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同一個挑戰,同一道難題,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和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注定得到的是兩種結局。

作者 | 可樂媽

前段時間,送兒子去上圍棋課,剛好遇見一位媽媽,正拖着孩子往教室走。

隻見孩子一邊掙紮,一邊哭鬧,扯着嗓子喊:

“不想學了,我是真的學不會……”

聽了孩子的話,媽媽顯然更加火大了,機關槍似地訓斥孩子:

“你要是都會了,還用得着花錢送你來上課嗎?當初拍着胸脯說要學的人是你,現在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的還是你。

我數1、2、3,馬上給我閉嘴!”

孩子還想說點什麼,卻迫于媽媽鐵青的臉色,隻能委屈地癟了癟嘴。

最終,灰溜溜地進了教室。

相信對不少家長而言,這一幕并不陌生:

生活中,很多孩子經常抱怨“太難了”、“我不會”、“做不到”,一遇到挫折,就立馬想要放棄。

其實,面對困難時,往往是思維模式決定了一個孩子究竟會采取什麼樣的方式。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經過30年的研究,發現人的思維模式大緻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網上有一組對比圖,展現了這兩者間最主要的幾個差別:

1. 固定思維的人規避挑戰,成長思維的人歡迎挑戰。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2. 固定思維的人痛恨變化,成長思維的人擁抱變化。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3. 固定思維的人總是關注限制,成長思維的人經常尋找機會。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4. 固定思維的人覺得沒能力改變現狀,成長思維認為凡事皆有可能。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5. 固定思維的人不接受批評,成長思維的人珍視回報、主動學習。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6. 固定思維的人喜歡呆在舒适區,成長思維的人喜歡探索新事物。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7. 固定思維的人覺得努力是無用的,成長思維的人認為每次失敗都是一堂課。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8. 固定思維的人認為畢業後就無需學習了,成長思維的人覺得學習是一項終身的事業。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不難看出:

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商是固定的,努力是無用的,遇到困難時會輕易放棄;

而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潛力是無限的,眼前的挫折終會成為自己進步的階梯,進而不斷挑戰自己。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會陷入固定型思維呢?

很可能是因為父母平日裡三種常見的錯誤行為——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誤區一:

父母習慣于給自己設限

拒絕嘗試新鮮事物

幾乎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生病”了的家。

上周,妹妹叫我去家裡吃飯。

我一進門,她就說自己快被女兒逼瘋了。

通過妹妹的講述,我得知進入國中後,外甥女悠悠出現了嚴重偏科的情況,國文、英語都不錯,但理科簡直一塌糊塗。

特别是國小沒接觸過的實體和化學,據悠悠說,這兩門課自己就沒聽懂過。

然而,悠悠卻好像并不打算追上來。

上課時頻頻走神,做作業就偷偷上網搜答案。

逼得急了,就狡辯說“我就是跟不上,天生就沒長學理的腦子。”

遇上這種情況,可把妹妹愁壞了:

“你說說,這孩子怎麼這樣?

就算你文科再怎麼好,中考也是要考實體、化學的呀!”

然而,妹妹的話卻讓我想起了另一些事情:

平日裡,妹妹也是經常把“腦子笨”、“學不會”挂在嘴邊的人;

因為不會用Excel,多年來每次工作上有需要都是讓妹夫幫她做,問她怎麼不學,妹妹卻理直氣壯地說:

“看着那些符号就頭大,教我再多遍我都記不住!”

這,其實就是自我設限的可怕之處。

腦科學家洪蘭曾經提出一個觀點:

大腦是可以被語言改變的。

孩子或許不會什麼都聽我們的,但他會潛移默化的模仿我們的行為。

當父母總是說“我不行”、“做不到”時,孩子也會不自覺接受到這個資訊,漸漸認為自己也一樣糟糕。

久而久之,孩子的大腦就真的“變笨”了。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誤區二:

打擊式教育

讓孩子陷入無助的怪圈

記得在《心理訪談》節目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女孩,名叫範成金,今年33歲。

大學畢業後,始終沒有出去找過工作,整整十年,就一直窩在家裡啃老。

面對鏡頭,她回憶起自己的童年:

國中時,她一度很喜歡寫寫畫畫,還曾自己設計過服裝和運動鞋,可是父母見了,卻嚴厲地批評她:

“有啥用啊,有用嗎?看書去!”

