子需要的是“生活的勇氣”,他們必須去面對一些隻能靠自己的力量解決的問題。父母無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夠幫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對生活的勇氣。

無論現在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如何,都要提醒自己:面前這個孩子是我人生中無可替代的重要的人。信任他,等待他,感謝他,陪伴他,用父母不管教的勇氣,帶給孩子直面生活的勇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