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驅力強的孩子,都擁有開放式大腦|好書一圖讀懂

本文字數8954,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

作者丹尼爾·西格爾,國際知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全腦教養”提出者。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學臨床教授,哈佛大學醫學博士。正念覺知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創始人。

著有《全腦教養法》《由内而外的教養》《第七感》等暢銷書,且在腦科學、心理治療和兒童教養領域不斷有開創性的作品問世。

蒂娜·佩恩·布賴森,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南加州大學博士,知名育兒專家。第七感研究所主任,緻力于兒童教育及發展事業。執業臨床社會工作者,擁有豐富的兒童心理治療及家長咨詢經驗。

作者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在火花,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找到它并點燃它。可什麼是孩子的内在火花?如何培養孩子的自驅力?怎樣才能助孩子适應社會的同時,擁有内心的平和與快樂?

在本書中,全球知名腦科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提出,擁有“開放型大腦”的孩子更樂于探索和嘗試,對世界有好奇心,善于從人際中獲得樂趣,能夠自行成長,最終收獲充滿樂趣和幸福的一生。

“開放式大腦”源自大腦中一種特别的神經回路,它能讓孩子擁有四大關鍵特質:穩定情緒的平衡力、應對挑戰的複原力、審視自己的洞察力、了解他人的共情力。

自驅力強的孩子,都擁有開放式大腦|好書一圖讀懂

01、為什麼要建構開放式大腦

作者介紹說,這是一本幫助孩子主動對世界說“是”的書。它鼓勵孩子們自覺主動地擁抱新挑戰、新機會,擁抱現在的自己和未來他們可能成為的人。這也是一本幫父母和孩子塑造開放式大腦的書。

它還提出了一個小實驗,就是你先用非常溫柔、肯定和鼓勵的聲音說七遍“是”。再用嚴厲、拒絕、冷酷的聲音說七遍“不”。你再回想一下自己剛才的感受,其實,當說“是”的時候,人的心态就是開放型的,就是接納的、歡迎的、好奇的。而當人說“不”的時候,是拒絕的、反抗的、刻闆的。

作者通過寫這本書,希望孩子們都能夠處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别人對他說“是”,他對整個世界說“是”。

1、兩種大腦類型

作者提出了人的大腦的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叫開放式大腦,另外一種叫防禦式大腦。

首先,什麼叫開放式的大腦?有着開放式大腦的孩子的典型表現是靈活、好奇、堅忍,願意嘗試新事物,甚至願意犯錯。對于這個世界,對人際關系持開放的态度。這有助于他的社會交往,有助于他了解自己,培養内在指南針,并走向真正的成功。

而有着防禦式大腦的孩子的表現是反應性的,恐懼、刻闆、封閉,擔心犯錯,隻關注外在成就和目标,不重視内在嘗試和探索,他有可能獲得榮譽和外在成功,但嚴格遵守傳統,維持現狀,變得擅長取悅他人,損害了好奇心和樂趣。

有着開放式大腦的孩子,就是屬于我們說的既主動又自覺的孩子,而有着防禦式大腦的孩子,通常就屬于我們說的不主動、不自覺的孩子。

其實,各位家長在生活當中經常遇到的狀态就是,孩子怎麼催都不走,不停地遲到;孩子在赢球的時候“謝天謝地”,輸球的時候就“毀天滅地”;或者說,如果不滿足孩子的需求,他就躺在地上打滾,實在不行,就是想要跟對方拼了。這些問題,通常都是由所謂不主動、不自覺得防禦型大腦所做出的決定。

2、生理機制

作者把我們的大腦分為,“上層腦”和“下層腦”。“下層腦”代表了大腦比較原始的部分——腦幹和邊緣系統,它們位于大腦中較低的位置,從頸部上方到鼻梁,我們稱之為“下層腦”。它負責一些最基本的神經和心理運作,包括強烈的情緒、本能,以及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比如消化和呼吸。

下層腦運轉得非常快,大部分時候我們根本意識不到它在工作。在某些情況下,它會導緻我們做出不假思索的沖動反應,因為本能的、低等的反應通常是自動的過程。出生時,下層腦就建好了。

