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毫末智行釋出小魔駝2.0:價格政策是表,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是裡

作者 | 曾響鈴

文 | 響鈴說(xiangling0815)

無人配送車千裡馳援上海,配合分揀員、基層社群從業人員為市民運送物資,以無接觸配送的方式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暴露在外的風險,在疫情陰霾下緩解了“最後一公裡”的配送難題……

在上海這場抗疫鬥争中,自動駕駛技術和産品無疑得到了一次面向飽和輿論的積極自我展現,成為自動駕駛落地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推動自動駕駛走向經曆各種挑戰的真實場景。

不僅如此,最近,末端物流自動配送領域,還出現了突破性的10萬元檔産品——4月19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唯一聚焦AI自動駕駛技術的盛宴2022HAOMO AI DAY活動上,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發表了主題演講,除了展示其企業的最新戰略、技術、産品進展,還釋出了稱為“第二代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定價12.88萬元的産品——小魔駝2.0。

毫末智行釋出小魔駝2.0:價格政策是表,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是裡

張凱稱,希望小魔駝2.0的推出“能夠進一步加速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規模化商用的行業程序”,可以看到,價格下探到十萬元檔是自動配送試圖走向規模化的努力,一個價格政策或成為自動配送商業化全面加速的扳機,而有自動駕駛技術企業正在站出來想要成為那個扣響扳機的人。

無論如何,在疫情催化下,自動配送車商業化加速的各項條件已經具備,定價政策的突破,或讓自動配送車在自動駕駛領域率先走向全面落地。

1

多重因素蓄積能量後,自動配送

商業化還差一個扣響扳機的動作

自動駕駛要實作有效的、快速的商業化,存在5個必要條件,構成了一個典型的“五邊形”矩陣:

毫末智行釋出小魔駝2.0:價格政策是表,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是裡

接受度,反映從自動駕駛采購方到最終使用者對前沿技術的心智認可程度;

可用性,反映自動駕駛産品本身是否能夠契合場景需要,包括技術完善度和産品功能、體驗等;

需求量,是商業化的市場基礎;

供給力,意味着能夠即時響應市場需求、提供商業化所需要的産品供給能力;

經濟性,是自動駕駛産品商業模式成立的前提,讓産品本身滿足企業對效益的追求進而走向全面落地。

自動駕駛數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了5個次元缺一不可,隻有變成各次元都得高分的“五邊形戰士”,商業化才能加速實作。

而到目前為止,在疫情的催化下,自動駕駛商業化的“五邊形”已經完成了四個次元的準備。

1、“接受度”,抗疫過程的廣泛應用擊穿從客戶到使用者的全面市場認知

應用自動駕駛的企業不信任、最終享受自動駕駛服務的大衆廣泛質疑,是自動駕駛作為一種前沿創新領域所面臨的普遍尴尬,在輿論放大鏡下,任何的不足都容易被攻擊,如同一道城牆橫亘在自動駕駛面前。

而上海疫情期間自動配送車的廣泛應用,帶來了一次認知的全面擊穿。

從2019 年底開始,自動配送車就開始了各地“試驗”、“測驗”的過程,2020年疫情伊始自動配送車就以嘗試的态度投入各地使用,至2021年5月,北京市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釋出全國首個自動配送車管理實施細則,頒發了自動配送車車身編碼。

而這次在上海,有毫末、美團、京東、阿裡、白犀牛、新石器多家主要的自動配送車參與了抗疫,截至4月15日,僅美團方面的資料就顯示,自動配送車配送單量就已經突破6萬單(件)。

毫末智行釋出小魔駝2.0:價格政策是表,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是裡

上海自動配送車大量投入使用,是從“實驗”到“實用”的一次跳躍,讓廠商們看到了全面落地而非個别嘗試的可能性,尤其是大量訂單的有效履行,也破除了諸如“無人車不能上樓”帶來的質疑——使用者習慣随現實的技術和手段也在改變,末端物流自動配送可以取代人力,擁有明朗的商業前景。

而對最終享受自動配送的使用者來說,那些在各種資訊頻道獲得的隻言片語,被眼前實際的産品體驗所替代,便捷的、低風險的操作過程增加了大衆的信心,推動普遍的心智認可形成,掃除了終端消費者層面的障礙。

2、“可用性”,自動配送突破L4級無人駕駛到達全新的能力平台

最首先的可用性,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尤其是L4級别的無人駕駛技術正在自動配送車這裡走向現實。

在上海參與抗疫的産品,例如美團“魔袋20”以及毫末智行的“小魔駝”都具備了L4級别無人駕駛能力,幫助這些産品能夠克服上海尤其是那些老城區的複雜路況。此次毫末智行新釋出的小魔駝2.0,作為“進階版本”,更是覆寫城市開放道路中低速全路況,針對混行、擁堵等複雜交通場景進行性能調優,使訂單妥投快人一步。

然後,是産品的功能和體驗。經過多年的發展,自動配送車已經客觀上建立了一套行業可以共同參與的制造标準,包括大算力平台、車規級硬體、大貨箱、長續航、智能互動等(各廠商的實作程度不一),讓商業化産品有了标準化的行業共識。以小魔駝2.0為例,毫末智行宣稱的“産品配置”,就包括搭載了車規級感覺套件,ICU3.0大算力計算平台,可定制600L超大載貨空間的貨箱;支援快速換電功能,單次換電可實作100km的真實續航裡程;智能語音、觸摸等多模式互動等。

3、“需求量”,創新變革下末端物流環節積累高強度“買壓”

