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父親奮鬥簡史

青未了|父親奮鬥簡史

父親奮鬥簡史

文|于強

父親的老家位于膠東青島即墨區鳌山灣畔一個小小的山村。每次回故鄉,我會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父親到村前的水泊河岸站一站,走一走,看一看。守望着眼前這條見證鄉村曆史演變、沉澱幾多歲月春夏秋冬的河流,我更願意悉心傾聽父親講述他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每當此時,這條一端連着黃海一端通往半島内陸的河流,顯得格外溫柔可親,似是更加懂得父親的心。水泊河用它潺潺的水聲,叙說生生不息的鄉村命運,回蕩起“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生命感歎。解放前,順着這條河流走出貧窮落後的山村,實作書生報國的追求,是父親年少時的一個夢;新時代,向着這條河流回望,落葉歸根,是父親的夢之所依。作為晚輩的我,如今,趟過故土的河流,求證父親走過的路,了解父親的奮鬥簡史,探知他不畏苦難、勤學向上、為人師表、初心不改的漫漫人生之旅,是我的一個小小夙願。惟願今生,自己能夠以父輩為導師,堅定夢想,溯流而上,踔厲奮進。用熱忱的生命,笃定的言行,給心靈的大地描繪春天般的動人篇章。

01

家境貧寒,立志求學。1936年出生的父親,名叫于文廒,今年已是八十六歲高齡,身體雖有欠佳,但依然精神矍铄。父親出生于解放前一個清貧如洗的農民家庭。那個年代,是一個兵荒馬亂、生靈塗炭、命運多舛的恐慌年代;是一個愚昧落後、食不果腹、生命零亂的貧窮年代。在風雨如晦的民國,爺爺奶奶用樸素的家風,微薄的力量,拮據的家資撫育大伯、二伯、父親、四叔和姑姑五個子女,在黑暗歲月的罅隙裡艱難地生存着、成長着。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跳出農門,将來有個好的前程。爺爺奶奶傾其一生的心力,憑靠羸弱的臂膀,為他們的子女擋風遮雨,相夫教子,書香濡染,傳承美德。那一年,爺爺還特意給父親起了這樣一個文雅好聽的名字,以此寄望父親将來有個光明的前途,并叮囑他們的子女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跳入“龍門”。當時年幼的父親,并沒有被貧苦的家境壓倒,沒有被晦暗的歲月吓倒。他遵從爺爺的教誨,用清澈的心靈,堅定的志向,稚嫩的腳步,自覺踏上了求學之路。

父親7歲入學,解放前的村小在戰亂的沖擊下總是辦辦停停,耽擱了不少學業,即便如此,父親一刻也沒有放棄讀書的信念。在形同虛設的舊制學校學不成,父親就一邊在家拾草剜菜,放牧牛羊,幫助改善家境;一邊跟着上過私塾的爺爺朗讀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四大名著,查康熙字典識字。大伯教他學讀三字經、百家姓,以及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當過教師的二伯教他做算術題,背誦古詩詞,學寫作文。所有這些,都在父親幼小的心田播下了“隻有讀書,才有出路”的種子。1949年家鄉解放後,新中國各方面慢慢恢複了秩序,父親就讀的國小也步入正規。此時的父親,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環境,更加勤奮努力,靠後天培養出來的吃苦精神,取得了課業上一個又一個優異成績。上國小五、六年級時,父親還擔任了學校牆報的小編輯,練就了一手遒勁有力的毛筆字;他還熱衷學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你是燈塔》等紅色革命歌曲,自小培養愛黨愛國情懷。時年,父親是一個剛滿15歲的稚嫩少年,少年時的父親,更是一個砥砺前行、學有抱負的風華少年。

02

秉燭修學,執教講台。1952年,父親以優異成績考入膠縣師範學校。收到錄取通知書的當天,家人們喜極而泣。要知道,在解放初期,一個貧窮落後小山村的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奮鬥考取師範學校,是一件多麼風光的事。年少的父親并沒有是以沾沾自喜,而是信心滿滿背上簡單的行囊,揮淚告别親人,告别家鄉那座貧瘠的小山村,獨自一人,又一次踏上了新的求學之路。膠縣師範三年的學習歲月,用父親的話來說,是人生中最為寶貴和難忘的三年。考上師範後,由于學校管生活費,發助學金,父親從此不再為吃不飽、穿不暖犯困發愁,一門心思把精力用在學業上。在學好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同時,父親十分注重加強課外自修,經常到圖書館如饑似渴地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毛澤東的青少年時代》等著作。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父親開始喜歡上了寫作,他主動為學校和班級黑闆報撰寫稿件,寫就的作文常常成為課堂範文為師生所稱道。豐富的知識儲備,良好的講課水準和寫作能力,為父親今後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奠定了根基。1955年師範畢業後,父親先後在高密西鄉的蔡家站、拒城河、呼家莊等公社任國小、國中、高中教師。任教期間,無論在哪個崗位,父親都妥善處理工作和家庭關系,聽從組織安排,忠于職守,無怨無悔,默默工作,努力完成教學任務,盡到一個人民教師的職責。由于表現突出,1975年,年近40歲的父親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産黨,實作了自己多年來的願望,同年,被組織調到縣文教辦任職。雖然不再在一線從事教學,但父親依然懷念曾經的教師生涯。因為,從教讓他實作了人生的價值;從教讓他達成了生命的夢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執教講台20年,在每一個書聲琅琅的清晨,或是燈燭搖曳的夜晚,父親像一顆發光發熱的星子,燃燒了青春,照亮了别人。他用豐富的學識,無怨無悔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用言傳身教的善舉,春風化雨般培育了學生們健全的人格;用嚴厲和關愛,為子女們樹起了“學習并快樂着”的良好家風。