而上層腦還在修建中,它負責比較複雜的思維、情緒和人際關系技能。上層腦由大腦皮層構成,大腦皮層是大腦的最外層,從前額延伸到後腦勺,就像半圓屋頂蓋在下層腦上。有了上層腦,我們才能夠提前做計劃,能考慮後果,解決難題,進行多角度思考,完成和大腦執行功能有關的複雜認知活動。我們日常能夠體驗到的意識活動大多數都來自上層腦的心理過程。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有兩個很活躍的部分,一個部分叫前額葉,一個部分叫杏仁核。

杏仁核是人們在生物層面最先發育完成的大腦的部分之一,它主要負責打或者逃的判斷。也就是說,它是控制人類原始本能的。當你走在森林裡,突然蹦出一個大老虎,這個時候你就會呼吸急速,心跳上升,血壓加倍。應該打還是逃?這個時候做決定的就是你的杏仁核。

前額葉相對杏仁核來說,發育得比較晚,成熟得比較晚。對于人類來講,通常在二十歲以後,或者二十五歲以後,他的前額葉才發育完成。前額葉主要是跟情感、邏輯、推理、判斷和好奇心有關系。對于人類而言,假如前額葉皮層不健康,這個人就會變得特别沖動、失控。

作者說,上層腦的前額葉負責所有與自覺主動相關的能力:具備靈活性和适應性,能做明智決定和計劃,能夠調節情緒和生理狀态,能自我洞察,能有共情力。這些能力是功能強大的前額葉充分發展的結果,它們代表了學習能力、社交能力和情商的本質。目前額葉發揮作用時,當整合形成時,人們就會覺得幸福、自在,與社會、世界緊密相連。

是以,當孩子情緒失控或無理取鬧時,如果你想找個理由讓自己耐心點兒,這就是理由——他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他有時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情緒。

作為養育者,你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養育和愛孩子的同時幫助他們建立并強化前額葉。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提供開放式大腦的體驗,這些體驗有助于發展上層腦的各種功能,平衡下層腦的功能,由此塑造孩子的大腦,使它趨向整合。

也就是說,我們要避免杏仁核對我們的影響,建構前額葉為主的決策系統。然後去引導孩子得注意力,進而建構更豐富的神經元連接配接。

02、如何建構開放式大腦

書中說,建構開放式的大腦需要掌握四大特質,分别是:平衡力、複原力、洞察力和共情力。而我們前面說的前額葉能夠幫助我們培養這些能力。

這四大基本特質都是可以習得的能力,孩子每向開放式大腦的狀态邁進一步,就會更接近平衡、堅忍、有洞察力和共情力的生活。而且,這個過程是循環的。開放式大腦會讓孩子變得更平衡、更堅忍、更有洞察力、更有共情力。

1、平衡力

什麼是平衡力?可以做到情緒穩定的能力,能夠主動調節身體和大腦的狀态。擁有平衡力意味着你能主動思考你的選擇,做出明智的決定,且具有靈活性;意味着你在遭遇困境和難以應對的情緒時,有能力快速恢複平穩;意味着你能夠控制自己的思維、情緒和行為,很好地應對棘手的情緒和情境;還意味着當你偶爾沖出容忍窗時,你最終會恢複平靜。

那麼缺乏平衡力會怎麼樣呢?年幼的孩子失去平衡可能會發脾氣,亂扔東西,又打又踢或者亂咬。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有語言能力了,會通過一些言語傷害别人或父母。還有一些孩子比較焦慮,會封閉自己或躲藏起來,把别人擋在外面,自己獨自承受痛苦,嚴重的還會導緻抑郁。

是以,作者說,不平衡的反應就像河的兩岸:一邊是混亂,另一邊是刻闆。而中間就是整合的平衡之河。平衡就是學會順着中間的河流,做到靈活、适應、有活力、穩定、一緻。

那麼為什麼會缺乏平衡呢?作者說,有很多原因,比如,年齡小,前額葉還沒有發育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情緒;睡眠不好;疾病,比如心理障礙等等。

