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随着春暖花開,

“蚊子君”又來拜訪我們啦!

如何避免家裡的小寶貝成為“叮子戶”?

選用的驅蚊産品有講究!

驅蚊産品的認識與選擇

在室内我們可以選擇紗窗、蚊帳隔離,或蚊拍消滅蚊子,在戶外時我們則需要使用化學方法驅蚊。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美國國家農藥資訊中心(NPIC),推薦的化學驅蚊化合物包括以下三種:DEET、Icaridin和IR3535。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DEET:

化學名:N,N-二乙基-3-甲基苯甲酰胺,又名待乙妥,俗稱驅蚊胺、避蚊胺,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驅蚊化學品。盡管風行全球50多年,但DEET并非完美無缺,它對塑膠制品有一定的溶解性,但經過全球超過100億人次的使用檢測,DEET的安全性還是得到了全球所有國家的認可,低于30%含量的DEET驅蚊産品是絕對安全的,不過不建議給2個月以内的嬰兒使用。

Icaridin:

化學名:1-(1-甲基丙氧羰基)-2-(2-羟乙基)哌啶,商品名非常多,是CDC認證的除DEET外最有效的驅蚊劑。中文名為埃卡瑞丁,也叫派卡瑞丁Picaridin。新世紀時才正式啟用。總體上,Icaridin跟DEET的驅蚊效果差別不大,但安全性上提升很大,不僅解決了DEET溶解塑膠的問題,經測試對皮膚的刺激性也更小,然後同樣不推薦給2個月内的嬰兒使用。

IR3535:

化學名:3-(N-正丁基-N-乙酰基)-氨基丙酸乙酯,俗稱驅蚊酯或避蚊酯,很多成分标明中使用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中文名伊默甯用得比較少。IR3535是由德國默克發明的化合物,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推薦的驅蚊劑中,IR3535是唯一可以給嬰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使用的産品。

驅蚊産品的使用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1、使用前需進行過敏測試,尤其針對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等特殊人群。

2、大多數驅蚊産品含有酒精,使用時應遠離火源。

3、切忌将驅蚊産品塗抹在傷口處,不可直接往臉上噴,尤其避免接觸眼睛和嘴巴。

4、孕婦、哺乳期婦女、6個月以下的嬰兒等特殊人群建議采用實體驅蚊。

5、通常A 級驅蚊産品的有效保護時間≥ 6 小時,B 級有效保護時間≥ 4 小時,但驅蚊效果會受到氣溫、出汗、接觸水等情況影響,家長們要及時給寶寶補充防護。

蚊子叮咬後的處理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1、用肥皂水清洗,少抓撓、不刺激叮咬部位。

2、若出現局部紅腫、瘙癢,可用毛巾包冰塊,或把濕毛巾放入冰箱凍冷後敷在叮咬部位,每2~3小時敷一次,大部分腫包會在幾天内消退。

3、若持續紅腫、瘙癢,冷敷無效,可以局部塗抹薄荷膏(适用于2歲以上寶寶)或爐甘石洗劑進行止癢。

4、叮咬處破潰,可使用少許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或紅黴素軟膏;待滲出液止住時,再塗抹爐甘石洗劑。

5、倘若眼皮被咬,避免抓撓,不要給小寶寶使用清涼油和風油精,其他部位3歲以下也不能使用,以上産品對皮膚的刺激較大。

6、寶寶被蚊子叮咬後,若出現發熱、頭痛、破潰處持續紅腫并瘙癢症狀,應及時就醫。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供稿:産品監管處

- END -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蚊蟲來襲!如何避免寶寶成為“叮子戶”?

球分享

球點贊

球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