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小鵬最近愁了!虧損王遇供應鍊危機

何小鵬最近愁了!虧損王遇供應鍊危機

汽車新勢力的戰争從未停歇。

繼理想(2015.HK)和蔚來(9866.HK)之後公布成績單,小鵬(9868.HK)在傳遞量上領先于理想和蔚來。

到了2022年,小鵬勢頭仍未減,繼續穩坐“小理蔚”傳遞第一之寶座。2022年一季度,小鵬、理想和蔚來分别實作34561輛、31716輛和25768輛傳遞,同比分别增長159%、152.1%和28.5%。

然而,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的愉悅心情很快就消失了。近日,供應鍊的問題導緻何小鵬公開喊話:供應鍊無法動态恢複,5月全國整車廠或将停産。

供應鍊的問題不解決,勢必會讓小鵬汽車迅猛的增長戛然而止。這也會讓小鵬進一步陷入虧損困境。“蔚小理”這三家新勢力代表企業裡,虧損之王是小鵬汽車頭上亮閃閃的帽子。

為何其他車企能迅速做到成本控制,小鵬卻還在虧損的沼澤地裡越陷越深?

何小鵬能夠帶領小鵬汽車邁出沼澤地嗎?

01

虧損之王

小鵬汽車營收,連續幾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根據公司披露的資訊,2018年-2021年小鵬總營收分别為970.6萬元、23.21億元、58.44億元和209.88億元,2020年-2021年同比分别增長151.78%和259.12%。

2021年的高營收主要得益于小鵬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暴漲。

然而,高速增長背後,卻是止不住的虧損。2018年-2021年小鵬經營虧損分别為16.95億元、37.8億元、42.94億元和65.79億元,2019年-2021年同比分别增長162.9%、72.5%和53.23%。

何小鵬最近愁了!虧損王遇供應鍊危機

(資料來源自各公司最新年報)

2021年傳遞量吊打蔚來和理想,為何虧損還排第一?這背後是小鵬汽車的低利潤率以及研發、銷售等高額的開支。

單車價格偏低是小鵬的特色。縱觀“蔚小理”所有在售車型,小鵬先後推出的G3和P5系列價格均偏低,銷量最高的P7系列在售價上也不及理想和蔚來的産品。

公司資訊披露,G3/P5/P7補貼後平均售價分别在17.48萬元、19.6萬元和31.99萬元,且2020年-2021年汽車利潤率分别為3.5%和11.5%。

主打中高端的蔚來相對而言,平均售價較高。根據最新财報,蔚來汽車ES8/ES6/EC6官方指導價分别在46.8萬元、35.8萬元和36.8萬元,且最新财報表示2021年汽車利潤率達到20.1%。2022年3月和9月開始傳遞的ET7/ET5平均售價也在44.8萬元和32.8萬元。

此外,漲價之前理想ONE官方售價為33.8萬元,這一價格也高于了小鵬在售車型的平均售價。其最新财報稱,汽車利潤率也由2019年的16.4%提升至2021年的20.6%。理想表示,主要是由于加強了供應鍊管理,做到成本控制,加上理想ONE傳遞提升且平均售價增加帶來的。

價格偏低,銷量高也拼不過理想和蔚來的營收。2021年,蔚來和理想的營收分别為332億元和262億元,均高于小鵬汽車。

何小鵬最近愁了!虧損王遇供應鍊危機

(資料來源自各公司最新年報)

營收少了,從研發投入上看,也顯得有些寒碜。

2019年-2021年小鵬研發費用分别為20.70億元、17.26億元和41.14億元,同比分别增長89.2%、29.5%和138.38%。研發猛增的小鵬也沒能拼過蔚來汽車,蔚來2021年的研發開支高達45.92億元,同比增長85%。

當然,何小鵬可以在李想面前顯得底氣更足一些,研發投入最摳門的帽子是理想。理想同時期在研發上隻砸了32.86億元,同比雖然增長了199%,但依然在研發投入上落後于蔚來和小鵬。

小鵬汽車在銷售上的開支近年來節節攀升。

銷售網絡的快速鋪開直接導緻銷售開支暴漲。2018年-2021年小鵬銷售門店總計分别為8家、85家、160家、178家和357家,2020年-2021年同比分别增長88.23%和123.12%,其中近一半都是小鵬直營店。

2018年-2021年小鵬的銷售及一般行政開支分别為6.43億元、11.65億元、29.21億元和53.05億元,2019年-2021年同比分别增長50.2%、50%和81.65%,分别占汽車銷售收入的53.64%、52.66%和26.47%。

蔚來也特别舍得在營銷上花錢。2021年蔚來銷售及一般行政開支為68.78億元,占汽車銷售收入的20.74%。隻有理想花錢穩重會過日子,銷售及一般行政開支為34.92億元,占汽車銷售收入的13.36%。

各項投入居高不下,小鵬也隻能委屈地領了個虧損第一。

02

加速前進

汽車新勢力激烈的較量中,能夠拿下傳遞量第一也并不容易。

何小鵬最近愁了!虧損王遇供應鍊危機
何小鵬最近愁了!虧損王遇供應鍊危機

(資料來源:各公司最新年報和月度簡報)

2021年,小鵬憑借9.82萬輛的傳遞實作逆襲,摘得傳遞金牌,同比增長262.99%;而理想和蔚來分别實作9.05萬輛和9.14萬輛,同别分别增長177.38%和109.09%。

何小鵬是如何做到的?