那麼作為父母,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去學會控制情緒。這有一點需要說明,在你幫助孩子獲得平衡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做到平衡。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本來孩子心情很不好,通過發脾氣來發洩情緒,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反而去指責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無法控制情緒,是以,我們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拓寬”容忍窗“。作者說,有些孩子需要專業的幹預,這對擴大他們的“容忍窗”,改善他們調節大腦和身體的能力非常有幫助。

什麼是容忍窗?“容忍窗”是丹尼爾發明的詞,指的是大腦的激活範圍,在這個範圍裡我們能夠很好地調節情緒和行為。超過容忍窗的上邊緣,我們的思維會變得混亂;超過容忍窗的下邊緣,我們會變得僵硬刻闆。

比如,8歲的泰迪喜歡踢足球,比賽的時候如果他赢了,那麼什麼事都沒有。但是如果他失誤了,輸了它就會情緒失控。泰迪會立馬大發脾氣,上層腦的前額葉失去了整合作用,下層腦杏仁核開始接管控制權。當輪到泰迪坐在場外觀戰,換其他孩子上場時,也會發生相同的情況。

泰迪缺乏自我調節能力,也就是平衡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能力,是以一點小事就會讓他失控。是以,我們需要通過“共同調節”幫助他們變得更加平衡。

作者建議,抱着孩子,安撫他們,認真傾聽,感同身受,給他安全感,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們。這樣,先讓孩子恢複平衡,然後再和他談恰當的行為或将來更好地控制自己才有效。

第二,建立綠色區。我們有兩個進化程度比較高的神經系統分支:

一是交感神經系統,它發揮着類似油門的作用,能讓我們振作,提升我們的情緒和生理喚醒程度,比如讓我們心跳、呼吸加快,增加肌肉張力,讓我們能站起來活動;

二是副交感神經系統,它發揮着類似刹車的作用,能讓我們平靜下來,降低神經系統的喚醒程度,使我們呼吸減慢,肌肉放松。

當我們處于安全的環境中,這兩個分支神經系統流暢地互相作用,我們一天中的各種狀态主要來自它們的互相作用。

比如,若你下午開會時睡着了,你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比較活躍;當你被堵在下班路上,感到沮喪而焦急時,或者當孩子惹得你心煩意亂時,你的交感神經系統比較活躍。

研究者斯蒂芬·波奇斯提出了多層迷走神經理論,該理論解釋了神經系統的喚起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和社交系統。作者提出的三色區模型可以解釋這一原理。

什麼是三色區模型呢?三色代表,綠色區、紅色區和藍色區。當你的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達到平衡的時候,那麼我們的狀态就處于“綠色區”。它意味着我們處于開放式大腦狀态,處于容忍窗内。當孩子處于綠色區,他們的身體、情緒和行為是可控的。

那麼如果孩子在遇到不如意時,強烈的情緒會讓他們失控,這意味着情緒的強度越過了他們的容忍窗。就到了紅色區,孩子的自主神經系統進入了過度喚醒的狀态,激發了強烈的應激反應。這時,下層腦接管了孩子的情緒和身體,控制了他的行為。

就會變得大發脾氣,攻擊周圍的人,或扔東西,甚至同時把這些招數都使出來。比如:大喊大叫、身體攻擊或言語攻擊、顫抖、大哭、不合時宜地大笑等。

最後藍色區。藍色區的防禦反應是沉默或暈倒。在藍色區裡,孩子對消極情緒的反應不是用行為去宣洩,而是自我封閉。也就是說,他不跟你大喊大叫,也不發脾氣,他不理你了,變得沉默。

是以,作為父母,如果我們想讓他們可以保持自我調節能力,能優雅而沉着地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就要去幫助孩子變得更平衡。我們需要做的是當孩子心煩意亂時,幫助他們回到綠色區。怎麼幫助孩子回到綠色區呢?找到平衡有效點。