03

風雨春秋,守正笃行。父親雖是一名知識分子,但他的前半生,一直與國運的興盛共榮,與生命的苦難共度。出生于革命戰争年代的他,親眼目睹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日戰争,波瀾壯闊的解放戰争,歡慶了新中國的成立,經受住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禮,喜迎了十一屆三中全的召開,見證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輝煌發展曆程。在我心中,父親稱得上是一位曆經風雨春秋、飽受人間滄桑的世紀老人。但無論生活如何起落,世事如何變遷,父親都一直恪守自己做人的準則:修身立德,守正笃行。1957年全國開展的反右派鬥争,很多教師被劃為右派分子,有的被勞動教養,有的被監督勞動,父親因家庭出身和個人政治态度堅定而幸免于難。1958年大躍進期間,全國掀起了大煉鋼鐵的熱潮,學校老師和高年級學生全部停課。為響應黨的号召,父親帶領他的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勞動,忠誠擔當,毫無怨言,其中的甘苦榮辱,隻有他們那一代人自己知道。尤其是“大躍進”後期的三年困難時期,自然災害頻發,糧食十分短缺,地瓜幹、榆樹皮是家裡僅有的一點食物。在饑荒面前,父親有過辭職外出謀生的念頭。但最終,父親還是說服了自己,靠笃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硬是熬了過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在這期間,造反派多次威脅和鼓動父親加入他們的組織造反,父親始終堅持原則,立場分明,不跟風去造反,進而安全躲過了那場持續了十年的浩劫。十年間,父親一直堅守自己入伍時立下的“教書育人”誓言,盡自己的本分給學生上課。即便是停課的時候,他也不去胡來。而是趁着閑暇,獨居陋室,排除紛擾,靜心閱讀革命文藝作品和哲學社會科學書籍,借此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思想境界。在中學任教期間,他多次被抽調到公社,充分施展寫作上的天賦,幫助撰寫起草會議經驗材料和上司講話。父親正直的人格,過硬的素質,在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能夠赢得公社上司和學校師生的一緻認可,可謂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04

樸素生活,苦樂相伴。記得我四五歲剛剛懂事的時候,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那時,父親每個月的工資隻有三十多塊錢,全家人挨擠在幾間破舊、低矮的土房子裡度日,父親、母親、大哥、二哥、姐姐和我,一家六口常常是吃了上頓飯沒了下頓飯。面對我們姊妹四人生活和上學的費用問題、穿着問題、接送問題,父親、母親私底下有過抱怨,有過苦惱,有過争吵。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家裡的日子過得跟涼水一樣,既寡淡無味,又苦澀難熬,壓在父母心頭的,仿佛有一座永遠移不開的山。

解放前,父親挨過餓,解放後,父親又經曆了太多的波折,自小就體會到了和平安定生活的來之不易。即便是六七十年代生活苦了一些,他在子女面前卻一直表現得積極樂觀,做到不抛棄、不放棄,用“勤儉持家”、“勒緊腰帶過日子”的生活态度戰勝生活的困苦,毫無怨言地擔起養育子女的重任。父親當教師時,特勤儉,特節約,往往是一件粗布中山裝一年三季穿。從不舍得多花一分錢,把辛苦賺來的薪水一點點積攢下來,用于家庭各項開支。工作之餘,又披星戴月地幫助在家務農的母親一起下地掙工分,一起耕種和收獲糧食。那時,家中主打的食物是玉米餅子、地瓜面窩窩頭、腌制的鹹菜,一年下來,能吃上幾回豬肉和白面水餃算是一種奢侈了。為保證子女們的營養,父親工餘時間便在自家院子偷偷種了一小塊菜地,用以改善家庭飲食。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生活雖然苦了些,但日子過得苦中有甜,苦中有樂,樂中有味。

