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6億!孫正義再出手,領投比爾·蓋茨狂贊的自動駕駛獨角獸

作者:創業邦
76億!孫正義再出手,領投比爾·蓋茨狂贊的自動駕駛獨角獸

作者丨巴裡

編輯丨關雎

題圖丨圖蟲創意

今年自動駕駛賽道最大的一輪融資來了!

日前,英國自動駕駛獨角獸Wayve宣布獲得10.5億美元(約75.76億元人民币)C輪投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集團領投,新投資方英偉達和現有投資方微軟跟投。

同時,作為最終交易的一部分,軟銀将加入Wayve的董事會。

據悉,該行業上一筆10億美元級别融資發生在去年9月,當時同樣是軟銀向無人駕駛卡車初創公司Stack AV注資10億美元。

作為一家英國公司,Wayve這輪融資也創造了英國AI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融資。甚至英國首相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鞏固了英國作為人工智能超級大國的地位。在智能駕駛領域,曾經獲得過10億美金級融資的公司并不多,隻有Waymo、Argo、Cruise等少數幾家。

資料顯示,Wayve成立于2017年,其是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具身智能研究的頭部企業,也是首個在公共道路上開發并測試端到端(e2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系統的公司。

目前,該公司透露其正在建構自主性的基礎模型,類似于“駕駛的GPT”,能夠賦予任何車輛在任何環境中看、思考和駕駛的能力,預期隻靠一塊車載GPU即可完成資料處理的效果。

在此前籠罩在裁員倒閉陰霾下的自動駕駛賽道,66歲的軟銀創始人孫正義連續參與了兩筆10億美元級别投資,可謂對行業十分笃定。

那麼,Wayve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孫正義又是如何布局他的未來出行帝國的?

兩位劍橋博士創業,自動駕駛的GPT時刻就要來了

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的Wayve大約有300名員工。睿獸分析顯示,Wayve曆經6輪融資,主要包括2019年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2022年2億美元B輪融資以及此次的10.5億美元C輪融資等。其中,B輪融資後,Wayve估值超過10億美元,正式跻身獨角獸行列。

76億!孫正義再出手,領投比爾·蓋茨狂贊的自動駕駛獨角獸

此次融資後,Wayve累計将獲得13.28億美元(約合人民币95.84億元)的融資額。除了英偉達、微軟、維珍、軟銀集團、Baillie Gifford等豪華的機構投資方,現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Yann LeCun也是Wayve的投資人。

現任CEO亞曆克斯・肯德爾和艾瑪爾・沙,這兩位創始人都是來自于劍橋大學的機器學習博士。

76億!孫正義再出手,領投比爾·蓋茨狂贊的自動駕駛獨角獸

Wayve的自動駕駛試驗車和兩位創始人

(左為亞曆克斯・肯德爾,右為艾瑪爾・沙)

據悉,Wayve号稱是第一個在公共道路上開發和測試完全基于“端到端深度學習”的自動駕駛公司。

“在早期,行業對于這種做法嗤之以鼻。”肯德爾說。

但随着昔日一些明星自動駕駛公司陷入困境,以及AI大模型的興起,這讓Wayve再次獲得了大家的關注。

具體來說,Wayve的AV2.0自動駕駛系統與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系統類似,使用端到端模型,用神經網絡取代了傳統自動駕駛架構的感覺、規劃、控制環節,不使用高精地圖,隻依賴傳感器原始輸入資料,通過端到端模型處理,就可以輸出駕駛決策。

“公司希望建立一個具有智能的神經網絡,能夠大規模實作自動駕駛。無論使用者身在何處,駕駛哪種車輛,都可以以能夠負擔得起的價格使用自動駕駛。”肯德爾表示。

據悉,除了成本更低外,AV2.0對傳感器組合、高精度地圖、甚至是車輛型号都沒有要求。是以,主機廠可以按需選擇傳感器組合,不限定使用的地區,也不限定使用的車輛,無論是乘用車還是貨車都可以。

這與Wayve所搭建的資料閉環訓練方式密不可分。

基于MLops(Machine Learning Operations的縮寫,它是一種将機器學習模型應用到生産環境中的方法和實踐)工作流程,Wayve通過收集來自不同車隊的真實駕駛資料,讓系統在雲端進行訓練學習,并通過資料的積累和分析證明自己的安全性,幫助系統從L2 +級向L4級能力疊代。