第三,找到平衡有效點。就是與孩子建立聯結,陪着孩子一起經曆困苦,給予了解和支援,允許他們自己去感受并成為問題的主動解決者,發現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比如,孩子和小朋友吵架了,很傷心。這個時候父母要去了解孩子,你可以說:“媽媽知道你很傷心,媽媽了解你的感受。”你跟小朋友吵架是為什麼呢?是誰的原因呢?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去反思,是誰的問題。如果是自己的問題,你就需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是對方的問題,那麼你可以鼓勵孩子去解決問題,找小朋友去聊一聊。

第四,自由玩耍。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就是學習的過程,是不受批評或威脅的,他會去探索自己的想象,這個時候就是開放式大腦的活動。

它能發展認知能力,提高語言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還能促進其他執行能力,比如計劃、預測及适應能力。玩耍還能促進大腦整合。當孩子玩耍的時候,他們的社交能力、人際關系能力,甚至語言表達能力都會提高。

是以,作為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而是要留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與别人建立友誼,進而學會平衡。

還有一點,就是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因為沒有充足的睡眠,各種大腦和身體機能都會受損,比如專注力、記憶力、學習、保持耐心和靈活性的能力,甚至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都得不到正常的加工。

而且當孩子睡眠不足時,他們更容易沖動,更容易失去平衡,更缺乏複原力。這就是為什麼當孩子提出去朋友家過夜的要求時,你會隐隐擔心潛伏其後的暴躁脾氣。

那怎麼保證孩子的睡眠品質呢?要避免5點:

1.安排太滿的日程表;

2.混亂或嘈雜的環境;

3.父母的工作時間。就是父母要安排好工作時間,回家晚了意味着輔導孩子作業的時間就會推遲,這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4.臨睡前的較量。比如,孩子不想睡覺,不要吵孩子,而是要建立溫馨的氛圍,讓孩子在安全、放松的環境下睡覺;

5.沒有足夠的“減速”時間。就是給孩子過渡時間,慢慢入睡。

2、複原力

前面我們說了幫助孩子恢複綠色區,那麼我們接下來說說如何幫助孩子擴充綠色區。複原力與重回綠色區有關,它代表恢複的能力,從混亂或刻闆狀态恢複到容忍窗内的平衡狀态。

請問:當孩子出現令人讨厭的行為時,最好的應對方式是什麼?很多父母認為我們的目标是消除讨厭的行為,讓這些行為停止或消失。但是,行為即溝通。孩子的行為問題其實是一個信号,是孩子在告訴我們:“我需要獲得相應的能力,現在我還做不好,我需要幫助。”

是以,當孩子的行為或情緒出現問題時,我們不應該僅僅關注消除不良行為或紅色區的混亂、藍色區的刻闆,還應該判斷孩子需要提升什麼能力,學習什麼技能,才能在下次更好地應對。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把多的注意力放到培養能力上,而不是專注于消除有問題的行為。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如何依靠自己重回綠色區。

比如,4歲的傑克總是和同學發生沖突,他會在踢球的時候做出攻擊行為。他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呢?

如果傑克媽媽從消除不良行為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她會用獎勵或懲罰來避免傑克做出如此沖動和敵對的行為。這是父母和老師們經常采用的方法:用純粹的行為方法來消滅不良行為,比如獎勵小貼畫或者其他胡蘿蔔加大棒的獎懲方法。

然而,傑克媽媽選擇了從開放式大腦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她認識到傑克的行為正好指出了他缺乏的技能:他不擅長分享和等待,是以,這位媽媽讓傑克參與計劃活動;在角色扮演遊戲中讓他等待輪到他扮老師;讓傑克編關于分享和輪流玩娃娃的故事。

這就是運用開放式大腦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複原力。具體怎麼做呢?

