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管控,目前上海及周邊區域汽車産業的“停擺”狀态,上汽集團、特斯拉等多家車企被迫減産或停工。就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上汽還是把醞釀許久的智己L7安排上了。

4月17日,智己汽車旗下首款車型智己L7上市,共推出Pro和Dynamic兩款車型,補貼後售價分别40.88和36.88萬元。作為一個新品牌,上來就打出了36.88萬元起售價,智己L7和蔚來ET7的打法也是差不多,就是想通過“超值”的性能與豪華,去撼動那些沉浸在BBA所建構的傳統價值體系中的消費者。
似乎這已經是電動時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了。将價格瞄準傳統豪華品牌,然後實作其他一切次元上的超越,成為新品牌尤其是中國的新品牌講述豪華的一種方式。不過這種方式也确實行之有效。
新勢力搶占傳統豪華車份額?
根據乘聯會釋出的3月份高端豪華轎車銷量榜單顯示,占據豪華轎車銷量榜單的車型多數來自BBA,雖然BBA三大品牌占據了國内豪華轎車市場的半壁江山,但這種領先的趨勢明顯是在下降的。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3月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28.2%,較2021年3月10.6%的滲透率提升17.6個百分點。3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4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2%。
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2%,就足以說明現在特斯拉等新勢力品牌在市場上有多優秀。
據乘聯會統計,3月豪華車零售23萬輛,同比下降14%,環比增長43%。11大國産豪華品牌除特斯拉高增長外,全部同比負增長,特斯拉也超越奔馳、寶馬、奧迪,成為豪華車月銷量冠軍。
雖然雷克薩斯以1.69萬輛位居第二陣營首位,同比下滑31.9%;紅旗1.60萬輛緊随其後,也出現 5.2% 的同比下滑;沃爾沃反超凱迪拉克,銷量下滑 18% 至 12882 輛;凱迪拉克銷售 12206 輛,同比下滑 40.7%,跌幅在榜中最高。
在3月份,特斯拉中國零售65754輛,同比增長達到85.3%,其中Model Y達39730輛,同比增長291.4%,成為3月最暢銷的豪華車,銷量甚至達到當月奔馳GLC的3倍多。
特斯拉也出現3月銷量較前兩月翻倍增長,份額直線上升,從1月0.9%上升到3月的4.2%。而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在1-3月份的銷量基本上都是在下滑的。
并且今年3月特斯拉三次漲價,每次漲幅都超過萬元,但3月特斯拉銷量不降反升,足以見得消費者對于特斯拉這樣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的認可。相比之下,奔馳、奧迪、寶馬的純電動産品銷量隻有區區幾百台,實在是拿不出手。
毫無疑問,在新能源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以及大手筆投入之後,已經在智能化、便捷化方面在使用者層面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用車認知,當然這也是在如今BBA等傳統豪華品牌身上感受不到的新奇體驗。特斯拉、蔚小理等新能源品牌正在用新技術、新服務給這些傳統豪華品牌上課。
BBA電動化蓄力亮出新“大招”
在豪華電動車滲透率如此高的情況下,特斯拉、蔚小理确實是如今新能源領域中的佼佼者,但蔚小理等新勢力的成功也是可以複制的。
以小鵬汽車為例,其在推出各方面都很均衡的P7,殺入了純電選手不多的帕薩特等傳統B級車市場的之後,不僅赢得了口碑,也為其打開了市場;理想汽車更是憑借着一款産品力十分均衡的理想ONE,在競争情況沒那麼激烈的中大型SUV市場混的是風生水起。
這些新勢力品牌都很默契的避開了競争最為激烈的10萬元-20萬元的價格區間,畢竟在這個價格區間有着太多優秀選手,是以許多新勢力品牌也是選擇避其鋒芒,利用自身優勢拉開與其他車型、其他品牌的差距,實作優勢上的錯位競争。
在電動化時代,消費者更願意為“超值”的産品買單。而那些傳統豪華品牌新能源車型無論是在設計、配置、服務層面和新勢力車型均有差距,以奔馳、寶馬、奧迪的電動産品為例,其不論是續航、還是配置和同級别的蔚來車型相比均有着不小的差距,豪華體驗感也是差了不少。
比如在價格方面,BBA似乎并不能放下身段,旗下的新能源産品的定價無一例外,普遍高于同級别其它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其中奔馳EQC的廠商指導價為49.98-57.98萬,奧迪e-tron指導價54.68-64.88萬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現款理想ONE指導價僅為34.98萬元,蔚來的旗艦産品ES6的指導價為35.80-52.60萬元,多出的錢,并不能展現在可感覺的産品力上,直接把一些預算有限的消費者拒之門外了。
除了定價放不下身段以外,BBA在賣車這件事上和造車新勢力比起來也是存在很多弊端。
BBA和新勢力不同的是,其有着全國各地的4S店經銷商管道,更是它唯一的“利潤奶牛”,現成的推銷管道,自家新出的純電車型銷售管道也首選4S店經銷商。
但與燃油車同台銷售的純電車型,在利潤方面确實少得可憐,銷售人員不太願意主動推動純電車型的銷量,更多是廠家給下的KPI,和新勢力的直營店以及各種花式營銷比起來,純電車型在BBA組織架構中的地位确實是有點弱勢,這是其銷量一直上不去的一個關鍵因素。
這也就解釋了BBA的新能源車型為什麼月銷僅有幾百台,而新勢力品牌月銷均能破萬的關鍵原因。
不過這些叱咤市場這麼多年的豪華品牌可不會“坐以待斃”,奔馳、奧迪、和寶馬仿佛商量好了一樣在最近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新旗艦車型。
奔馳帶來的是一款全尺寸純電SUV——奔馳EQS SUV,雖然依然是奔馳EQ家族的設計,但足夠大的尺寸以及琳琅滿目的配置,展示了這個汽車發明者試圖繼續引領電動市場的決心。這個領域的競争對手并不多,新車将與特斯拉Model X、寶馬iX等中大型SUV展開錯位競争。
奧迪也是在同一天釋出了urbansphere純電概念車,這是一部尺寸級别和EQS SUV對壘的産品,新車最有意思的點就是,其是根據中國客戶需求,共創設計,由奧迪中國設計團隊與德國設計中心合作打造,可見奧迪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
而寶馬則是在釋出全新一代7系的同時,還帶來了一款旗艦電動轎車——i7,作為寶馬的“牌面”車型,全新一代7系是同級别唯一提供3種動力形式的豪華大型車。
以往的産品設計中, 3系是率先使用家族化設計元素的車型,這次寶馬打破了這種規律,在全新的7系上用上了最新的外觀設計,并且寶馬i7還搭載了華為應用商店,這在豪華汽車品牌中還是首次,足以見得寶馬對于這個電動市場的渴望。
可見,面對新能源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和造車新勢力的強勢崛起,特斯拉甚至把工廠開到了BBA的德國老家,BBA這些傳統豪華品牌真的是如坐針氈,于是就“不約而同”的帶來了自己的全新旗艦車型。雖然這些旗艦車型更多的是象征意義,但也向世人宣布了BBA全面發力電動化市場的決心。
BBA也明白現在時代真的是變了,在使用者定義汽車的時代,消費者可不在乎什麼品牌底蘊,他們隻想用更少的預算買到更好的電動産品,這也給了新勢力品牌上來就敢于直面BBA等豪華品牌的底氣。
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不管是新勢力還是BBA這樣的豪華品牌,一下回到了同一起跑線,用心打好中國市場才是新能源破局的最優解,當然這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