當然,現階段端到端大模型還存在諸多痛點,而其中最大的痛點便是可解釋性差。

這也就意味着一旦出現問題,無法像傳統自動駕駛任務一樣可以将中間結果拿出來進行分析,也就難以對事故、售後定責等問題給出有效的證據,是以也難以直接對出現問題的環節進行改進。

對此,Wayve開發了能解說和問答的自動駕駛模型LINGO和多模态生成式世界模型GAIA兩個模型,用來解決智駕場景的可解釋性和信任等問題。

LINGO能用自然語言描述自己的駕駛決策,并解釋決策的原因。例如,在行駛過程中,LINGO做出了繞行路邊停靠車輛的判斷時,它可以向使用者輸出判斷依據:由于交通堵塞,我正在緩慢靠近;我正在經過一輛停在路邊的車;因為前方道路暢通,是以我加速前進。

76億!孫正義再出手,領投比爾·蓋茨狂贊的自動駕駛獨角獸

Wayve認為,提高自動駕駛的可解釋性可以幫助公衆重新認識自動駕駛系統,增強對該技術的信心和信任。

GAIA則是一個為智能駕駛打造的生成式世界模型,規模達90億參數,訓練資料集包含了2019年至2023年在倫敦收集的4700小時的專有駕駛資料。

首先,GAIA是一個多模态生成模型,通過輸入視訊、動作甚至僅僅是文本,就可以生成不同路況、各種天氣的駕駛場景視訊,20 多種情況都能模拟,效果以假亂真。同時可以對自主車輛的行為以及場景特征進行細粒度控制。

是以,GAIA可以作為仿真模拟中的重要一環,生成無限的資料,來訓練和驗證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極端場景,特别是在擷取真實世界資料成本高或風險大的情況下。

76億!孫正義再出手,領投比爾·蓋茨狂贊的自動駕駛獨角獸

GAIA-1可根據各種提示,生成駕駛場景

有了大模型加持的自動駕駛系統,又有了巨額融資,Wayve無疑希望加速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早在2017年,Wayve就将神經網絡強化學習的早期成果開始應用在了汽車的自動駕駛上,通過逐漸的模拟部署、擴大規模,最終在倫敦市中心的交通環境下得以實際應用。

除了英國,Wayve是首個在全球100個城市部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涵蓋了乘用車、卡車等不同的車型,目前已經在2.5噸的卡車上成功搭載。

此前,它一直與英國生鮮配送公司Asda和Ocado Group合作,在其“最後一公裡”的配送車上試點自動駕駛訓練模型。其中,Ocado Group也是Wayve的投資方之一,曾投資了1360萬美元。同時,Wayve也在與全球前幾大車廠商洽談合作,但具體名單未知。

今年3月,原Mobileye中國區的負責人Erez Dagan加入Wayve擔任總裁,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面向OEM的傳遞。

Erez在Mobileye工作了長達20年,是全世界第一款純視覺ADAS産品的創始團隊成員,後來擔任産品和戰略執行副總裁,并在Mobileye被收購後擔任英特爾集團副總裁。

76億!孫正義再出手,領投比爾·蓋茨狂贊的自動駕駛獨角獸

2023年3月,比爾・蓋茨應邀體驗了Wayve開發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他還在部落格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在倫敦市中心的乘坐體驗:“That was fantastic(精彩極了)!”“為有一天能把汽車的控制權交給機器而感到興奮”,并預測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微軟除了對Wayve投入資金,還為它提供旗下Azure的超級計算基礎設施支援系統開發。目前,Wayve正在使用Azure AI基礎架構和Azure機器學習對自動駕駛系統實作規模化訓練。

本輪融資後,Wayve将加速推出首款用于量産車輛的自動駕駛軟體,包括L2+智駕系統,以及實作完全自動駕駛的軟體系統。

自動駕駛賽道滿血複活?盤點孫正義的未來出行帝國

此前兩年,全球自動駕駛賽道可謂蒙上了一層陰霾。

2022年,由福特和大衆汽車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被徹底關閉;2023年,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進行多輪裁員;同年,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汽車業務Cruise表示,将裁員24%以重組業務;2024年,“自動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宣布從納斯達克退市……産業環境可見一斑。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自動駕駛賽道最近的兩筆10億美元級别融資,均出自于軟銀的手筆。