第一,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保護。這樣不僅會讓他們變得更快樂、更滿足,也能讓他們在情緒、人際關系和學業上更成功。這種親密的照顧會形成安全的依戀關系,孩子會感受到安全、被關注、被安全和可靠。

其次,如果你經常陪伴孩子,就會對他們有深入的了解。你會及時感覺到孩子偏離綠色區的信号,包括情緒的信号和身體的信号,進而知道他們需要你幫助他們傳回綠色區。

第二,培養第七感。

告訴孩子如何改變他們的視角,使他們不會成為情緒和情境的“受害者”。“第七感”是丹尼爾自創的概念,它是指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的感覺和了解。

第七感是感覺和了解内在心理的方式,它包括三個方面:洞察、共情和整合。

洞察聚焦于了解自己的心理,它是自我覺知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共情指的是了解他人的心理,由此我們能透過他人的眼睛去看、去感覺他們的情緒,繼而和他們産生共鳴。整合是将不同的部分連接配接起來,使它們能一起發揮作用,無論大腦腦區還是人際關系。

怎麼培養第七感呢?正念練習,正念意味着心在當下,活在此刻,心神不亂。可以幫助我們監控并改變我們的内在體驗。正念我們在其他書中說過很多次了,在這裡就不詳細說了。

3、洞察力

洞察自己,了解自己,建立自信。洞察力就是看透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我們運用這種能力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環境。

我們會産生很多負面情緒是因為無法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當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時候,那麼在面對情緒和不利環境時,我們不再無助。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發生了什麼,做出有意識的、目的明确的決定,而不是盲目跟随無意識的、具有破壞性的沖動。

洞察力的關鍵在于發展和利用暫停的功能,比如,你的情緒很不好,這個時候有洞察力的人能夠發現這種情況,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因為這件事讓我很生氣,我就立刻做出大發脾氣的反應。

比如,叫愛麗絲的小女孩。有一天父母跟他說,要搬家到新城市。愛麗絲非常不願意離開現在的家和朋友,是以當父母告訴她這個消息時,她大哭起來。這時,父母聽她訴說,讓她哭泣。

記住,洞察的目的不是消除情緒。情緒是有益的,它們很重要,是對刺激的健康反應。是以,不要回避情緒。我們的重點是感受情緒,培養洞察力,由此做出更好、更明智的決定。

當愛麗絲有時間吸收并消化這條消息時,她暫停下來,決定做她非常喜歡做的事情——講故事。她寫了以下的文字,并在爸爸的幫助下制作了相關的視訊:

大腦很重要。它裝着很多情感,比如悲傷、生氣、快樂、嬉笑。我覺得情緒像一串燈泡。我高興的時候,燈就亮了。但如果有太多的燈泡同時亮起來,我就會困惑,會害怕。現在我就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我要搬家了。搬家讓我難過、害怕,但也有一點點兒興奮。如果你也感覺好像太多燈泡同時亮了,那你就靜靜地坐着,深呼吸。這會讓你感覺更好。

這就是洞察力掌控情緒和對環境的反應。那麼我們如何提升洞察力呢?作者提出了兩點建議:

第一,重新定義困境。

我們想重新定義他們正在經曆的痛苦,讓他們能夠了解掙紮并不總是壞事。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使我們能夠洞察應該如何興緻勃勃、堅韌不拔地應對挑戰,使孩子在面對挑戰時能堅持不懈。

比如,一個小女孩很喜歡當冰球隊的守門員,但她不願意在正常的團隊訓練之外進行額外的練習。身為父母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認清形勢,讓她自己做出更有見識的決定呢?

女兒:克麗絲總能當守門員,而我總當不了。

爸爸:這讓人失望,不是嗎?

女兒:是啊。我知道她很棒,但那是因為訓練之後教練給她開小竈。

爸爸:你願意訓練後也留下來,讓教練再指導指導你嗎?她之前就提過這事。

女兒:但是訓練已經一個半小時了,穿着冰鞋的時間太長了。

爸爸:我知道。或許應該這樣想這件事。我們以前談到過犧牲。

女兒:我知道,爸爸,你說過無數次了,要想出類拔萃,就要有所犧牲。

爸爸:不,那不是我要說的。我要說的是,你會有所犧牲,但好在你可以選擇犧牲什麼。

女兒:啊?

