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漂洋過海來送你》寫胡同原住民,長篇小說折射半個世紀的變遷

中國青年報用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石一楓最新長篇《漂洋過海來送你》,近日線上上舉辦首發式。

70後作家石一楓曾以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近年的《地球之眼》《心靈外史》《借命而生》等也赢得文學界的關注與讀者的喜愛。這次他探索新主題,頭一回将筆觸落到了北京胡同裡的“原住民”。

《漂洋過海來送你》寫胡同原住民,長篇小說折射半個世紀的變遷

主人公那豆自小跟爺爺相依相伴,在平房裡生活。爺爺的陡然去世,讓他心中的悲痛無法釋懷,偏偏此時又意外在骨灰中發現了一塊似乎不屬于爺爺的“異物”。這是什麼呢?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他決定一探究竟。誰知,這還僅僅是個開端。正如司爐工李師傅所說,這天下的事兒,全拴在一塊兒呢!當手機視訊裡傳來阿爾巴尼亞的号子聲,當發小從大洋彼岸傳來了新的線索,那豆決定背上行囊,為了爺爺親赴美洲大陸走一遭……

《漂洋過海來送你》寫胡同原住民,長篇小說折射半個世紀的變遷

石一楓

胡同裡的兩間半小平房、平房門口挂着的八哥黃雀兒,構成了《漂洋過海來送你》的基調,但石一楓的視野遠不止于此。通過探尋爺孫兩代人的經曆,小說折射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曆史變遷,從爺爺輩的保家衛國、工廠轉型,到孫子輩的漂洋過海、世界互聯,截然不同但又彼此支撐的生活,撐開了小說的時空尺度。而其中不變的,是中國式的血濃于水、生生不息。

著名評論家、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說,中國當代文學真正寫祖孫關系的作品,其實很少。石一楓寫出了祖孫作為兩個完整的生命,雙方世界觀與價值觀的溝通;一老一小兩個男人的關系,有時候甚至像兄弟倆。李敬澤尤其贊揚小說中對爺爺那年枝的塑造,這個人物“講理”“要臉”,兩樣加在一塊兒,就顯出了人物的“範兒”,這也是中國傳統的“範兒”。

《漂洋過海來送你》寫胡同原住民,長篇小說折射半個世紀的變遷

無論在現實中還是文學中,“北京”一向是石一楓的标簽。他的做派很“北京”,語言更“北京”,有對老舍先生代表的傳統一脈的承續,不少人也把他視為繼王朔之後的“新京味兒小說”代表之一。

石一楓作品的“新”在于多元。《漂洋過海來送你》中的新一代北京青年,正在用不同于前人的方式看待、接觸外部世界。可以說,提籠架鳥與漂洋過海都可以看作現實的一個側面,有時最本土、最傳統的元素反而會轉化為潮流和時尚,這也是“國潮”成為近年流行的文化關鍵詞的背景所在。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李紅強說,《漂洋過海來送你》寫法舉重若輕,歡快好讀,圍繞一個意外,縱向上寫三代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溝通,橫向上寫身在北京與海外的幾個青年的個人堅守和家國情懷,既有京味兒小說幽默大氣的底色,又寫出了新一代青年的個性。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