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酸單檢<28元,物耗成本<14元!檢驗人的人力成本又價值幾何?

多地散發、源頭未明、底數不清成為此輪疫情的特征,4月14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診病例3200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9872例,這輪疫情無疑是自武漢清零後,我們所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抗疫形勢。

核酸檢測價格降至“冰點”

4月13日,疫情最嚴峻的上海,将核酸檢測價格降至“冰點”,核酸檢測單樣本檢測僅需28元,可以說28元在上海甚至吃不到一頓像樣的午餐。

本月初,在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釋出《關于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和費用的通知》的通知中:明确下調公立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政府指導價,各省份要将單人單檢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檢統一降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

在通知中還有一點引人注意,就是:

各省份醫保部門參考目前全國已有的挂網采購價格,在4月30日之前,通過組織實施集中采購、競價挂網、參與跨省聯盟采購、區域價格比較等多種方式,使公立醫療機構可以将新冠核酸檢測所需擴增試劑、提取試劑、采樣器具等物耗成本降至單人單檢價格的50%以内。

物耗成本降至單人單檢價格的50%以内,也就是說物耗成本要牢牢控制在14元以内!

換言之,其他成本也被控制在14元之内,這14元中,人力成本價值幾何呢?

價格是怎樣定下,又因何降低?

對于核酸檢測價格的制定,最重要自然是:成本。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核酸檢測是一項僅在少數大醫院和第三方實驗室才能開展的,技術含量較高的“小衆”檢測項目,部分醫院自身條件并不滿足核酸檢測的要求。

為滿足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需要,建設改造實驗室、采購儀器裝置等就變成了醫院的首要任務。根據《健康時報》的采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檢驗科主任李一榮主任說道:“目前核酸檢測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儀器試劑耗材等檢測成本和醫院的管理成本,其中核酸檢測試劑為其中的主要成本之一。”

通過查詢山東省藥械集中采購平台,檢索到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各企業報價在5元和7元左右居多。也就是說核酸檢測的主要成本之一——核酸檢測試劑盒的價格已經觸及”冰點“。

核酸單檢<28元,物耗成本<14元!檢驗人的人力成本又價值幾何?

目前大多數醫院購買裝置、裝修改造實驗室所投入的前期成本,也在一輪又一輪的大規模核酸檢測之後,逐漸攤平了成本。

是以目前影響核酸檢測定價的主要成本來源于三個方面:首先就是因為挂網采購而價格已達“冰點”的各類耗材;其次就是實驗室裝置的維護成本,以及水電開支等;第三就是核酸檢測背後所蘊含的人力成本了。

被忽視的人力成本,該從何算起?

不可否認的是,核酸檢測價格不斷下調,大大減輕了群眾經濟負擔,但這樣一來,檢驗人員的人力成本就容易被壓縮,工作得不到相應回報,如果再加上工作強度增加,長時間高負荷運轉,就容易出現職業倦怠,是以核酸檢測降價毫無疑問将大大挫傷檢驗人員的積極性。

央視網曾在去年12月16日對核酸檢測價格一降再降的原因做出了解讀:國家醫保局一方面降低了核酸檢測耗材的價格,另一方面降低了醫療服務中的人工成本,同時核酸檢測儀器經過更大範圍應用之後也相應降低了成本。

目前核酸檢測市場實際上實行“雙軌制”,官方限價僅針對公立醫療要求,第三方檢測機構作為目前國核心酸檢測市場的有力補充,其掌握自行定價的權利,是以第三方檢測機構還能通過提供上門服務、快速報告等增值服務來盈利,檢驗人的待遇也就會相對好一些,那麼公立機構的從業人員呢?

在某些公立醫療機構,即使在工作量激增的情況下,人力成本也并不會出現明顯增加。通常會給予一些補貼,或者内部績效配置設定傾斜。但由于疫情的影響,近年來醫療機構的營運情況并不樂觀,所能配置設定的績效有限,是以出現了工作量激增、醫務人員收入卻減少的尴尬境地。

這也就意味着,越來越多的付出并沒能獲得相應的回報——檢驗人的工作依舊沒能為大衆所了解,一線人員的認證與大部分檢驗人無關,甚至連補貼都不見蹤影。

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淩晨仍然燈火通明的實驗室…我們的付出真的不應該被忽略!

聽聽檢驗人的心聲

以下内容都是在微信背景檢驗人的留言,我們将其節選出來,隻為讓更多的人看到檢驗人的心聲......

渾身酸疼,腳都站腫了,雙手拇指腱鞘炎,臉上的勒痕更不用說,連續作戰更是家常便飯。說着話坐着就睡着了……孩子陪不了,手機更是累的不想看。我們默默的做着一切。

檢驗并不是放上儀器就可以的了,檢驗前的品質控制,檢驗後的結果分析,都是靠檢驗人自己做的,檢驗人真的沒那麼輕松!

我幹了一年半多把自己快要幹抑郁了,三級防護,負壓環境,加上沒完沒了的疫情起伏。肩膀疼脖子疼腰疼手腕疼反複輪着疼好不了,藥膏成了家裡常備藥。每天都隻能告訴自己堅持,再堅持一下。

我手比較大,戴三層手套勒得特别緊,操作很不友善,有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之後,發現食指已經扭曲變形了,原來是手套的張力把它給勒變形了。

鄉鎮衛生院采集核酸,系統自己錄,樣本自己采,表格登記自己做,全程我一個人。采核酸的大部分都是外地打工的回來過年的人,每天下班腦袋瓜嗡嗡響,做夢都是在給别人采核酸。

這兩年,檢驗人付出了太多太多。檢驗人不僅僅是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還放棄了自己對健康的保證,甚至忽略了對家人的關懷。我們同僚之間總調侃道,每一個檢驗人家裡,都有一個堅強的“留守兒童”。

檢驗人以往是一個聚光燈照不到的群體,他們是新冠病毒的“排雷兵”,疫情期間檢驗人抗擊疫情的辛苦和付出,正逐漸被更多人看見。其實歌頌或贊美都不是檢驗人想要的,檢驗人最希望的就是疫情能夠趕快過去,能夠卸去厚重的防護服,好好的休息一下。我相信,每一位檢驗人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封面來源:新華社

部分内容來源:醫學檢驗沙龍

編輯:任裡程 審校: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