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共情和鼓勵,我發現了讓孩子遇到困難不放棄的秘訣

大概,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不怕失敗的、可以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為此我們也用了很多引導孩子這些品質的方法。

比如孩子失敗了告訴他們: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但是……”

孩子準備放棄時,也會鼓勵他,媽媽也知道這個很難,但是……

然而很多時候孩子并!不!買!單!,沒有因為我們的鼓勵而變得更勇敢,甚至發起了脾氣?到底怎麼辦?

為什麼突然“沒用”了?

也許就是因為我們錯把“共情”變成了希望改變孩子的套路,共情隻是鋪墊,後面的“但是”才是真正想孩子達成的期望。

孩子畏難的情緒,沒有真正地得到接納。

可以這樣做

先分享一個我和小D的故事:小D在玩娃娃屋,發現有個盒子打不開,特别興奮地想嘗試自己打開。試了一會兒,發現不行,就開始有發脾氣的前兆了,就把這個扔在了我身旁。 我接過來,拿起來一看,是挺難打開的兩片亞克力片,而且四處都有透明膠,我猜她并沒有發現這個,是以難度更大了。

于是,我就仔細端詳後說,“我來試試看”,然後也上手使勁摳,摳了好幾下,還是摳不出來。 小D在一旁看我這樣認真做似乎也不行,就湊過腦袋來看,看了一會和我說,“媽媽,我來試試看”,她又把這個東西拿過去,自己在那裡嘗試打開。

她努力嘗試了好幾次後,我又說,“我來試試看吧”,我又一把接過手繼續嘗試。然後,我除了摳這個盒子外,開始摳透明膠了。

小D湊過來看我使勁摳透明膠,然後又和我說,“我來試試看吧”,又接手繼續努力。 就這樣一盒小東西,我們母女倆輪流說着“我來試試看”,輪流嘗試努力着。最終小D自己打開了這盒東西。 她歡呼雀躍地和我說,“你看,我打開了,哈哈哈”,立馬轉身投入到她的娃娃屋的玩耍裡了。

這件事給了我啟發,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讨論的:如何讓孩子不輕易放棄,讓他們自己做成功一件事的過程啊!

分享3點給大家:

1、父母并不需要“全能”

我們總希望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無所不能”——自己英語流利了才能和孩子對話;好多尴尬問題回答不上來,幹脆回避這些;自己動手能力差,那就不帶孩子做。 但有時候,做個真實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時不時展現自己的“無能”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就好比我和小D在拆這個塑膠盒時,我其實是和她一起在努力的,我也覺得很難,我也拆的很專注。

當孩子看到,父母也需要努力,而且可以看到父母努力的過程和最終完成的結果,孩子才能從小明白努力是有回報的,才能更加願意去努力。

沒有共情和鼓勵,我發現了讓孩子遇到困難不放棄的秘訣

2、真正的共情不一定需要語言

我和小D的互動裡,沒有用到任何看起來的“共情”的語言,但其實也已經共情了:我接過她正在嘗試打開的東西,也很努力很費勁地在打開。

雖然一句話都沒說,但我這樣的“艱難”過程就是在共情,我用行動告訴她,“嘿,真的挺難的呢,我來試試,我想幫你”。

3、蹲下來的視角

也許,是我們當大人太久了,久到都已經忘記了我們曾經也是孩子的樣子。 是以我經常提醒自己“蹲下來”看待孩子的問題,并不是真的在談她的身高,而是我在時刻提醒自己,1米孩子的視角。

這是在提醒自己“忘記”,忘記那些理論體系,清空我們作為成人所掌握的一切技能,嘗試蹲下來,用一個“1米孩子”的視角來重新學習。

當小D打不開那個盒子時,我并不是一邊說“你要再努力啊”,然後一邊三下五除二就替她打開,臨了還要加上一句,“你看,挺容易的,隻要你不放棄”。

沒有共情和鼓勵,我發現了讓孩子遇到困難不放棄的秘訣

這也意味着,當小D向我提問時,我并不是馬上把我知道的一股腦兒地告訴她,然後半途發現她似乎已經對我所說的不感興趣,然後還要評判一番,“這個孩子,和你講,你反而不聽了”。

這還意味着,當小D在學習任何一個新技能時,我并不是一邊包辦代替,一邊還總“嫌棄”孩子,怎麼自己總不會做,你看媽媽,這樣就好了。

每當這時候,我都會把自己想象成眼前這個3、4歲的小孩子,想象自己也是第一次在嘗試和經曆這些,是不是動作和語言都可以更慢一點,是不是就可以容忍孩子沒有立即做出不畏難的行動,嘗試和孩子一起拆解這些步驟,和孩子一起“重新學習”一遍。

沒有共情和鼓勵,我發現了讓孩子遇到困難不放棄的秘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