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厭食?試試這些小驗方(上)

寫給粉絲的話:

微信改版後,常青藤會客室每天辛苦推送的好文越來越少人看到,為了能繼續為大家服務,請喜歡和支援本号的朋友,千萬!一定!要記得多給“常青藤會客室”關注、評論、在看、分享哦~~~

兒童階段正是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可“厭食”讓孩子輸在了成長的起跑線上,給家長帶來了不小的苦惱。除了糾正不良的喂養或飲食習慣,我們醫生施以妙手,可助孩子的成長一臂之力。這些小驗方,快去試試吧。

小兒厭食有良方

作者/梁劍波

小兒厭食症是指排除了肺結核、肝髒疾患、胃腸器質病變等病因而單純性的以厭食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一般症狀是患兒不喜食米飯、粉、面、魚、肉、菜蔬等主副食,而一味喜嗜餅幹、糖果、汽水等雜食。既不定時,又無定量,引起消化吸收功能紊亂。

門診中常見到不少患厭食症的兒童,症狀大都體質消瘦,面青唇白,多汗疲乏,精神、胃口極差;日間煩躁,夜睡欠安;氣候稍有轉變,容易感冒、咳嗽,并且病程拖延,發熱不易退,咳嗽不易愈,消瘦了不容易再胖,抗病能力降低等等。夏秋季節,更容易招來感染性疾病。既為父母帶來憂慮,也給事先串通的人學校的阿姨增添不少麻煩。

中醫學認為小兒厭食症屬于“疳積”的範圍。病因病機由于小兒脾胃虛弱,饑飽無度,嗜食生冷,使脾胃失卻運化與升降功能。如果大便溏洩、厭食、腹脹、懶言懶動,則屬于“脾陽不振”;如果蘊濕化熱,尿黃、便秘、厭食、煩躁、消瘦,則屬于“脾胃陰虛”。兩種類型中,前者多于後者。然其治療,則都可用“參苓術草湯”:

黨參十克,雲苓十克,白術六克,炒谷芽十克,山楂十克,白芍六克,胡黃連五克,五谷蟲五克,莪術三克,炒扁豆十克,甘草五克。

如果“脾陽不振”,可加春砂仁三克;如是“脾弱陰虛”,可加石斛五克,麥冬五克,沙參十克。處方與加減藥物均為小兒劑量。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劑量減半。

本方系從《小兒藥證直訣》之“參苓白術散”化裁,有益氣健脾,化積去滞之功,藥物不偏不頗。小兒厭食症以之調理,連服八至十帖,效果優良,可為家長們解除煩惱。

此外,糾正患兒之不良飲食習慣,戒除雜食如汽水、餅幹、糖果等傷脾之品,堅持三至四星期,功效當更明顯。

——《公衆診所》,科學普及出版社廣州分社出版

小柴胡東加減治療小兒厭食症

作者/何建業

筆者宗仲景小柴胡湯化裁,從1982年4月以來,治療小兒厭食症50餘例,均收滿意療效,現介紹如下,以供同道參考。

治療方法:

泡參10克,柴胡5克,黃芩3克,法夏5克,炙甘草3克,香附6克,郁金6克,陳皮6克,麥芽10克,薄荷3克(後下),生姜2片。

水煎服。心煩較盛者加夜交藤、合歡皮各6克,舌苔厚膩者加藿香、紫蘇梗各6克,脘腹脹氣者加木香、青皮各5克。

病例介紹:

1.宋x x,女,2歲半,1982年10月24日初診。

1月來,不欲飲食,每逢進餐心煩、哭啼,且納食甚少。曾用多種開胃健脾的中西藥治療罔效。餘用上方加夜交藤、合歡皮,1劑收效,更進2劑諸症消除,食欲正常。随訪3月未見複發。

2.周x x,男,2歲,1983年4月6日診。

患有厭食症3月,常于每餐進食則心煩,躁擾不安,口渴思飲,胃納不佳。曾2次在外院查治,效不佳。後到我科治療,查脈證:患兒神情焦慮,默默不言,頭發枯萎,脘腹脹滿,按之柔軟,舌質淡,苔白薄,脈沉弦,指紋青紫,隐露風關。用上方加青皮、木香、夜交藤2劑症狀減輕,共服5劑食欲正常。繼後數月,本症再發,均投本方收效。

體會:

小兒厭食症,近年臨床頗為常見。筆者認為,如今小兒多嬌姿,情志偏亢。肝主疏洩,性喜條達,若疏洩失司,橫逆犯胃,肝木克土,以緻脾不健運,胃不受納而成本症。

《内經》雲:“木郁達之”,取仲景小柴胡和解少陽,疏利肝膽,因甘能增滿,故去方中人參、大棗,用泡參平補中氣;加香附、郁金理氣解郁;麥芽、陳皮疏肝和胃;薄荷宣郁升清。肝氣疏洩暢達,脾胃升降和調而愈。

——《中醫雜志》,1985年第11期

消化散敷臍治療小兒厭食症

作者/姜梅英 蔣利

十餘年來,用自拟消化散外敷臍部治療小兒厭食症,療效顯著。

藥物組成及用法:

炒神曲10克,炒麥芽10克,焦山楂10克,炒萊菔子6克,炒雞内金5克。

取上藥一料,共研細末,加澱粉1~3克,用白開水調成稠糊狀,臨睡前敷于患兒肚臍部,再用繃帶固定即可。第二天早上取下,每日一次,五次為一療程。

乳食停滞加陳皮6克,酒大黃5克;脾濕困中加白扁豆10克,苡米10克;先天不足加人參3克,幹姜5克,炙甘草6克;脾胃虛弱加黨參10克,山藥10克,白術6克;惡心嘔吐加半夏6克,藿香6克,枳殼6克;大便稀溏加蒼術10克,诃子6克。

——《山東中醫雜志》,1986(1)

更多推薦

小驗方治療春季眼睛奇癢有特效(來自眼科名家)

一家幾口為何同時患癌?警惕!這6種癌症容易遺傳!

如何正确的給孩子滴眼藥水呢?

對眼睛非常好的食物,中老年人都需要!

孩子厭食?試試這些小驗方(上)

您的分享 價值連城

版權聲明: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删除。

依據《網際網路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第12條,《資訊網絡傳播權力保護條例》第14條/23條,即“避風港原則”,本文中部分圖檔及文字資訊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系客服删除,本公衆号不對内容傳播行為承擔行政法律責任。不承擔與著作權或相關權有關的資訊審查義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