改革開放後,國家社會經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民群衆的衣食住行日漸富裕起來。這個時候的父親,卻依舊保持一個知識分子的樸素品質,秉承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淡看浮華,看輕利益,看重親情。對他們這一代人來說,隻要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心有所歸就行,不必過度追求物質享樂。一日三餐,隻需一杯清水,一個饅頭,一碟小菜,一碗熱粥,父親就很容易滿足,個人從來不舍得浪費一粒糧食,一片蔬菜。

05

從政機關,躬行踐履。興許是伯樂識馬,興許是機緣巧合,1975年秋天,有着20年教齡的父親被上級一紙調令安排到縣文教辦任職。在這之後,父親因管理能力強,業務素質硬,多次被組織委以重任。1981年先後任縣教研室主任、計劃生育局副局長,1984年任縣計劃生育局局長,1987年任縣工會主席。無論擔任什麼職務,從事什麼工作,父親始終發揮黨員幹部領率作用,堅持原則,嚴以自律,躬行踐履,以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投入事業,取得了斐然成效。從事機關工作期間,主要參與解決了四件大事。一是右派摘帽的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和縣委工作安排,父親參加了高密教育界275名右派材料的審定改正。那時候辦公條件差,不像現在有電腦和列印機,撰寫材料全靠人工反複修改、謄抄,費時費力費腦筋,面對這項事關教師命運的敏感工作,父親全面領會國家政策内涵,嚴格書面材料把關,與同僚們一起精心進行初審改正。最終,為他們恢複了名譽,恢複了職務。二是招生的事。主持招生辦工作期間,嚴把招生政策規定,全縣招生工作未出現任何問題。三是計劃生育的事。當時,計劃生育已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千家萬戶。父親在縣委的上司下,堅持人口生育政策底線不動搖,強化科學管理引導,組織建立了計劃生育服務站,優化了生育服務措施,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先進機關。四是基層工會的事。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改革開放如火如荼,鄉鎮企業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在新生的鄉鎮企業組建工會勢在必行。為此,父親以吃螃蟹的精神,先行先試。他親臨一線,深入調研座談,大力宣傳發動,首次在全縣鄉鎮企業内部推動建立了工會組織。同時,在各級工會普遍建立技術協會,組織、引導、服務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這在濰坊市是第一家。

06

發揮餘熱,善心永存。1997年,是父親的退休之年。按說,從上司崗位退下來的父親,本應賦閑在家,兒孫承歡膝下,安享幸福晚年,但父親依然閑不住。父親常說:人上了年紀不僅吃得營養,注重保養,更重要的要有修養、有作為。剛退居二線,父親就被聘請到縣稅務局從事文秘宣傳工作,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寫作特長,用充滿正能量的筆觸,記錄、報道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足音。父親雖然年事已高,但堅守黨的信念宗旨仍不減當年,先後組織和參與了當地老幹部局組織的“我說抗戰”、“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有獎征文活動。前些年,作為高密市總工會離退休老幹部支部書記的他,在所在機關的支援下,倡導組建了“黨員幹部之家”,父親帶領系統内離退休老黨員老幹部身體力行地參觀企業、社群、村居,見證和叙說時代新變化,共同為高密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一起相聚的日子,一起學習的日子,讓父親和跟父親一樣的老幹部們消除了孤獨感,找到了歸屬感,體驗了幸福感。

堅持正義,不卑不亢,為人誠樸,心地善良,是父親性格裡的最大特質。父親常說,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歲月如何變遷,不變的是中華傳統美德在家庭和社會中的積澱和弘揚。父親除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子女外,還力所能及地去幫助他人,奉獻社會。近幾年,他挪動着年邁孱弱的身體,多方奔走協調,幫助家庭困難的老黨員聯系免費做白内障手術;為癌症患者申請幫扶金;為坐公共汽車受傷的老同志聯系辦理保險賠付金;為黨員幹部義務講授古詩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等等。父親能夠發揮餘熱,為社會奉獻自己的愛心,一切緣于一個老黨員、老幹部心中那股慈悲為民、為人友善的執念。

作者簡介:于強,山東高密市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曆,現供職于國家稅務總局高密市稅務局。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高密莫言研究會會員、紅高粱文學社理事。先後在各級報刊和新媒體文學平台發表散文、詩歌、随筆、新聞作品500餘篇,榮獲第二屆紅高粱文學之星稱号、第二屆吳伯箫散文獎全國散文新作品大賽優秀獎、中國最美遊記全國文學大賽三等獎、“記憶濰坊”征文三等獎、第二屆當代精短文學作品一等獎等十多項市級以上文學創作獎項。多篇散文入選《2022膠東散文年選》《當代散文家美文月曆》《好生活好散文優秀作品選》等書籍,已出版稅收新聞作品集《藍心集》、散文集《行走的季節》、《深情歲月》。

青未了|父親奮鬥簡史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膠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