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面家庭 | “鮮活”的教育理念,讓孩子飛上冬奧會舞台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閃亮的雪花》節目中,小朋友們高舉“和平鴿”,腳踩星光,随雪而舞,創造了無數個經典瞬間。來自北京景山學校的尉然就是其中一隻“小鴿子”。有幸踏上國際舞台,尉然媽媽與有榮焉:“我一直主張教育是培養鮮活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付出和結果是成正比的,隻要足夠用心,足夠努力,‘蝴蝶’自來。”

封面家庭 | “鮮活”的教育理念,讓孩子飛上冬奧會舞台

家庭檔案

父親:尉進明,中國駐非洲某國大使館參贊

母親:鐘斌斌,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

女兒:尉然,13歲,北京景山學校七年級學生

封面家庭 | “鮮活”的教育理念,讓孩子飛上冬奧會舞台

早教啟蒙

發現閱讀之美

景山學校有一幅著名的題詞,為鄧小平同志手書:“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三個面向不僅是國家教育事業的指導方針,更是無數家長培養下一代的航标。

鐘斌斌也不例外。女兒小尉然出生以前,全家就早早達成了共識——成績和獎項絕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成長為一個适應未來的、鮮活的“人”。

“讀書,世界就在眼前;不讀書,眼前就是世界。閱讀是塑造一個人的最佳途徑之一。”鐘斌斌告訴記者,女兒三歲就能獨立閱讀,得益于外婆從零歲開始的早教啟蒙。“母親是一位資深的學前教育專家,在尉然還不知事的時候,她就開始滿牆壁地貼漢字、設計很多認字認詞的親子遊戲,讓孩子在玩中捕獲漢字獨特的美感。”外婆細緻耐心地給尚不會說話的小尉然天天讀故事,早晚誦讀古詩,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感和韻律感。日常跟孩子描述事物,尤為注重語言的生動、優美,盡可能給孩子美好的語言輸入,同時引導孩子準确、詳盡地表達,輸出自己的想法。這些為尉然日後寫作得心應手奠定了潛在的良好基礎。

”當然,家庭教育盡可能做足100分,也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順風順水。國小三年級時,尉然遇到了背不下長課文的難關。

鐘斌斌沒有像多數家長那樣诘問,“别的同學都能做到,為什麼你不行?”而是選擇和孩子一起接受這份挑戰,她拿起課本,對尉然說:“媽媽和你一起記憶。”

于是,母女倆在家裡開始了情景劇式背課文。她充分調動起孩子的感官和肢體,開啟全身記憶模式,用知覺和身體動作演繹記憶中的畫面。比如朱自清的《春》,“紅的像火”是 視 覺,“蜜蜂嗡嗡地鬧”是聽覺,“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是嗅覺,當背到“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時,她倆就做出相應的動作,一會兒坐着,一一會踢球,配合肢體變化,快快樂樂地完成了作業。

新奇、有趣!憑着媽媽别具一格的課後輔導,小尉然不僅“背功”突飛猛進,而且對文字的喜愛也與日俱增。

厚積薄發

鼓勵孩子堅持寫作

“書中有讀不完的熱愛,也有看不完的風景。是以,親子共讀是一個家庭最好的教育,它絕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從小到大,鐘斌斌一直在為孩子營造書香氛圍,這裡簡述三點以供其他家長參考、借鑒——

首先,閱讀要走“量”。家裡到處都有書,就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隻要孩子想看,随時随地都能閱讀。

其次,閱讀須重“質”。編輯出身的鐘斌斌,在給孩子購買、推薦閱讀書籍的時候,會特别看重出版社和譯者,“同一部名著也會有出版社和譯者的水準差異問題,家長多花一點時間做篩選,孩子就能多獲得一分文學美感。”

最後,閱讀可以“雜”。鐘斌斌尊重孩子偶爾閱讀快餐文學的習慣,隻是她總會在孩子看完以後悄悄收起來,以免造成時間的二次浪費。與此同時,她會買一些有價值的“超齡”的書,适當引導、陪讀,讓孩子潛移默化、吸收營養。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閱讀的程序中,尉然漸漸萌發了寫作的花種。初時文筆稚嫩,但鐘斌斌總是極力地從孩子的文章中尋找一個個閃光點,真誠地高度贊揚,以此不斷增強孩子的寫作自信,使孩子敢于下筆、樂于下筆。然後找來名家文章,一起分析文筆優長,使孩子在品讀的過程中自然汲取養分,自主體悟,以熏陶和體悟替代直白教化,讓她在耳濡目染中進步。

如今,13歲的尉然已能獨立創作各種題材的文章。最近她愛上了古體詩寫作,遠在非洲的爸爸牽挂孩子的成長,努力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時時不忘親子交流,主動和然然發起賽詩,爺倆互品詩作,互相點評,推敲完善,不亦樂乎,随後然然還會興緻勃勃的将詩作拿到學校請同學們點評。

說到女兒對寫作的熱情,鐘斌斌忍不住誇贊:“尉然同學總會随身攜帶一個小本兒,在靈感迸發時及時記錄、梳理。班上很多同學都是她的人物原型,每隔一段時間,她就創作專屬故事贈給同學,有心意又有新意!”

長遠規劃

創造多彩人生

尉然立志要當作家,要在20歲之前完成7本小說。但奇怪的是,母親從未強迫她參加寫作方面的競賽。鐘斌斌認為,文無第一,寫作是創造性的發展展現,不能被框定,無法标準化、套路化,“獎項不絕對等于寫作的水準,過于強調獎項角逐,反而有可能是一種限制,逼得孩子為了得獎而習慣‘迎合式’的創作。目前,她最重要的事情,是廣泛探索積澱,盡情發揮自己的愛好和專長,充分成長。”

鐘斌斌是舞蹈專業科班出身,她深知藝術修養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她鼓勵孩子堅持鋼琴學習,選修琵琶和繪畫,更引導女兒多多登台鍛煉,通過參加各種舞蹈類的賽事錘煉自己。

“然然舞蹈通過了中國舞蹈家協會考級的最進階别十級,但這個十級在我這裡并不代表某種水準,她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順帶完成的,這僅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而已。考級自有它的優點,如普适性、規範性,階段性的考核形式可以讓孩子有一個階梯性的進步認知,但我從來反對藝術培養唯考級論。考級一定不能是藝術學習的主要目标或唯一目标。”對待考級,鐘斌斌也有着自己的理念。尉然跟着學校合唱團、金帆舞蹈團,參加了全國和北京市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得到了許多獎項,在集體協作、舞台考驗等方面取得了飛躍性的進步,獲得了綜合而立體的成長。當很多家長因為學業壓力讓孩子放棄舞蹈時,鐘斌斌和尉然選擇了堅持。

鳥欲高飛先振翅,尉然日積月累,等到羽翼豐滿,便飛上了北京冬奧會的舞台,在世界的注視中悄然綻放。

“冬奧會節目的排練非常嚴謹、嚴苛,後期聯排,孩子們常常到淩晨兩三點才能回家,密集的排練同時還要兼顧學習不落下,過程很艱苦。但是我相信,這是一份受益終生的禮物,它讓孩子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一分汗水一分收獲’。”

鐘斌斌強調,教育應當以人為本,其目的不是批量制造高分機器,而是為了培養一個适應社會同時堅持自我的鮮活的“人”。前路漫漫,唯初心永恒。

封面家庭 | “鮮活”的教育理念,讓孩子飛上冬奧會舞台

本文選自《新家長報》967-968期

聲明: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轉載或引用新家長報原創稿件請标明完整來源:新家長報。本公衆号轉載之文圖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新家長報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