汽車新勢力,往往就是靠第一款車打開局面。何小鵬最初成功也在于第一款車型G3的熱銷。這款自2018年開始傳遞,在之後連續兩年的時間裡成為小鵬唯一一款在售車型,2020年-2021年的銷量分别占總銷量的44.3%和30.28%。

享受完相關政府補貼後,2021年3月前G3的售價在15.58萬元-19.98萬元不等。價格誘人不說,在這個價格區間能與之競争的品牌也較少,是以貢獻了部分的銷量。不過G3隻是何小鵬打開市場的排頭兵,後續車型也表現較為突出。

何小鵬最近愁了!虧損王遇供應鍊危機

(資料來源:2021年招股書、年報和2022年月度簡報)

2020年5月,小鵬汽車開始傳遞的第二款P7銷售更是扶搖直上,2020年-2021年該車型分别占總銷量的55.7%和61.71%。P7追求更智能化更高端的定位為小鵬帶來更多的品牌溢價,2021年3月前P7标準版補貼後價格在22.99萬元-34.99萬元,鵬翼版補貼後價格更是達到36.69萬元-40.99萬元。

2021年4月,小鵬汽車推出了第三款小鵬電動汽車P5。

小鵬P5售價在16.27萬元-22.93萬元不等。這個價格範圍橫跨朗逸、速騰和豐田亞洲獅高配版以及BBA低配版之間,給消費者在同類車型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這款車也展現了小鵬汽車向上的雄心。

小鵬P5自2021年9月開始傳遞至2022年3月實作了28837輛的傳遞,2022年一季度占總傳遞的30.34%。

新車推出沒有玩砸的同時,小鵬汽車的産能也能夠保障增長。

2019年起,小鵬就着手建立起造車廠。在獲得地方政府的補貼後,小鵬汽車終于在廣東肇慶有了第一間工廠。

2020年5月,該工廠就開始生産小鵬P7,其年産能達到10萬輛。根據招股書的介紹,截至2018年-2020年底和2021年3月底,小鵬自産的電動汽車分别占同期生産總量的0%、0%、60.4%和65.5%。

肇慶工廠正式投産不久,新的布局也快速展開。2020年9月小鵬馬上與廣州地方政府旗下的廣州凱得投資簽訂了合作協定。廣州凱得同意融資40億元幫其在廣州建設一個新的電動汽車生産基地,總投資金額計劃在20億元-30億元,于2022年開始投産,預計年底産出達成10萬輛。

時隔不到8個月,小鵬又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協定。政府融資提供所需資金,幫助小鵬建立武漢工廠。武漢工廠預計2022年開始投産,年産能可達到10萬輛。

也就是說,如果廣州工廠和武漢工廠建設順利,到2022年底小鵬3家自建工廠年産能就可以達到30萬輛。

産能得到保證的同時,得益于小鵬采取自營和授權經銷商模式的雙結合,其銷售也得到網絡的支撐。根據最新财報,截至2021年,小鵬線下實體銷售為357家,同别增長123.12%,覆寫全國129個城市。

相比之下,理想和蔚來采取的是自營模式。根據最新财報,2021年蔚來銷售門店達到350家,同别增長21%。而理想在全國102個城市擁有206家零售門店,雖然同比增長近4倍,但仍趕不上小鵬和蔚來的擴張速度。

03

供應鍊危機

這一次供應鍊受到沖擊後,何小鵬真着急了。

這兩年“缺芯少锂”沒少讓汽車新勢力焦慮,但是何小鵬卻挺過來了。然而,2022年3月以來汽車産業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長三角、珠三角的汽車供應鍊體系面臨停擺。

2022年初以來,原材料漲價壓力下,一衆新能源品牌紛紛漲價。眼看着原材料壓力有所緩解,卻迎來了供應鍊體系停擺沖擊。

全球零部件百強企業在上海及周邊城市設有大量工廠,停擺直接讓這些企業陷入停工狀态。而且各地的物流也不暢通,即使生産了也難以像之前那樣便利運輸。市場前景很好,但嗷嗷待哺的小鵬汽車犯難了。

小鵬在上海設有自己的研發中心,雖然線上一些研發也能夠完成,但是有些研發工作依然需要線下進行。這導緻小鵬汽車對車輛進行測試和調整的一些工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當然,何小鵬等一衆汽車企業人士的呼籲下,一些停工的工廠也在恢複。

除開大環境帶來的影響之外,傳遞量上去了,對于車企而言往往也面臨增多的投訴。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小鵬傳遞遙遙無期引發集體投訴,上百名車主建立P5維權群聊。對此,小鵬官方回應受磷酸鐵锂電池原材料價格暴漲,供應嚴重不足導緻P5 480E/N傳遞延期。諸如此類的投訴,或多或少也将影響小鵬汽車未來的銷售。

2021年的業績出來後,業界已經形成了小鵬最虧錢、理想最摳錢、蔚來最燒錢的戲談。面對内憂外患,最虧錢的小鵬未來依然充滿了不确定性。

作者|潘虹

編輯|可兒

來源|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