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值蒸發超5000億,蔚來要二次“探底”?

蔚來似乎又站在了十字路口。

面對失速、被超越,蔚來率先喊出了暫時停産。

直到當下,造車新勢力中也就僅有蔚來暫時停産。在外界看來态度就是一種信号,盡管蔚來現在不缺錢,也沒有站在“懸崖”的邊緣,但這絕對不代表蔚來汽車可以高枕無憂,在多變的商業環境中,半年或者一年可以改變的太多,有時候一家大型企業從輝煌走向衰落,也就是短短的幾個月時間。

市值蒸發超5000億,蔚來要二次“探底”?

王傳福曾說過,未來幾年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将是一片紅海。

在新能源替代油車的這條路上,盡管目前新能源占比依然很低,但實際上競争早已開始。誰能量産更多的車,誰能有更先進的性能以及更長的續航,誰就能在未來三五年内徹底站穩。

當下,前有造車新勢力,後有二線新能源奮起直追,中間還有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領域的競争才剛剛拉開了序幕。

誰能笑到最後,現在還是未知數。

實際上,作為國内唯一一家在生死邊緣徘徊過的一線新能源車企,蔚來應該要比其他的新能源車企更具有憂患意識。但是,2021年蔚來傳遞量兩位數增長又将這家企業置于危險的邊緣,因為小鵬、理想兩家車企在缺芯的影響下依然保持了三位數的增長,甚至有些二線新能源車企在傳遞數量上也“碾壓”了蔚來。

如何解決缺芯的問題?

如何保證傳遞量?

如何防止企業再度站在“懸崖”之上?

市值蒸發超5000億,蔚來要二次“探底”?

對于現在的李斌來說,問題依舊嚴峻。

2019年,蔚來的股價一路走低,最低跌到了1.19美元/股。若不是特斯拉的“逆襲”挽救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那麼蔚來極有可能已經失敗。

有人說,創業就是一場關乎運氣的大冒險,但是并非每一次都會幸運。

2021年4月,蔚來第10萬輛汽車在江淮工廠下線。作為國内造車新勢力第一家突破10萬輛的車企,李斌終于揚眉吐氣了一次,他說:“我們忍受了很多質疑。三年前,很多人都說蔚來沒有工廠,還想賣車?或者說和江淮一起合作,還想賣四五十萬,是不是瘋了?我們一起用三年多的時間證明了自己。”

勇于證明自己不僅是勇氣的展現,也是實力的展現。

2021年,全球複雜的形勢加上疫情的反複,諸多的車企都感受到來自産業鍊的壓力,“搶芯”和備貨這兩個關鍵詞貫穿了一整年。2021年7月,蔚來汽車的傳遞量就開始嚴重落後,從第一掉到了第七。

市值蒸發超5000億,蔚來要二次“探底”?

李斌的判斷是,2023年至2024年才是行業的“決賽期”,而在此之前,蔚來要做好的就是夯實自己的護城河。他還直言,2022年将是蔚來“加速的一年”。

疫情的反複給李斌潑了一盆冷水。至于何時完全恢複,目前尚未可知。

李斌曾經說過,“汽車行業目前存在諸多不确定性,公司發展過程中也會有各種問題出現,需要第一時間去解決。最重要的是保持節奏。”

确定的是,蔚來今年可能無法保持年初定下的目标,也不能保持相應的節奏。

4月10日,曾宣布不漲價的蔚來扛不住壓力調整了部分整車的價格。上調一萬元在新能源車企中并不算過分,但是也充分地說明了當下的困境。不僅如此,延遲傳遞也是蔚來以及其他新能源車企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此外,蔚來還上調了電池租用服務費的價格。

根據江淮代工的産能計算,每停産一周,蔚來的傳遞量就會減少大約2000輛。

市值蒸發超5000億,蔚來要二次“探底”?

面對當下的問題,李斌近期曾親自回應過使用者。他稱,受部分地區疫情的影響,三月中旬蔚來部分零件就已經斷供了,是靠着一些庫存才勉強支撐到了上周,最近又碰到了疫情,很多合作夥伴供不了貨,是以就隻能暫停生産。

綜合而言,蔚來當下的困境與三年前已經截然不同,但是企業并未因不缺錢而變得更安全。疫情給所有的新能源車企敲響了警鐘,代工模式的缺點也暴露無遺,加大自有工廠的建設已迫在眉睫。

2022年對于李斌和蔚來汽車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年,如果今年還不能在産量上追上小鵬和理想等企業,那麼蔚來就有可能徹底掉隊,并且這種失速是難以彌補的。當下,蔚來距離最高點已經跌去了67%,市值已經蒸發超過了790億美元(約合5050億元人民币)。是以,留給蔚來去追趕的時間并不多。

李斌說,“被打倒又站起來的人的韌勁,值得去期待。”

那麼,2022年李斌又會給市場什麼期待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