做飯一不小心放多了水,全家人都要跑過來指責她。

久而久之,她變得越來越自卑。

最嚴重的時候,她甚至連開口說話都做不到。可家人還是動不動對她實施打擊式教育:

“你将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

“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就這樣,範成金一點點陷入了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泥沼。

最終,選擇在自我封閉中度過餘生。

當一個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會遭到批評時,那他唯一的選擇,就是什麼也不做。

很多時候,大人可能沒意識到,一句脫口而出的批評和貶低,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當下,更是他整個的思維模式。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誤區三:

誇獎孩子時

隻會說“真聰明”、“你好棒”

或許有的家長會說,我經常誇孩子,可孩子還是不願意努力,嘗試新鮮事物。

其實,有時候不恰當的誇獎反而會固化孩子的思維。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曾針對紐約20多所學校,400多名學生做過一項實驗:

第一輪測試中,研究人員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

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都會當場公布分數,并附送一句誇獎的話。

但不同的是,第一組孩子聽到的是“你很聰明,在拼圖方面頗具天賦”;而第二組孩子聽到的是“你一定是很努力,才表現得如此出色。”

到了第二輪測試,孩子們可以自行選擇測試的難度:

一種比較難,但能從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相對簡單,和上一輪較為類似。

結果,90%被誇“努力”的孩子都選擇了第一種,而大部分被誇“聰明”的孩子都倒向了第二種。

随後,開始了第三輪測試。

這一輪測試的難度遠遠超過了這些孩子的水準,沒人完成任務。

但在面對困難時,被誇“努力”的孩子往往會不斷進行嘗試,最終,他們的成績比第一次測試時進步了30%左右;

可被誇“聰明”的孩子,卻更容易放棄,也更容易感到沮喪、焦慮。

不僅如此,和第一次相比他們的分數也退步了約20%。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最終研究人員得出了結論:

被誇“聰明”的孩子,會把失敗歸結于天賦不夠;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會更專注于做事的過程。

同時,前者也更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

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有的孩子不願意主動去嘗試,一旦經受挫折,隻會束手無策。

錯誤的誇獎,不僅不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反而會損害孩子的抗壓能力,阻礙孩子的思考方式。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曾以美國13所高中的差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過一項實驗。

結果表明: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願意迎接挑戰和付出努力,在面對挫折時,也具有良好的适應力;

想要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父母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着手:

1. 父母經常使用積極地表達

成長型思維與其說是教出來的,不如說是示範出來的。

在生活中,父母要盡量使用積極的表達方式:

把“我不會”改成“我可以學”;

把“我不行”改成“我再努力一下”;

把“太難了”改成“這件事充滿了挑戰”……

父母經常有意識地用積極的角度描述問題,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中習得自信和勇氣。

2. 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引導孩子正确歸因

固定型思維的父母,隻關注孩子是否達成他們所期待的目标;而成長型思維的父母,更加關心孩子努力的過程。

心理學家賀嶺峰就曾在一次演講中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看到女兒59分的試卷後,他沒有批評、指責女兒,而是告訴女兒,考試也分為選拔性測驗和診斷性測驗,并鼓勵她:

“這一次,你診斷出了41分的問題,就是這次考試最大的受益者。”

賀嶺峰教授這麼做,是為了讓女兒知道考差了,隻是因為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熟練。

而責罵孩子“蠢”“笨”,則會讓孩子誤認為是自己天賦不夠或能力不行,進而喪失繼續前進的動力。

是以,父母千萬不要因為結果不盡如人意,就否定了孩子努力的過程。

3. 拒絕籠統、空洞的表揚,掌握贊美孩子的正确姿勢

在《終身成長》一書中,卡羅爾·德韋克教授提到:

“如果孩子做某一件事做得很好,在贊揚他時,要強調他努力的過程,而不是他先天有什麼過人之處。

比如,誇贊孩子的态度、專注、堅持、創意、政策等。”

不僅如此,父母還可以嘗試使用著名的“FFC模型”:

F(fact 事實)——“今天回家後,媽媽沒有催促你,你就主動開始寫作業”;

F(feeling 感覺)——“這讓媽媽覺得很驕傲,看到我的寶貝終于養成了好習慣,真是令人感到欣慰”;

C(compare比較)——“跟上學期相比,你的确進步了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較”這一環節中,父母最好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而是隻跟孩子自己比。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當孩子抱怨“太難了”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電影《教父》中有句經典的台詞: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其實,隻要稍加留心就會發現:

一個班級中那些學業優秀,并且持續進步的孩子,往往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也不一定是家境最好的,但一定遇到挫折時最不容易放棄的。

是以,作為父母,比起逼着孩子學習,更重要的是為孩子建立一種新的思維模式:

不再追求一蹴而就、立竿見影。

而是将目光轉向過程,持續發力,用長期投入的汗水和矢志不渝的堅持錘煉自己。

唯有這樣,孩子才能走出思維的牢籠,奔赴更廣闊的天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