爸爸:訓練後留下來,練習倒滑和防守技術是一種犧牲。如果你決定不投入額外的時間,這也是一種犧牲,犧牲你獲得改進和比賽時當守門員的可能性。

女兒:我想一想。

爸爸:你該好好想一想。我知道兩種選擇都有不好的地方。但這也很棒,你可以選擇你更想要的生活。你可以選擇犧牲休息,付出額外的努力,有更多機會當守門員;你也可以選擇早一點離開冰場,這就意味着你甯可當守門員的機會減小。這完全取決于你。

你看到這位父親怎麼給女兒重新定義困境了嗎?他幫助女兒跨出自己的情境,從觀衆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從這個角度她可以更充分地認識自己的選擇。這位父親沒有讓女兒逃避做決定,也沒有消除這個困境造成的不安。

他隻是幫助她認識到自己的能動性,認識到她不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受困者。這是在幫助她培養洞察力。

第二,避免”紅火山“噴發。

無論孩子還是成年人,當對某事感到氣憤、煩惱時,神經系統的喚起程度就會增加。我們的身體會發生改變: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緊繃,體溫升高。我們可以把對令人氣惱的刺激的情緒反應看作是一條鐘形曲線,告訴孩子它是“紅火山”。

也就是說,你要教會孩子在情緒爆發前暫停,想一想有沒有什麼不同的反應方式,比如找别人幫忙或者将自己的感受告訴他人。

4、共情力

什麼是共情力?就是能夠深入走進當事人的内心世界,能夠主動用當事人的眼光、态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但同時又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還是自己。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要能走進他人的世界,也要能從他人的世界裡走出來。

共情能力的發展和大腦的兩個部分有關:一個是杏仁核,也叫情緒腦,這是腦部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能夠産生各種情感并儲存記憶。在漫長的時間裡,動物大腦的神經回路主要由杏仁核控制,這也包括了人類嬰兒出生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大約一億年前,哺乳動物的大腦進化産生了新皮層,也叫思維腦,這個腦部區域主要負責讓我們産生反思自己感受的能力,然後依據這樣的反思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情緒腦和思維腦互相合作,讓我們既能保有情緒,又能體驗情緒,并且發展出一些愉悅、關愛、利他等積極的情緒反應。共情能力就是情緒腦和思維腦兩者互相配合的結果。

假如我們的大腦隻是由杏仁核主導會怎麼樣呢?在某些低等動物的例子中,我們看到,當它們饑餓的時候,它們甚至會把自己剛出生的寶寶給吃掉。低等動物沒有新皮層(也就是思維腦),是以它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物本能,也無法反思自己的情緒。

從心理學角度看,有兩類心理疾病的患者,共情能力天生比較弱,他們分别是自閉症患者和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自閉症患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外部世界沒有興趣,而反社會人格對他人則非常冷血、殘酷。事實上,這都和他們的大腦功能發育不足以及病變有關。

那麼我們怎麼提高自己的共情力呢?

第一,激活共情雷達。

激活孩子大腦中的社會參與系統,使他們能夠透過共情和關心他人的眼睛來看待事情。這種方法稱為“激活共情雷達”。讓孩子的共情雷達更敏感的最好方法是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受害者或其他局外人需要幫助和支援的情境上。

比如,某個孩子被欺負。你可以假設一個情境或者運用你孩子知道的某個校園霸淩事件。大多數孩子都很容易對受害者産生同情。

這時,你用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達到引導的目的:“你認為他為什麼總被欺負?”你可以引導孩子讨論在受到威脅或欺淩時,最好的回應是什麼。這同樣适用于孩子被嘲笑、冷落或排擠等類似情況。引導孩子思考處于某個立場時的感受,能幫助他更好地使用共情雷達。

第二,豐富共情語言。

就是教給孩子表達關心的語言。比如孩子把筆弄丢了,這個時候你不要說:“你總是弄丢蠟筆”。而是換一個角度從“我”說起。你可以說:“你沒有把筆放回去,這讓我很生氣”。再比如,道歉的時候,用對不起表達等等。

第三,擴大關心圈。增加對超出直接接觸範圍的人的關心,也就是讓孩子更多地關注到親密關系之外的人。作者說,志願者的工作可以擴大孩子的關心圈。

繼續閱讀