一方面,宏觀統計資料顯示,大陸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持續下降,從2011年的9.4億人逐年減少至2020年的8.8億人,此外,中國郵政的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快遞員中從業經曆在3年以下的占比為61%,流動率高,而2021 年 4 月人社部釋出的“2021 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 100 個‘最短缺’職業排行”中,快遞員位列第八名。

另一方面,末端物流的潛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有資料顯示中國市場(快遞+即時物流)末端配送潛在市場規模已達3000億元。

種種因素下,末端物流企業通過降本增效、優化營運、緩解勞動力不足來契合龐大市場的需要就成為一種必要,“自動配送+”在各種場景下都得到了廣泛應用,美團、京東、順豐、阿裡等企業已經對自動配送車積累了高強度的“買壓”,迫切等待合适的産品。

再加上上海疫情期間自動配送車的積極表現,讓很多企業意識到了這件事本身還帶有的社會價值,非市場考量方面的需求也在提升,這種“買壓”還在持續擴大。

毫末智行釋出小魔駝2.0:價格政策是表,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是裡

4、“供給力”,資源長期積累後量産能力全面啟動

阻撓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還有供給端的生産能力,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來,大部分的自動駕駛裝置的生産都處在有限的測試機、工程機層面,出于對市場前景缺乏充分的信心,以及各方面商業化條件的不具備,量産能力一直止步不前。

而現在,在自動配送車這裡,大規模量産的條件已經具備,且有廠商已經準備好大規模落地的生産力量。

例如,參與上海抗疫的美團“魔袋20”與毫末智行“小魔駝”都來自毫末智行位于保定的自動配送車生産基地。從HAOMO AI DAY公開的資料看,本年度毫末智行全面更新了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的生産基地,更新後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占地1萬平米,可實作年産1萬台的無人配送車的産能目标。新生産線依據“柔性化+定制化”的理念進行設計,符合客戶要求的定制化需求,可以實作小批量試制以及規模化的量産。

總的看來,“五邊形”中的四個次元已經具備并不斷擡升“分值”中,自動配送的商業化隻差最後的“經濟性”。

事實上,經濟性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自動配送的商業模式是否可行——作為一種替代人力的技術手段,如果産品的成本無法做到比人力更低,那麼一切的次元準備都是徒勞的,上海疫情對自動配送車客觀上的推進也将“撞牆”,商業化将走不下去。

而經濟性,就是要解決自動配送的“等人效”成本門檻值問題,讓自動配送車成本追平并逐漸小于人工成本,市場需要一個扣響扳機的動作。這時候,定價10萬元檔産品的推出,就在讓行業蓄積的能量可以由一個價格政策傾瀉而出,補齊商業化五個閉環要素的最後一個。

菜鳥物流曾披露一線城市 7000 元/月難招快遞員、京東物流一線員工平均綜合成本已接近 11 萬元/年、對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完善正在不斷擡升聯網平台的履約成本……自動配送車走向“經濟性”已經成為行業的普遍期待。以北京一個快遞小哥一年10萬到12萬的薪資為參照,12萬8的價格加上各種維護費用,或有可能讓企業在兩年内實作人工成本的對齊,後續一台自動配送車将持續産生效益。

如果說抗疫在認知層面推了自動配送車一把,那麼合理的價格政策就是在把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的大規模商用化從理論推進到了實作。

2

自動配送先于Robotaxi進入日常

生活,自動駕駛商業化“節奏”已現

按速度、載物或載人、商用或乘用區分,自動駕駛存在着多個領域,而回過頭來看,不管什麼領域,隻要具備了“五邊形”各條件,商業化就能走向加速。

而很顯然,以末端物流自動配送為代表,低速、載物、商用打頭陣率先完成了屬于自己的“五邊形”,作為對比,以Robotaxi為代表的高速、載人、乘用自動駕駛領域,還有諸多元度未能得到滿足,例如客戶與使用者的心智認可度還不夠,例如大規模量産能力還不具備,例如價格仍然過于高昂難以落地,等等。

各領域的無人駕駛技術都有着近乎相同起跑線,但它們完成“五邊形”各次元的時間有先後,尤其是在“經濟性”這一商業化加速的關鍵标志上,昂貴的硬體價格讓Robotaxi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毫末智行釋出小魔駝2.0:價格政策是表,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是裡

反觀自動配送車,以拿出10萬元檔價格政策的小魔駝2.0為例,在感覺系統上不斷優化節約成本,例如采用比Robotaxi所采用的雷射雷達價格更親和的視覺感覺系統來實作自動駕駛并不斷優化演進,又例如整體車載電腦直接節約一兩萬的成本,這些都讓自動配送車的成本不斷逼近并最終越過“等人效”門檻值。

現在,這些優化也在乘用車上也在不斷落地,來代替過去的Robotaxi解決方案,讓高速、載人、乘用領域的自動駕駛也能更快走向“等人效”的門檻值。

可以看到,自動配送将比Robotaxi更早進入人們日常生活,一個低速、載物、商用打頭陣,高速、載人、乘用逐漸跟上的自動駕駛全局商業化路徑正在形成。

在經過了長時間蓄積力量的長跑後,未來2-3年自動配送将經曆一場全面落地前的短跑,在此期間,Robotaxi等領域的自動駕駛也将逐漸完成自己的商業化“五邊形”——自動駕駛将形成不同領域有先後而又互相參照的整體節奏,有了這樣可預見的節奏,行業将既不盲目樂觀,也更加不用悲觀。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

*此内容為【響鈴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

【完】

科技向令說視訊号開通啦

來和我一起補腦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