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新能源車越漲越貴,電動BBA饞哭了:優惠10萬還沒人買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廖維

近日,蔚來官宣加入漲價大軍,決定從5月10日起,将旗下ES8、ES6及EC6各版本車型起售價上調10000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本月中,已宣布旗下新能源車型漲價的車企超過20家,涵蓋特斯拉、比亞迪、蔚小理等品牌,涉及車型接近50款,部分車型漲價甚至達到3萬元。

在業内人士看來,上遊原材料成本驟增是引發新能源汽車領域多輪漲價潮的主要原因。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在蔚來APP中坦言,“原材料、特别是電池原材料漲得太多,本想咬咬牙扛過去,沒成想疫情又成了壓倒蔚來的最後一根稻草,漲價也是迫不得已。”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面臨同樣的市場大環境,但前述漲價隊伍中,卻鮮見合資品牌旗下新能源車型的身影。據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目前主流合資品牌旗下新能源車型多有優惠,其中奔馳、奧迪部分車型優惠甚至超過10萬元,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國産新能源車越漲越貴,電動BBA饞哭了:優惠10萬還沒人買

“之是以産生這樣的差異,可能因為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定價虛高,他們并沒能把自己在燃油車時代形成的品牌溢價優勢轉移到新能源方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是以在目前的市場上,隻有給予一定的優惠才能取得市場銷量。

奔馳、奧迪電動車優惠超10萬元

據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同于自主品牌按指導價銷售的情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終端價格較官方指導價普遍有一定優惠,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均無例外。而在今年新能源行業掀漲價潮背後,合資新能源車型優惠力度甚至更大。

“現在e-tron最大能給到12萬元左右的優惠。”4月15日,廣州某奧迪4S店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基本上所有車型都有現車,至于優惠可以到店再談”。

國産新能源車越漲越貴,電動BBA饞哭了:優惠10萬還沒人買

“目前2022款EQC 400 4MATIC指導價57.98萬元,開票價則是44.98萬元,差不多優惠13萬元。目前部分顔色有現車,黑色等則需要等廠家配置設定,大概一個月左右。”同日,廣州某奔馳4S店銷售顧問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作為參考,去年6月份前後,奔馳EQC終端優惠大約在10萬元左右,而奧迪e-tron的優惠約為10萬元,如今兩者終端優惠均有一定程度提升。

“現在買車很劃算,目前S90新能源優惠大概11萬元左右,比前兩個月優惠要大不少,現在也在搞活動,買車可以送終身基礎保養”。廣州某沃爾沃經銷商人士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我們的優惠和價格是根據市場行情而定的。”對此現象,前述奔馳銷售人士稱。奧迪4S店銷售顧問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現在優惠擴大是公司希望能沖一下銷量”。沃爾沃經銷商人士同樣表示,“優惠比較大主要受疫情還有車企産品銷售戰略調整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不少合資品牌給予旗下新能源車型不小優惠,但市場響應寥寥。此前,有不少年輕消費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現在購置新能源車型首先考慮自主品牌車型,比亞迪、‘蔚小理’都是很不錯的選擇,特斯拉也很香”。

太平洋汽車網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沃爾沃S90新能源、奔馳EQC、奧迪e-tron累計銷量分别為981輛、1115輛、242輛,三款車型去年累計銷量分别為3555輛、6098輛、1564輛。

不過,在行業面臨上遊原材料大漲的背景下,有合資品牌銷售人士反映,在新能源車型大幅讓利下,成本壓力有所增長,但可借賣更多燃油車來攤平。

“現在沃爾沃的新能源車型逐漸轉向直營銷售模式,各項成本會增加,未來産品的價格應該會往上漲,不像現在還有優惠。”前述沃爾沃經銷商人士對記者表示,“屆時我們可能隻銷售燃油車,新能源車就不用我們管了”。

合資品牌加速電氣化轉型

在業界看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新勢力品牌嚴格按照指導價銷售,而合資品牌則在終端有較大優惠,這主要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

乘聯會資料顯示,今年3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15的車企中,有12家是自主品牌,而傳統合資車企中僅一汽-大衆、上汽大衆上榜。根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今年3月份,上述12家自主車企及特斯拉在國内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累計市場佔有率約為80.8%,該資料一季度約為80.7%,合資品牌則與其他較為弱勢的自主車企争搶剩餘約19%的市場佔有率。

“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表現差異,深層次原因是雙方在智電化轉型的快慢。”崔東樹指出,“總體而言,目前合資品牌的轉型步伐較慢,在續航、智能化等方面較自主品牌有一定差距”。

“在燃油車時代,外資和合資企業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方面技術領先,産品性能優于國内自主品牌,享受較高的溢價。”浙商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進入電動車時代,合資和自主車企在動力電池、電機等技術上處于同一水準;電動智能化領域,自主品牌較為領先。車企的競争力展現在車輛續航、輔助/智能駕駛、人機互動等駕駛體驗上,車輛更新疊代速度、産品OTA更新、智能駕駛算法成熟度和硬體預裝顯得更為重要。而自主品牌企業在響應速度、智能駕駛開發、 車型開發周期等方面優于合資車企,同時,對國内乘用車消費偏好等方面了解更深,推出新車型更受消費者喜愛。

根據乘聯會今年一季度資料,在20萬元以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除大衆ID.系列兩款車型能在銷量前十的車型有一席之地,餘者皆為自主品牌車型。而中低端市場則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得益于布局較早,自主車企目前已經享受到新能源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資品牌中,有3家市場表現略有亮點,其中,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均上榜乘聯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15車企,月度銷量分别為7230輛、6543輛,市場佔有率分别為1.6%、1.5%;寶馬iX3去年累計銷量22446輛,今年1季度銷量為5562輛,在細分市場位居前列。

國産新能源車越漲越貴,電動BBA饞哭了:優惠10萬還沒人買

“大衆的轉型比較堅決,寶馬的轉型也比較早,他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積累支撐着他們目前在轉型方面領先于其他合資車企,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比較光明。”對于上述3家車企的表現,崔東樹表示,“十年之後,将會是新能源的時代,傳統合資車企需要加快轉型腳步,學習大衆變革的決心”。

2022年以來,包括豐田、大衆、奔馳、寶馬等車企不斷向外宣告,他們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程序将會加速。其中,豐田bZ系列将上市,寶馬集團将在中國市場供應5款純電動汽車,奧迪今年将至少推6款電動車型,奔馳将向中國市場陸續推出8款新能源産品,包括即将迎來全球首秀的全新EQS SUV等純電産品,以及C級、S級等車型的插混産品。

“2022年依然是極具挑戰的一年,但同時也是寶馬集團裡程碑式的一年。我們将在中國繼續向更高的目标邁進。”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表示,“中國已成為關鍵的技術創新中心和行業轉型的主要驅動力,強大的在華研釋出局将推動我們引領電力驅動及汽車軟體領域的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