其于去年9月向無人駕駛卡車初創公司Stack AV入資。

孫正義堅定押注自動駕駛,可見其對于行業未來的笃定。

在孫正義的願景中,未來50年内,人類駕駛将逐漸退出曆史舞台,自動駕駛技術将全面接管道路。

在軟銀的商業布局中,自動駕駛技術占據了重要地位。通過對自動駕駛産業鍊的廣泛投資,軟銀已經在全球範圍内建構起了一個未來出行帝國的雛形。從AI晶片到雷射雷達,從高精地圖到智能算法,軟銀的投資版圖幾乎覆寫了自動駕駛行業的每一個角落。

在硬體方面,AI晶片、雷射雷達、攝像頭是軟銀的布局重點。

據中國基金報援引外媒報道,今年2月,孫正義正尋求籌措1000億美元資金成立一家AI晶片公司,以與英偉達競争。

該計劃項目代号為“伊邪那岐”(Izanagi),孫正義計劃向該項目投入300億美元,而額外的700億美元可能來自中東機構。知情人士表示,孫正義希望新成立的公司能與軟銀旗下半導體設計公司ARM的業務互補,并打造一個最新的AI晶片巨頭。

如果孫正義的計劃成功,這将會是繼微軟向OpenAI投資100多億美元之後,最大的AI領域投資案例。

實際上,軟銀于2017年5月還曾入股英偉達,以40億美元收購後者4.9%的股份,成為其第四大股東。

不過,英偉達股價在接近2018年底時大幅下挫,令軟銀損失了11億美元,便當即抛售了所持有的全部股票。對此,孫正義表示,“軟銀集團是一個投資工具,而不是一家營運公司。”他并不擔心晶片問題,因為自己還掌控着核心公司ARM,後續也可進行再投資。

而在傳感器方面,軟銀投資了以色列雷射雷達公司Innoviz與攝像頭公司Light。

據悉,Innoviz已于2021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其第一款産品就是高清固态雷射雷達(HD-SSL),通過減少元件來降低成本,使固态雷達傳感器售價大幅度降低。

此前,該公司曾因來自大衆集團40億美元雷射雷達訂單而備受關注。目前,Innoviz與麥格納合作的寶馬第一代項目——全新7系,正在小批量傳遞。

在軟體方面,軟銀主要關注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算法與車聯網技術。

2017年,軟銀願景基金向高精度地圖公司Mapbox投資1.64億美元。在ARM上市後,孫正義又牽頭完成對Mapbox2.8億美元的投資。

Mapbox是全球最大的地圖定位供應商之一,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地圖程式或資料,或是通過SDK和API來支援使用者,主要客戶來自汽車、物流、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客戶包括豐田、通用、寶馬汽車,以及Meta和Snapchat等社交媒體巨頭。

而在自動駕駛算法方面,除了Wayve,軟銀此前還分别以1.59億美元、1.14美元投資了Nauto、Brain Crop等自動駕駛算法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1日,通用汽車宣布,軟銀願景基金對通用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GM Cruise Holdings(簡稱Cruise)投資22.5億美元,獲得19.6%的股權,當時還創下了無人駕駛界的投資記錄。此外,通用汽車也向Cruise再投資11億美元。

在細分賽道,軟銀先是在2019年以9.4億美元投資了由華人技術大牛朱家俊創辦的無人駕駛配送公司Nuro,而後在2013年又以10億美元獨家首輪投資了自動駕駛卡車公司Stack AV。

至于車聯網方面,此前曾傳出軟銀将與日本車企本田共同進行5G車聯網的研究,緻力于開發5G車載通信天線,不過此後并沒有出資消息傳出。

在出行方面,軟銀更是大手筆地投資了Uber、滴滴、Grab(東南亞出行服務公司)、Ola(印度出行服務公司),出行服務覆寫了歐美、中國、東南亞、南亞等多個市場。

對軟銀而言,從自動駕駛的底層技術,各類基礎設施,再到出行公司,基本已經全部布局完成。

近來,自動駕駛賽道迎來多起大額融資。

5月6日,現代汽車向其自動駕駛計程車公司Motional注資4.75億美元(約34.3億元人民币);4月,自動駕駛公司Applied Intuition融資2.5億美元(約18億元人民币)。

這并不是個例。據統計,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自動駕駛賽道累計達超40起重要投融資事件,已披露的融資總額(包括IPO募資)接近92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20%。

這或許預示着,孫正義重金押注的自動駕駛賽道正在走出陰霾,重新變得火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